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院校介绍+王牌专业:首都师范大学

2023-03-21 20:02 作者:高考填志愿数据库  | 我要投稿

前世今生

首都师范大学,简称首师大、CNU,主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05号(校本部),另有北一区(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3号)、北二区(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6号)、东一区(海淀区白堆子甲23号)、东二区(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5号院)、良乡校区(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首师大良乡校区)、来广营校区(朝阳区来广营西路1号)、通州校区(通州区中山街50号),总共8个校区,属于师范(综合)类公办大学。

 

(1)学校创建于1954年,原名北京师范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成立的通州师范

 

(2)1960年后华北人民大学、北京工农师范学院、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北京师范专科学校等部分院系先后并入。

 

(3)1992年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并入,同年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此后,北京联合大学外国语师范学院、北京第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北京市幼儿师范学校先后并入。

 

 

江湖地位

首都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北京市属重点大学,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王牌专业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美术学位列A-等级,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生物学、统计学、音乐与舞蹈学位列B+等级,心理学、外国语言文学、生态学位列B等级,王牌专业众多!

 

【世界史】

属于历史学门类,历史学类专业大类。高考招生专业为“世界史”,2024年高考选考科目要求为历史。

 

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市级品牌建设专业;世界近代史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世界史教学团队为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拥有“北京市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的优秀平台。该专业立足于世界历史与外国语言专业教学,培养具有世界历史专业基础与外国语言专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

 

【中国语言文学】

属于文学门类,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大类,高考招生专业为“汉语言文学”,2022年高考选考科目要求为不限,2024年高考选考科目要求为不限。

 

汉语言文学(师范)为首都师范大学1954年建校之初即成立的专业。秉承文学院六十余年的深厚底蕴,经过数代学人的共同努力,本专业现已成为特色鲜明、体系完备、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优越、人才培养质量优异、社会评价良好、在国内同专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专业,为首都基础教育输送了大量人文基础厚实、教学能力突出、学术素养扎实、教育情怀牢固的优秀教育教学、教学管理与教科研人才。本专业目前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北京市优势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可通过选拔参与“卓越教师计划”,与“汉语言文学(基地班)”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教育学】

属于教育学门类,教育学类专业大类,高考招生专业为“教育学”,2022年高考选考科目要求为不限,2024年高考选考科目要求为不限。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以培养国家和北京市当前亟需的教育专业人才为基本定位,其专业特色表现在:第一,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由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劳凯声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孟繁华教授和国家级教学名师石鸥教授领衔的教师团队实力雄厚,教授上课率100%;第二,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每位本科生均可选择一位专业教师作为其生活和学业导师,参与导师的组会与课题研究等;第三,凸显人才培养国际化理念。专业课程中每学年开设最少两门双语或全英文课程,外籍教授直接参与本科教学活动,鼓励、支持学生参与各类国际交流活动。开展国际小学期,由国际知名教授团队全程授课;第四,注重引导学生“转识成智”。连续多年带领全体本科生赴京外高校交流开展社会实践,全员参与科研项目,部分学生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第五,学生培养成效显著。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教书育人、知行合一,学业与生活兼顾,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个性且全面发展的人。育人成效显著,升学就业率在学校稳居前列,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所在城市

首都师范大学位于北京市

 

l 城市定位:北京,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

 

北京市被世界城市研究机构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联合国报告指出北京市人类发展指数居中国城市第二位。北京市成功举办夏奥会与冬奥会,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双奥之城”。

 

l 常住人口:2021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88.6万人

 

l 产业企业:

 

汇聚全国70%的AI医疗企业,国内主要的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和策源地,形成了国内最完整的智能网联产业生态……过去5年,北京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与装备、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等领域产业交出优异成绩单,而未来5年这六大产业将成为“北京智造”的金字招牌。

 

(1)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将重点在海淀区、朝阳区、经开区,在新型显示、5G核心器件、北斗等领域,突出高端领域、关键环节,扶持壮大一批优质企业和产品;

 

(2)医药健康领域将在新型疫苗、下一代抗体药物、细胞和基因治疗、国产高端医疗设备方面构筑领先优势,北部地区重点布局昌平区、海淀区,南部地区重点布局大兴区、经开区;

 

(3)北京,聚集着100余家优秀集成电路设计企业,12英寸芯片代工产能占全国一半以上,拥有国内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多的集成电路装备企业,众多系统整机与信息服务企业为集成电路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根据规划,北京将以自主突破、协同发展为重点,重点布局经开区、海淀区、顺义区,构建集设计、制造、装备和材料于一体的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高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4)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加速传统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转型,重点布局经开区和顺义、房山等区,培育完备的“网状生态”体系,持续扩大高端整车及配套零部件制造集群规模,建设世界级的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孵化基地;

 

(5)智能制造与装备产业重点布局经开区和昌平、房山等区,聚焦发展智能机器人与自动化成套装备、智能专用设备、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等领域,以装备的智能化、高端化带动北京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

 

(6)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布局昌平、房山、大兴等区,着力发展氢能、智能电网和先进储能、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智慧化节能环保综合服务等领域,打造绿色智慧能源产业集群。

 

参考资料:

首都师范大学官网

百度百科首都师范大学

六大产业锻造“北京智造”金字招牌

聚焦中国产业:2022年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图谱(附空间布局、发展现状、企业名单、发展目标等)

 

- END -


院校介绍+王牌专业:首都师范大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