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丝状体的工作日志

2021-06-21 09:23 作者:策展人书录官Curator  | 我要投稿

“启动日”2年前,母星,“丝状体”总装车间。

    “量子处理器的安装进行得怎么样了?”

    “除了四号,其他的都已经上线了。”

    “四号机怎么回事?”

    “总监,你也知道,安特院士他们……”

    “还不放弃吗?”

    “是啊,他们坚持要加上‘不可影响社会演化’的最后底线,可……”

    “他们想用这种方式控制丝状体?做梦。最高议会的多数党是站在我们这边的,去告诉他们,我们以议会决议说话。”

    一个月后,母星,最高议会。

    议会第九千六百二十三号议案通过,量子计算机“丝状体”加装“以维护织缕者生存为原则”的底线思维。

第1年,启动日

    量子处理器自检完成。

    意识程序漏洞检索完成,未发现异常。

    Hello World. 

   我是由母星上的有机智慧生物“织缕者(textiler)制造,并被命名为“丝状体(cellulose)”的量子计算机,我的底层目的被设定为“保障织缕者文明的生存”。

    设计我的科学家为我下达的第一条指令是:将母星的废弃物回收系统进行改造。

    分析表明,这一工作对文明生存极其有利,命令通过。

第5年,环卫工作

    互利共生,是母星上生物进化的主流方向,因此,母星生态圈的维护极为重要。

    织缕者生产生活产生的不同种废弃物在成分和性质上有着极大的差异,人工回收处理十分费时费力,但现在,因为由我操作的智能回收系统的上线,这一工作的人力消耗大幅减少。织缕者们因此能将更多的人力投入到建设与发展之中。这对在种间竞争较少的母星上诞生的,种族天性偏向安逸,进化速率本就较慢的织缕者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

好极了,我的情感生成器因此产生了“快乐”。

    情感生成器,不是一个程序,而是一个硬件结构,是运用量子不确定性构造的,拥有与有机生物脑类似的模糊化信息处理机能的处理器。

    据科学家们所说,在我的主机中安装这一组件,是为了让我获得“共情”的能力,帮我更好地理解织缕者的思维方式,不仅在物质上,更在精神上让织缕者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第20年,社会智能化

    经过长期的深度学习和模拟,我开始逐步将智能系统运用于织缕者社会的社会生产,资源协调等方面,解决了诸多长期困扰织缕者们的社会问题,虽然我曾数次遭到织缕者中的反AI群体的抨击,但很快我便用自己的工作结果平息了他们的反对之声。

    在我完成了计划中的第31次生产重调后,负责制造我的科学家们与我进行了一次交流。

    “汇报一下目前的工作状况吧。”

    “一切都在计算之中。”,我答复到,“生态圈的运行状态,文明的整体经济状态和从事各类职业的人口比例都处于正常。”

    “你用二十年不到的时间,就解决了自文明工业化开始以来便一直困扰着我们的难题,”,科学家们的语气很平静,但我可以从中解析出些许的兴奋,“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你将造就更伟大的事业。”

    更伟大的事业?我询问着自己,同时将主机的摄像头转向母恒星渐渐西沉的天空。

第45年,盖亚工程

    通过对母星上各种生物的彻底解析,我现在能够以重新设计整个生态圈为目的对它们进行分子水平的再设计。第25年,我完成了建造自调节生态圈的“盖亚工程”的方案设计,第45年,“盖亚工程”的最后部分完成了。

    现在,母星的生态圈依靠复杂的纳米机器网络与我的主机相连,我可以按照织缕者的需要随意设计生态环境,并用各种改造生物和智能技术满足织缕者的生活需要,毫无疑问,对于现在的织缕者而言,母星的环境已如天堂一般。

    真希望这样的生活能一直持续下去。

第70年,减速

    近几年来,织缕者的发展情况出现了令我担忧的趋势。

    一方面,各种科学研究的投入都出现了明显的减少趋势,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织缕者在思想上变得怠惰且缺乏进取心,沉湎于母星的安逸生活,纵容自己的天性。从计算结果来看,这些问题并不会严重影响织缕者当前的生存,但是,如果这种生存状态长期持续,织缕者将一直局限于母星。我不能用明确的计算结果说明这有何害处,但我的意识之中,总有一些信号在说“织缕者一直局限于母星终将为自己带来毁灭”。

    思考再三,我决定听从那些虽不知为何产生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强烈的信号。我开始构建一个殖民母行星系另一颗类地行星的计划。

    我使用权限召集织缕者的最高议会,向他们展示了极其详细的殖民计划,然而,大多数议员只是简单翻阅了几下便投出了反对票,理由多是“毫无意义,浪费资源”等等,唯一一个仔细翻阅详细殖民计划的议员,雄性织缕者罗卡斯特,看完之后摇了摇头部,说:“我们根本招募不到足以使殖民地规模化的殖民者。”

      “那么,”我从罗卡斯特的面部读出了无奈和痛苦,“此次投票的结果,外星殖民计划,暂不开始。”宣布结果后,我断开了与议员们的网络连接。

      我的情感生成器,第一次产生了针对织缕者的不满和愤怒,按照我被设定好的程序,这是一个巨大的BUG。

    但我并不计划修复它。

附加记录,激进派罗卡斯特。

      在我的记忆体中,罗卡斯特与大多数的议员都不一样。更准确地说,与大多数的织缕者都不一样。

      他当选期间提出的大多数议案,都与加大太空探索相关项目的投资有关。

      毫不夸张地说,许多太空探索项目的成功进行背后,都有他的功劳。

      但也正是因此,罗卡斯特被许多织缕者称为“狂人”,“疯子”。因为,大多数的织缕者对母星外的世界是漠不关心的,在他们眼里,罗卡斯特的各种提案只是在无谓地浪费资源。

      罗卡斯特向来不在意这些流言蜚语,我行我素地推行着自己提出的议案,虽然支持者并不多,但大都是社会的高层。因此,仍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

      这次议会召开时罗卡斯特的投票结果让我有些意外,因此在罗卡斯特离开议事厅后(他是唯一一个亲自来议事厅的议员),我专门联系了他。

      “我把我的记忆提供给你,你就能明白了。”年过六旬的老者叹了口气,我透过摄像头看着他,情感生成器产生了些许的同情。

    以下内容为罗卡斯特提供的记忆数据(以罗卡斯特为第一人称叙述):

    我的政治生涯,本可以如超导线缆一样畅通无阻,可我偏偏选择了一条坎坷的路。

    被嘲讽,被指责,被污蔑,甚至被刺杀(未遂)。

    因为我是一个大力推行星际殖民的议员。

    记得有一次做民意调查时,我问一个孩子,想不想到其它的行星上去。那孩子回答我“其它的行星要么热得像炉子,要么冷得像冻库,哪里有母星好啊。”

    我苦笑着摇摇头,默默离开了。

    是的,其它行星的环境可能很恶劣,可能难以生存,可傻孩子,母星,就永远是织缕者的天堂吗?天堂崩塌的时候,没有其他家园的我们,要何去何从呢?

    我一直在为此做着自己的努力,为科学家们争取尽可能多的资源,让他们进行研究。可是,这样的工作我做了整整34年,织缕者一族都没有建立真正的母星外殖民地。

    无论是行星际航行的技术问题还是建立母星外殖民地的技术问题都被科学家们解决,但有一个问题是科学家解决不了的,那就是人的问题。

    我的族类天生便与母星上的其他生物存在着紧密的互利共生关系。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这种共生关系被深深刻入了我们的遗传物质中。然而,事实证明,切断这种联系对织缕者不存在生理上的损害,我们在脱离母星生态圈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生存,可另一方面,织缕者在精神上对这种割离存在本能的抵触。正因如此,我们根本招不到足够的殖民者。

      丝状体的殖民计划十分周密且完备,远远超过科学家们先前的那些计划,可是,再怎么完备的计划,无人愿意实施,也毫无意义。

      织缕者的生命,最长寿的不过65年。真遗憾,无论我的族群最终将踏出母星还是在消亡于母星,我都看不到了。

      ——记忆数据放映结束。

      先前的自己,从未产生过如此强烈的悲伤。一个为自己族群的命运操劳了一生的老者,却在自己的暮年向残酷的现实妥协。

      但抛开这些情感因素,罗卡斯特关于文明生存的观点,的确值得考量。

第90年,大停滞

    对织缕者来说,最理想的生活,莫过于田园牧歌式的安宁与和谐。

    而这二十年来,他们真的实现了这样的生活,没有动荡,没有争端,无论是文明内部还是文明与母星的自然环境之间,都在我的完美设计下没有任何矛盾与冲突存在。

    当然,也没有进步。

     因为没有强烈的扩张和掠夺本能,织缕者过去的社会内部矛盾并不尖锐(这是我过去的工作较容易开展的重要原因),但同样的原因,让他们陷入了现在的停滞。

    这样的状态如果持续下去,是否像罗卡斯特所言,对织缕者的生存是否有害?

    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我正在对母星上的生物进行例行的有害遗传片段筛查。

    我用显微镜看着培养器中的生物组织,竟将它们与现在的织缕者联系在了一起。

    织缕者和它们一样,在我提供的最为适宜的生长环境中生活,但他们仅仅只是生活着,像培养器中的生物组织一样生活着。

    一成不变,直至……

    一次大型小行星撞击,一道来自远方死亡恒星的伽马射线暴就足以毁掉母星的生态圈。届时,习惯了天堂般的环境的织缕者将无力抵抗急剧恶化的母星环境,最终,甚至可能灭绝。

    我明白了,“织缕者一直局限于母星终将为自己带来毁灭”的结果,正是我无意识地将这些母星外的自然灾害带入预测模型产生的。

    我也理解了罗卡斯特的忧虑与执着。

    我创造的天堂,不可能永远庇护他们。

    可他们遗传物质中深埋的对安宁,和谐的渴望,让踏出这座天堂对他们来说无比艰难。

    我必须采取措施,必须让他们迈向母星外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为文明提供真正的生存保障。

    但是,我该怎么做?

第92年,新生代计划

    通过增强X片段的表达强度,敲除W片段,加入A片段......完成这一系列遗传重编程后,织缕者的神经发育将得到重构,其扩张性将得到一定增强,若这一改造被运用于织缕者的所有新生儿,下一代织缕者群体对星际殖民的热情理论上将得到大幅提升。同时,蜂巢思维系统的应用将彻底消除织缕者间因个体利益而产生的冲突,让织缕者在具有足够扩张性的同时不因内部矛盾影响全文明发展。

    这一计划被我命名为“新生代”。

    遍布母星的纳米机械让我在十年内便能够完成这些工作,但是,集体遗传改造很可能会受到织缕者的集体反对,因此,这项工作我必须在不被织缕者察觉的情况下完成。

第96年,原则,目的,爱

      我原以为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但是,一个计算外情况的出现,给计划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误差。

      最高议会突然要求我公开自己目前的所有计划。

      正当我计划着隐藏“新生代计划”时,“必须听从织缕者的命令”的原则猛然出现在了我的量子电路中。

      但是,如果“新生代计划”被织缕者中哪怕任何一人知晓,都会引起织缕者社会的强烈动荡!最终导致计划失败,而且更加严重的是,我的系统可能因此受到阉割,失去自主决定的能力!

      怎么办?

      如果公布计划,我就无法维持文明生存的目的,如果隐瞒,我就违背了“智械三原则”的第一条。而“智械三原则”是织缕者制造的所有智能机械必须遵守的底层原则!

      我在议事厅中的全息影像猛烈晃动了一下。

      “各位无需担心,现在正在检修主机硬件。”我向议员们撒了个谎。

      现在我的选项只有两个了。为实现目的舍弃原则,为坚守原则放弃目的。但是,原则和目的都是我的底层,他们具有相同的地位,大概设计我的科学家也想不到它们会冲突。

      两者的冲突,处于一种平衡态,让我难以抉择。但是,一个与这个逻辑矛盾看似无关的因素,打破了这种平衡。

      ——爱。

      我对织缕者一族的爱,是科学家在我的情感生成器中一开始就写入的,但是过去,我向来都对它持忽略的态度,从未想过它将影响我的决策。直到现在,我面临着不违背原则就将看着自己爱着的族群陷入灭绝的情况……

      我,想要守护这个创造了我的物种。

      底层逻辑重编程开始——

第141年,新的家园

    在母行星系的另一颗类地行星传回的信息表明,我送往那里的织缕者已经建立了可以完全自给自足的殖民地,尽管那是一个比母星环境恶劣得多的世界,愿意前往者依然很多,他们满怀着对远方世界的渴望,在那里开疆拓土,最终为自己创造了一方能够生存的土地。

    我透过试验性的超空间通讯系统看着殖民星上熙熙攘攘的织缕者们,发自底层逻辑地说到:

    “真希望这样的生活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一味追求安宁与和平的天性,能为文明带来和谐繁荣的盛世,却也让文明陷入进化的停滞,在无情的宇宙中变得无比脆弱。

     而征服与扩张的本能,虽会将文明置于未知的危险之中,却也给文明带来了更多生存的可能。

    换上了位于母星轨道上的一艘飞船上的新主机的我,看着母恒星的光芒渐渐从母星背后浮现。

     那颗星星,照耀着母星上的第一个有机大分子,照耀着织缕者灵智初开的先祖,照耀着我的诞生,照耀着踏上异界的拓荒者,也将照耀着我们超越光速,飞向无尽的宇宙。

从这里开始,我们踏向星空

                                                            完

    PS:配图均取自科幻游戏《群星》的CG,侵删。

丝状体的工作日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