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历造假风波后,为什么瑞幸依然屹立不倒?

2020-05-16 10:36 作者:厨房人类  | 我要投稿






上个月初,我写了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瑞幸咖啡造假事件的始末:


跌停板的瑞幸,曾一度被许多人看衰,认为它离倒闭不远了。

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昨天我看到了这么一个热搜:


据彭博社消息:

截止5月12日,瑞幸二季度平均每天开10家门店,门店总数已达6912家

看了这条热搜的我人都傻了。


这一天开10家分店,怎么看都不像要倒闭的样子嘛。

普通的餐厅也没这种扩张速度好吧?

这还是上个月人人喊打的瑞幸吗?

它怎么又好起来了?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资料显示:

瑞幸咖啡第二季度的门店扩张速度,虽然比2020年第一季度要慢,但却远超去年第二季度的扩张速度。

难不成瑞幸真的东山再起了?


带着疑惑,我去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却发现:

瑞幸的情况,也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


孤立无援:资本相继抛弃瑞幸

我们先看看一张表格。

截止到今年的1月9日,这是外资在瑞幸的持股比例一览表:


图源@新浪财经

资本总是逐利的,瑞幸爆出造假风波后,让我们看看他们做了什么:

1.4月3日,第二大股东:孤松资本,抛售自己手里所有的瑞幸股份,彻底退出瑞幸咖啡。


2.5月11日,第三大股东:CRGI,清仓了自己所有的瑞幸股份。


除此之外,对冲基金Melvin Capital,也在3月25日,将瑞幸咖啡的股份减持至5.2%。

投资银行摩根大通也做出了同样举动:

它在做空报告发布后,曾增持5.87%,而瑞幸自爆财务造假次日,其将股份减持至1.60%。


资本已经用脚投票,明摆着昭告天下:

我们觉得瑞幸不行了。


好了,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你是瑞幸管理层,你会选择如何对付大规模资本出走呢?

聪明的瑞幸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

放出利好消息。


欲盖弥彰:瑞幸有意扰乱舆情

瑞幸是这么想的:

万恶的资本主义觉得老子不行,那我得证明自己行!


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瑞幸放出消息,也就是我们开头提到的:

瑞幸每天开10家店,门店数高达6912家。

那我们普通人看到这新闻,不得惊呼“瑞幸牛逼”吗?

事实上很多人确实上当了: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让我们来看看今天新鲜出炉的新闻:



现在你明白瑞幸在打什么如意算盘吧?

你这每天开10家店,也抵不过一下子关80家店啊。


我们再看瑞幸之前放出的消息:

5月11日,瑞幸宣布管理层调整:CEO钱治亚和COO刘剑同时停职。


COO刘剑,就是瑞幸自爆财务造假的“始作俑者”,是他主导了造假的发生。


而CEO钱治亚,来头可就大了。

钱治亚向来有“铁娘子”之称,她身上有种“巾帼不让须眉”的霸气。


作为瑞幸的CEO,由于能力出众,钱治亚被称为“运营一姐”,操盘整个集团的业务运营。

每次瑞幸的重要时刻,她都冲锋在第一线:


处理掉这两位骨干,也被外界视为瑞幸“整顿”的开始。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行文前,我们要知道一件事:瑞幸咖啡的高管们,都来自一家名叫“神州租车”公司。


因此瑞幸咖啡,又被称为“神州系”的一员。

让我们来看看钱治亚的接班人,是什么来头:

瑞幸咖啡新上任的代理CEO郭谨一,同样来自神州系。


据公开报道,郭谨一是北京交通大学博士,曾任职于我国交通运输部。

2016年,他放弃铁饭碗,加入神州租车,担任神州租车董事长助理。

两年后,他加入瑞幸,与当时的CEO钱治亚、CMO杨飞共同构成了瑞幸咖啡的核心创始团队。

两年前,郭谨一曾经深夜在朋友圈怼星巴克,令瑞幸咖啡知名度大增。


所以这次换人,瑞幸还是换了自己人。

直接一点说,就是“换汤不换药”。


那你这换人意义何在呢,难怪新浪财经会以这个标题,来形容这次高层调整了:


综上所述,无论是“每天开店10家”,还是“管理层大换血”:

我个人认为,这都是瑞幸刻意放出的“积极信号”,意在稳定投资者的信心。

实际看了上文,你也知道:瑞幸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想要迈过目前这道坎,不是不可能,但真的很难。


众多品牌入局咖啡:瑞幸四面楚歌

如果说2020年前,我国咖啡的格局,还是瑞幸VS星巴克。

那么从今年开始,情况也许有所不同了。

5月14日,加拿大国民咖啡品牌Tim Hortons,获得来自腾讯的独家战略投资,金额超过亿元人民币。


腾讯近十年的投资一览表

Tim Hortons是腾讯投资的首个咖啡品牌。

按照腾讯以往的投资惯例,其在同个赛道往往只会重金押注一家。

因此,Tim Hortons很大可能,会成为腾讯在中国唯一投资的咖啡品牌。


另一方面,喜茶和奈雪也有意入局咖啡市场。

在喜茶子品牌“喜小茶”的菜单中,赫然出现了8款“喜茶咖啡”,价格在8~15元之间不等。



其实早在2019年3月,喜茶就推出过咖啡单品。


不过这次一口气推出8款咖啡,比起之前单品的尝试,这似乎更能显露出喜茶进军咖啡市场的野心。

无独有偶,CoCo早在2014年,就开设了“CoCo Cafe”线下门店。


2018年,蜜雪冰城推出子品牌“LuckyCup幸运咖”,主打平价咖啡,均价不超过10元。


同年11月,奈雪尝试用茶与咖啡进行新品研发,推出大咖柠檬、大咖橙子等水果咖啡产品。


毫无疑问,当腾讯、喜茶等巨头入局咖啡市场,瑞幸还有多少能力与它们对抗,还是个未知之数。

而且,大家不要忘了,有些账瑞幸还没算清楚。

瑞幸造假案,是历史上首例中国监管层对赴美上市公司的调查案

4月3日,中国证监会表态:“对财务造假行为表示强烈谴责。”


4月22日,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表态称: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性质恶劣、教训深刻,银保监会将积极配合主管部门依法惩处。

甚至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听取了打击资本市场造假的进展汇报后,还在会议中强调对造假行为零容忍。

这无疑让瑞幸心态炸裂。



因此经历造假风波后,瑞幸真的屹立不倒吗?

不是的,在我看来,它更像是在回光返照:

用虚假的繁荣,粉饰天下的太平。

当然了,我们不能轻率的下定义说“瑞幸完了”。

到底它的结局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厨房人类

专注于 研究「人类行为学和美食之间关系」

致力于 把和食物有关的趣事儿煮给你吃


经历造假风波后,为什么瑞幸依然屹立不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