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内经》认为手太阴肺经外感与内伤皆可导致耳聋,指出“岁火太过

2023-01-29 07:58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内经》认为手太阴肺经外感与内伤皆可导致耳聋,指出“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耳聋”(《素问·气交变大论》);“肺病者……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素问·脏气法时论》)。 此后刘完素承《难经》之说对耳聋责之于肺,指出:“假令耳聋者肾也,何谓治肺?肺主声”(《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对于外感所致耳聋,朱丹溪指出:“耳者,宗脉之所附,脉虚而风邪乘之,风入于耳之脉,使经气痞而不宣,是谓风聋”(《丹溪心法》)。 张景岳指出:“耳聋总因气闭不通耳。盖凡火邪风邪令气壅,壅则闭也”(《景岳全书》)。 朱、张二人所论“聋”之病机均为经气痞塞不宣,病因为外邪侵袭,虽未论及病位,但推测之可能有三: 一为肾,耳为肾之窍也,足少阴之络会于耳中;二为肝胆,足少阳之经循于耳;三为肺,手太阴之络会于耳中,肺主卫表,开窍于鼻,外邪侵袭,令肺气壅滞,手太阴之络阻塞,气道失畅,清窍受蒙。 故王肯堂说:“耳者,宗气也,肺气不行,故聋。” 后世对耳聋的病机进行过一些讨论。 如尤在泾认为“耳聋治肺,自是肺经风热,痰涎闭郁之证。肺之络会于耳中,其气不通,故令耳聋”; 又认为“肺之络会于耳中,肺受风火,久而不清,窍与络则为之闭,所以鼻塞不闻香臭,耳聋耳鸣不闻音声也” (《医学读书记》)。 现代干祖望认为多数耳聋与肺气失宣、肺失清肃或肺气不足有关,其辨证要点是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喷嚏等症。

《内经》认为手太阴肺经外感与内伤皆可导致耳聋,指出“岁火太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