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曾经的“中国第一车”,如今“让理想飞扬”【车企秘史】

严格来说关于红旗这个品牌要说的话是非常多。看完之后有感而发,写了一些东西。
(以下图片未特别说明的,图片来源见水印)
(1)第一批解放CA10

实际上第一批解放CA10是深墨绿色的,不是军绿色的。这个也可以从一汽官方珍藏的0002号解放卡车上得到确认(另外,真要是军绿色的,在黑白胶片上拍摄出来的效果不是这样的)。

【一汽官方珍藏的0002号CA10】
(2)第一辆轿车CA-71“东风”
这辆车能开发出来,当时一汽厂内青年职工和青年技术人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按照当时的计划,实际上一汽是没有研制小轿车的任务的。这个任务是厂内的青年代表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主动争取来的一个项目。为了试制这款小轿车,当时一汽全厂的青年职工和青年技术人员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在不耽误正常生产和研制工作的基础上争分夺秒地试制小轿车。
青年职工和青年技术人员感动了厂里的老同志,他们也加入到小轿车的试制工作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CA-71“东风”轿车最终试制成功。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8年拍摄的电影《东风》,就反映了CA-71“东风”轿车的试制过程(本站恰好也收录了这一部片子: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313877)


【电影《东风》的海报和剧照宣传画】
“东风”轿车的产量不高,目前可知的存世的CA-71有两辆:
一辆是红旗文化展馆收藏的CA-71,现在可能借调到北京的党史馆展览了。这辆车至少在199X年的时候还是可以正常发动行驶的。

【红旗文化展馆的CA-71“东风”】
另一辆是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的北京老爷车博物馆里收藏的CA-71,这个车的状态不详,几年前去看的时候感觉这辆完整程度似乎比红旗文化展馆那一辆要好一点。

【北京老爷车博物馆的CA-71“东风”】
(3)没有型号的“红旗”轿车
最初试制的几辆红旗轿车,实际上是没有型号的。

【这辆红旗实际上是没有型号的】
当然,如果按照90年代一汽整理资料时的习惯(事后证明,当时这个整理资料的逻辑是不对的),叫他CA72也行,但实际上后来设计定型的红旗CA72跟这几辆车的差别是巨大的。
这款无型号“红旗”轿车的研制,某些意义上也算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款“中外合作研制”的乘用车车型。当时在一汽支援建设的苏联专家,在看到当时一汽为试制红旗轿车而发起的“赶庙会”活动后,一些苏联专家也为试制的团队提供了一些建议,甚至还帮助中方团队绘制了图纸(有说法是苏联专家在长春的见闻反过来又影响了苏联新款“吉斯”轿车的研制,这个虽然没有书面文章证实,但从同时期Gaz-21“伏尔加”轿车研制团队在华的经历看,影响肯定是有的)。

【一些苏联专家在试制现场参观,并给出了他们的一些建议】
红旗轿车第一次出现在国庆活动中,是作为群众庆祝团队中的车辆而存在的。

【“没有型号”的红旗检阅车,也被称为“第一辆红旗检阅车”】
(4)红旗CA72和他的竞争对手们
“没有型号”的红旗轿车进一步完善后,就是红旗CA72轿车。
这里补充一下“无型号”红旗和CA72红旗轿车的设计蓝本,来源是负责车辆造型设计的程正先生撰写的回忆录。
“无型号”红旗——克莱斯勒“Imperial”;

【这是“无型号”红旗】
红旗CA72(两排座)——林肯“Continental”,凯迪拉克“Fleetwood”

【这是CA72(两排座)红旗】
红旗CA72(三排座)——凯迪拉克“Fleetwood”

【这是CA72(三排座)红旗的第一轮样车】

【这是CA72(三排座)红旗的第二轮样车,采用了当时非常不好处理的大面积冲压工艺】

【这是CA72(三排座)红旗的第三轮样车,此时一汽已经获得了英国“罗尔斯·罗伊斯 P.V”轿车的资料,该车造型有点像英国车的式样】
而当时与一汽的红旗竞争高级轿车的,还有北汽的“北京”牌轿车与天津的“和平”牌轿车。

【当时的国产高级轿车在天安门广场进行展览】
天津的“和平”轿车参考丰田的皇冠第一代皇冠轿车。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分子为了实现他们的侵略目标,在天津建立了“丰田汽车天津工厂”,该厂在解放后被国家接收,更名为“天津汽车制配厂”,由于这所工厂有着生产过丰田牌汽车这一优势,天津方面决定仿制当时丰田最高级的车型“皇冠”轿车。仿制成功的车型被命名为“和平”牌,但由于当时“和平”牌的车身尺寸相比较小,因此没能在竞争中继续走下去。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天津建设的“丰田汽车天津工厂”,该厂在解放后被国家接收更名为“天津汽车制配厂”】

【“和平”轿车的后上色彩色照片,相比其他的几个竞争对手,“和平”的车身尺寸较小是最大的劣势】
而北京汽车制造厂当时面对高级轿车任务的时候信心满满,他们参考了美国别克“Century”轿车,设计了“北京”牌高级轿车,甚至还开发了对应的检阅车,这款车应用了大量的尖端技术,在性能指标上应该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车型了,但是大量的新技术意味着车辆的故障率相应也高了不少,特别是在工业基础薄弱的建国初期,大量的新技术只会带来更多的故障,“北京”高级轿车因为频繁的故障而退出竞争。由于本身生产量就极少,目前“北京”牌轿车存世量可能只有个位数,比较著名的是吉林大学汽车学院收藏的那一辆。

【“北京”轿车的检阅车车型,该车因为故障率较高而退出竞争】

【吉林大学汽车学院收藏的“北京”轿车,注意车标的盾型图案中嵌套着天安门图案】
(5)“老红旗”时代的巅峰——CA770
两排座的CA72轿车虽然好,但是考虑到国内的公务和外事活动的实际需求,三排座高级轿车才是更符合国内实际需求的车型。之前基于CA72的三排座轿车研制活动表明,CA72的车身刚度不足以研制三排座轿车,因此重新开发新的三排座轿车很有必要。
为了研制三排座轿车,一汽方面通过与有关部门,从一些渠道获得了“罗尔斯·罗伊斯 P.V”轿车和“默谢苔丝·奔驰 600”轿车作为参考样车。

【停放在一汽样车车库的“罗尔斯·罗伊斯 P.V”(左)和“默谢苔丝·奔驰 600”(右)轿车】
参考国外的新型车型并结合一汽自身的智慧资源,一汽成功地研制出了红旗CA770轿车。

【贾延良先生和CA770的合影,拍摄地似乎是在长春的净月潭】
然后这里需要补充的是,CA770的几款车型实际上是量产过的,只不过国内需求就那么大,产量不高是对的。
CA771是CA770的“缩短轴距”版本,去掉了中间的折叠座位,该车的定位大致类似于奔驰的W111系S级轿车。CA771的产量为129辆(来自于一汽相关负责人的回忆),保存至今的车是少之又少,考虑到之前某位红旗收藏领域的先生因为搞“加长红旗”而锯开了数辆CA771,留存到现在的恐怕不多。

【红旗CA771,外观还是挺明显的】
CA772是红旗CA770基础上的“保险车”版本,由于加装了防弹玻璃和装甲,车辆相比基本型红旗CA770有了极大的改变:从外观上,厚重的窗框以及有特殊标记的车标是该车最明显的识别特征;在内在上,车身承力结构、变速箱和发动机、悬架系统也做了翻天覆地的改变。CA772的产量非常少(估计不超过两位数),仅配给了国内的重要领导,以及中央外事部门。

【CA772“保险车”】
CA773是“十年”期间为了“节约能源”而在现有CA770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节油型”CA770,该车相比CA770缩短了车辆的前后悬,并拆除了车辆的中央隔断。研制这个车型的初衷是好的,但整个研制流程并不是一个严谨的科学流程,致使生产出来的车出现了严重的问题。CA773生产了200余辆,因为车辆质量问题,现在的存世数量不多。位于大兴的北京汽车博物馆里就有一辆。

【北京汽车博物馆里收藏的CA773】
(6)从腹背受敌到艰难前行——CA774、CA770G、CA770TJ、CA770D、CA7560/CA7560LH
CA770的缺点显而易见——车身笨重,油耗相对较高,制动性能较差。作为CA770的后继者,CA774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诞生的,CA774采用了更轻的承载式车身,改进了发动机、变速箱和制动系统,同时设计了一个更新的外形。

【CA774-1E造型图】

【CA774-1E样车】

【CA774-2E样车】

【CA774-3E样车,该车收藏于红旗文化展馆】

【CA774-4E样车,该车收藏于清华大学汽车实验室】
但CA774的研发之路不是一路平坦的,首先是国内的材料工艺和结构加工技术不足导致大型轿车的承载式车身非常容易变形,因此CA774不得不在第五轮重新改回非承载式车身。

【CA774-5E样车,该车现收藏于北京老爷车博物馆】
如果技术问题仅此而已那也就罢了,偏偏这时候世界汽车领域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全新奔驰S级W126轿车诞生,这款车对于当时中国汽车界无异于“叹息之墙”的存在,CA774相较奔驰W100仅有的一点点技术优势瞬间化为乌有。

【奔驰W126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
与此同时,红旗轿车最大的用户方也转变了态度,某位主管领导随口的一句“要是赔钱那就不干呗,我看英国很多领导都是坐奔驰轿车上班,这没什么不妥的”相当于是宣判了红旗轿车的“死刑”。
虽然那位领导的话在一汽中青年干部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少中青年干部也对此发表了很激进的观点,但以老一代同志为代表的一汽领导团队并不想放弃红旗品牌,“既然解放能改型换代,为什么红旗不能呢?”于是也就产生了“利用外部力量推动红旗品牌复产”的尝试。
第一次是邀请德国波尔舍/保时捷公司进行技术咨询,原本一开始是讨论CA774的完善的,但保时捷方面给774的评价是“还是不够先进”。虽然这个项目最后没能进行下去,但是一汽却通过这次咨询认识的保时捷这个世界知名的车辆工程咨询公司,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世界的汽车研发趋势。

【一汽样车库中的CA774-5E,一开始与保时捷的沟通就是试图将这款车继续做下去】
第二次是邀请德国奔驰进行合作。这个项目的结果是“长春梅赛代斯·奔驰”,即奔驰W123车型的国产化。当年生产车型最多的还是长轴距版本,一汽希望基于奔驰W123开发新一代的红旗轿车,但当时的奔驰方面态度很坚决,要求一汽必须放弃自主品牌(有外国企业之前曾用一些手段让土耳其放弃了自主品牌汽车,从而获取更大的市场空间,因此有外方谈判人员认为在土耳其的这个经验同样可以用在中国这边,但没想到中方很干脆地拒绝了这个要求)。因为双方无法达成共识,该项目最终草草收尾。

【长春“梅赛代斯·奔驰”(W123)长轴距轿车】
外部力量始终是“远水不解近渴”,一汽方面在一些老同志的努力下开始自行对红旗进行改进,这些项目没有官方投资,完全凭借相关同志自行掏腰包开进行解决,因此也被称为“民间项目”。
“民间项目”的第一个成果就是CA770D,这款车利用了之前生产CA770G和841001工程车型剩余的发动机、变速箱、仪表台等资源,通过80年代的“快速成型”技术再造了车头、中网、前后翼子板、发动机舱盖。行李舱盖……并重建了车辆内饰。虽然用户方面对此车并没有任何采购意向,但是该车至少在内外造型上已经追上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了。

【红旗CA770D-1E】

【红旗CA770D-2E,实际上他和1E是同一辆车,因为实在没有那么多钱重新再造一辆,只能在第一辆车的基础上改了】
这里还要谈一下发生在CA770D研制之前的“政采”CA770G和841001工程车型。就是我国在筹备1984年的阅兵活动时,一些国内和军内的重要领导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如此重大的活动,使用进口品牌的检阅车不是很合适”。这时候有关领导想起了1981年华北大演习时,一汽方面为国家特制的CA770JG敞篷检阅车,希望一汽方面抓紧时间制造一批检阅车用于84年阅兵活动,而关于“油耗大”等问题,国家特批了一笔经费供一汽采购一批进口动力总成用于检阅车的研制工作。

【红旗CA770JG敞篷检阅车,注意该车后排座可以通过翻折形成独特的“靠座”结构】
一汽通过分析,采购了美国福特的一款5.8L发动机,同时国内还进口了与之配套的自动变速箱。新引进的动力系统和一些车内舒适性装置部件在红旗CA770上装车实验,该款CA770被命名为CA770G。但实际装车实验表明,美国发动机在红旗轿车上“水土不服”,车辆的震动和噪音比较严重,进口的动力系统不能用于841001工程车辆。

【CA770G型车最直观的外观特征就是方形的后视镜】
时间不等人,一汽方面技术人员根据检阅车低速工况的特性,通过对CA630客车的发动机进行调整后,特别制作了841001工程车辆的发动机。
但进口发动机还是给一汽方面技术人员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为了满足客户对于保险车性能提升的要求,1987年7月3日搭载福特7.5L发动机的CA-772B发往北京开展整车性能和可靠性试验,这款福特460型发动机在福特那边是“雷鸟”跑车、全尺寸警用轿车、全尺寸大皮卡的动力系统,具有非常大的调整范围。该机装车后,CA772-B型轿车相较改装前性能有着极大的提升。

【技术改造后的CA772-B轿车】
841001工程车辆作为检阅车因为有安保需求,要求必须为可开闭车顶结构,又由于CA770车顶尺寸巨大,一汽方面技术人员只能采取复杂的十四连杆结构,这个可动车顶完全是国内技术人员自主研制的,在当时的世界上属于比较先进的技术。841001工程车辆最终定型为CA770TJ。

【CA770TJ的活动车篷处于半开启状态的影像】

【CA770TJ的可动车顶结构,这在当时世界的其他国家也是比较少见的,为了让折叠顶完美收纳在车内,该车去除了第二排折叠座椅,将第三排座椅前移】
时间进入90年代,随着一汽与大众的合作逐步深入,一汽方面将奥迪100(C3)的部件应用到红旗CA770之上,开发出了红旗CA770Z和CA7560(当然,CA770Z这款车的诞生也是有一定政治背景的,这个后面再说)。甚至还将一辆“新款”CA7560赠送给致力于中德汽车工业合作的原大众集团董事长哈恩博士。

【民间收藏家收藏的CA770Z,该车采用了大量合资车的部件,据称其四轮的打孔合金镜面轮毂与BJ2020S的一样】

【一汽方面赠送给哈恩博士的CA770/CA7560】
对于这辆来自于东方朋友的礼物,哈恩博士是非常高兴的,他也曾驾驶这辆车参加活动。但这辆车基于中国人身材设计的驾驶室对于坐高不是很高的欧洲人来说简直是灾难——腿部空间相当局促。哈恩博士后来也从一些非正式途径委婉的指出了这一问题。

【哈恩博士与CA770。CA770根据中国人体型设计的驾驶室对于坐高相对矮的欧洲人来说有些太挤了】
为了解决CA770的驾驶室空间局促的问题,一汽方面的一些同志在一家改装厂对CA7560进行了改造,这也就是后来的红旗CA7560LH。虽然CA7560LH作为一汽的产品也参加过不少展览,但是这款车始终没有得到市场的任何反响,这时候CA770平台已经“奔四”了,也到了更新的时候了,CA7560LH也成为了CA770平台的绝唱。

【现在收藏在“泰山世界古典汽车博览馆”的红旗CA7560LH轿车,该车的风挡参考奥迪100轿车进行了修型,驾驶室空间有所扩展】
(7)“小红旗”来了
“小红旗”之所以“小”是因为车身比原来意义上的红旗轿车要小得多——也没错,毕竟“小红旗”也就是中型、中大型轿车,相比原来CA770的“大型”还差得远。

【“你看嘛,的确小吧……”】
之所以要搞“小红旗”,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SH760的刺激。毕竟相比红旗“没法买、没人愿买”的现实情况,SH760在江南人灵活的营商思维指导下不断繁殖,最后变得“满街都是”。

【满大街的SH760提醒着一汽人要学会变通】
穷则思变,既然CA770这条路暂时走不通,那就走SH760这条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于是,基于特殊渠道获得的“达特桑”平台开发的CA750出来了,一汽方面对这款车十分重视,那时候在一汽要拍一部反应解放改型换代的电影《解放》,一汽方面把CA750拿出来做道具……

【《解放》中的CA750,该车特意漆了一个很漂亮的蓝色涂装】
但是,自己攒的CA750,在面对外国车的时候,心里总是没有地,于是后来有了一汽与克莱斯勒,一汽与大众(奥迪)的两个故事。
至于奥迪的问题,的确是一汽与大众(奥迪)的双向奔赴,整个合作过程堪称商业情报史上的典范。当时大众方面驻北京的代表李文波先生深入中国市场开展调研,甚至亲自到一汽正在建设的厂房附近搜集信息,为大众在竞争中争得了先机;大众方面的哈恩、皮耶希两位决策者也在关键时刻把握住了机会,通过与中国汽车工业深度合作,使大众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而“488+C3”的配合,也是双方互相认识对方实力的一个过程。虽然德国人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把488移植到C3上,但德国人给的方案完全没法量产——毕竟负责改装的团队是负责赛车改装的团队,实际改装的过程更像是拼一辆赛车。一汽方面在看到德国人的“创造”后也是无奈地直摇头,他们通过自身努力,调整了发动机的安装位置,有效的降低了发动机的安装高度,又通过与克莱斯勒的合作,改进了奥迪车的变速箱与488发动机的连接部分,让"488+C3”最终走向商品化量产。

【德方最早改造的配用488发动机的C3轿车,因为发动机盖古怪的隆起被戏称为“波音飞机头”】

【经过中方团队的各种努力,“488+C3”终于可以商品化了……唯一的代价就是因为调整了发动机安装位置,导致发动机的润滑有点不理想,车子有时会开锅,当然这个问题后来也解决了】
事实上在引进C3的同时,一汽还引进了奥迪的D1,D1作为重要客户专供产品,在国内的产量虽然并不大,但也的确夯实了奥迪在重要客户心里的位置。D1和C3在手,一汽怎么搞“小红旗”也就心里有底了。
于是,“小红旗”庞大的家族里,形成了两条很清晰的线。
一条线是“高端”线,大致流向是:
CA7220“小红旗”——“世纪星”——HQ3“盛世”——C601(因某些原因下马)——红旗第一代H7——红旗第一代H9
这里面有几个车要特别说一下:
——红旗世纪星是C3平台“小红旗”真正的完全体,可惜出来的太晚了;
——从红旗HQ3来看,中国市场的消费者一点也不理性,毕竟玛捷斯塔是要比普通皇冠高一级的车型,是雷克萨斯LS的兄弟车型,搁日本好歹是首相座车了(丰田原话“这是款“大社长车”),HQ3卖那个价格已经是“越级享受”了,实际上一点也不贵;
——C601是红旗历史上最可惜的一款车,他说基于奥迪C5长轴距平台开发的,性能与奥迪C6长轴距版本接近,C601的下马原因实际上相当可笑,有人曾经提到过【参见:【旗迹再现】路在何方——迷雾中的C601项目(9)沉重的翅膀(下) (qq.com)】在这里也就不展开讲了。
一条线是“普及”线,大致流向是:
CA7180“吉星”——“名仕”——“新名仕”——第一代奔腾B70——第一代奔腾B90——红旗第一代H5——红旗第二代H5
这里主要提及以下几点:
——一汽官方同意一汽轿车-马自达案,主要还是希望通过马自达这个渠道,获得福特的高级车平台,从这一点看,马自达的任务的确完成了,当然马自达也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马自达通过一汽轿车这个途径也获得了H7/H9/HS7/L5等民用版车型的相关技术数据,好像据说这些东西为马自达的新车开发提供了帮助;
——通过马自达获得的“CD3”&“CD3改”平台潜力很大,虽然福特单方面放弃了这个结构比较复杂的平台,但一汽方面的确试着把这个平台做了下去;
——通过马自达拿到了某型运动型车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技术,可惜国内没有量产,不过想想这个发动机若量产主要也是用在奔腾的中低端车型中,似乎和红旗关系不大?
(8)横垄地拉车的“大红旗”
片中实际上没说明白,林肯Towncar的黑豹II平台的引进,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给CA770找一个好的继任者。
“始作俑者”是CA7465LH,但这个车是“有红旗之名,无红旗之实”,他本质上就是一个改了红旗头尾的第二代林肯Towncar。是的,你没听错——这辆车单纯就是为了验证可行性而搞的一款车,通过这款车研制的确也证明这么搞是完全可以的。

【“始作俑者”CA7465LH,这东西也就只是试了试造型】
在CA7465LH验证成功后,便来到了实质运行阶段,一汽方面正式引进了第三代林肯Towncar,开发了“9910工程”的方案1车型。然而在接下来的保险测试中,“新型”的“方案1”车型表现竟然远远不如技改后的CA772老车,这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的事情。于是,“方案1”很自然地被淘汰了。

【图中这辆就是9910工程的“方案1”样车】
但花大力气引进了的车型不能就这么放着啊,“旗舰”项目就是将引进的福特底盘效益最大化的产物。不过有一说一,“旗舰”中的CA7460L2那应该是红旗第一款面向市场的“尊享定制”车型了,不仅可以选装电脑、电传机等办公设备,还可选装吧台、KTV甚至是星空车顶等舒适性配置。

【CA7460L2算是比较早的“尊享定制”车型了】
CA7460相比林肯原厂车型,在前翼子板、机盖、中网、大灯、车尾装饰板位置明显不同。但仅这些不同还不够,一汽的部分技术人员给该车重新设计了车身,新车身隐约能看到点CA770的样子,虽然相比一开始的“林肯样子”进步多了,但潜在客户群体对这个设计并没有什么反应,于是CA7460这条线也就就此打住了。

【“完全体”CA7460,然而潜在客户对这款车一点也不感兴趣】
然而,潜在客户对“大红旗”的刚需一刻也没有减少。一汽方面在分析国内外元首级座驾发展情况之后,提出了解决方案——红旗HQD。
必须要说的是,红旗HQD概念车是一个很失败的东西,这个车在图板上时还是完全正常的,到计算机上进行“二转三”时就发生了比较严重的走形问题,而制作出来的样车则歪到不知哪里去了。

【HQD的身上,能看到老红旗CA770和奔驰W100的影子】
HQD进一步完善的结果就是HQE,而HQE到“091001工程车型”的决策过程可以看这篇文章【【旗迹再现】盛世雄风(7)——往事不必再提 (qq.com)】

【“两个方案”,如果从未来的发展潜力看,那个方灯的型号潜力更大一些】
HQD最大的亮点是自主开发的平台——车架是自行设计的;V12发动机是自行设计的。唯一的遗憾在变速箱,当年为了确保运行稳定,一汽外购爱信的一款后驱自动变速箱。这款变速箱也成了后来一汽所有“大红旗”车型的软肋——变速箱的许用功率和扭矩不够,致使发动机必须要降功率运行。这个问题得到改善那得等到L5中期大改款之后了。
HQE项目产生了大量的成果,一汽也并不想浪费,于是一款HQE,衍生出了以下几款车型:
——标准轴距礼宾轿车L7
——长轴距礼宾轿车L9
——轻型客车L6
——大型工作SUV LS5(实际上这款车是硬塞进去的,和HQE一点关系都没有)
然而,很多时候想象和现实的差距是巨大的,这个世界已经不再需要非承载式的大型礼宾轿车了,L6和LS5也没通过客户制定的验收测试,这一轮的努力似乎又一次归零了。
并不是。早在L7开发的同时,一款基于对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型铝制车身礼宾轿车的研究成果开发的轿车成功问世,这款车就是红旗L5。
L5的发展线路大概如下:
目标车X——初代L5——特别项目红旗N501——L5中期改进款——特别项目红旗T196——特别项目红旗N701——第二代红旗L5轿车。
从发展路线上看,连的每一次升级换代,都是汲取了之前特别项目车型的经验与成果,至少从目前看,“大红旗”似乎是走上了一条正路。
(9)大面包和大吉普
红旗进入商用车领域的确得从CA630/640开始。毕竟当年虽然红旗轿车不让搞了,但红旗的底盘改改做商用车底盘还是大有可为的。
基于CA770改进后的底盘塞进了半承载式车身,CA630诞生了,很巧合的是,几乎是在同年,日本的考斯特也完成了换代,第二代考斯特和红旗CA630在主要设计上大差不差,但日本人有他们自己的优势——一个是质量,一个是舒适度。


【CA630的半承载车身】

【C630和第二代考斯特大体上差不多,就是红旗在质量和舒适度上不如对手】
就这样CA630/640带领着一汽轿车厂走过了最不好过的一段日子,然后他们的使命结束了。直到……
红旗T503(L6)的出现是个意外,当时谁都没想到红旗会出一个这玩意。从基础的设定上看,红旗的确很有自己的想法的,但这个车怎么看怎么别扭。这辆车最终也的确没用通过客户那边的验收测试——毕竟乘用车出身的设计师们往往会忽略那些商用车设计中视为禁忌的东西,L6的设计师算是把雷全踩了一遍。

【红旗T503是一款很别扭的车】
好在商用车部门的同志过来支援了,在商用车部门同志的支援下,完善了的红旗客车也算是终于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虽然设计上仍然很出人意料倒是。

【挺出人意料的,不是吗?】
至于MPV领域……虽然当年的“小解放CA6440”有过“办公车”版本,后来的“解放-宝龙得利卡L400”有过“海豚顶商务舱”版本,但这都和红旗没关系。红旗的MPV梦,来自于原一汽轿车的D021……

【一切的开始,一汽轿车D021,该车的假想竞争对手是别克GL8“胖头鱼”】
D021那条“鱼”当年因为各种原因搁浅了,本来应该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却没想到新的机会转瞬即到……
他在发展,在壮大,虽然看上去有点像埃尔法,但它的体量可大得多……

【这家伙真的挺大的……】
至于越野车……之前主要都是解放的在做,不论是早年试制的解放CA230,还是后来华泰-解放的“解放陆地巡洋舰”,这里面都没有红旗的影子。

【解放试制的CA230越野车】

【解放-华泰的“解放陆地巡洋舰”】
直到“P504”这个“抱来的孩子”的出现……然而P504这款车在设计上充满了傲慢,假想用户那边非常不满意,因此该车最终也未能量产。

【P504的问题让客户非常不满意】
于是,又是一轮的推倒重来……在商用车部门和外聘专家的帮助下,新一代红旗越野车终于诞生了……虽然难看点,但起码性能都在点上,客户比较满意。

【终于……】
(10)和奔腾的那些事儿
实际上现在红旗和奔腾的“内战”已经很严重了,红旗的“热销车型”,看属性,看定位实际上就是当年奔腾的中高端产品,这也就意味着当年的“双品牌战略”失效了,高端都压到和低端一块打了,那还了得?
还没出门就和自家兄弟打成一团,这可不行。虽然当年是为了给红旗试错、探路才搞出来的奔腾,但是就目前这样,完全不对头啊。
当然吧,这里面也不全是红旗的错,奔腾自己也有问题——产品还是太“阳春白雪”,不够“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