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绪论(二)

2023-02-19 14:54 作者:毕落惶阳  | 我要投稿
  1. 问题: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2. 献包括正史文献 史 纪传体 杂史和私人笔记小说 历史地理等。(传统文献是学习历史当中首先要必须掌握的)

  3. 对历史人物的研究要通过历史文献来理解人物。

  4. 历史学学习的方法和理论是从传统中国的考据辞章义理和西方社会科学的分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

  5. 推荐书目:一.古典文献(宋史 辽史 清史稿——官方文学,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通史性/编年体作品,时间:春秋分晋至北宋建国】,纪事本末体-资治通鉴纪事本末,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有侧重的选读

  6. 纪传体正史 纪事本末体编年体是中国传统文献中的三个主流。

  7. 典章制度——是对研究某一段历史或者几段历史中最重要的途径的官方文献。(唐六典——关于唐朝职官制度的一种记载,唐律疏议——关于唐代唐朝的律[面],皆由官方修订的)

  8. 我们的研究对象要偏向官方的文献(官方的文献比私人的更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

  9. 要客观公正的研究历史,研究途径和研究资料是相当重要的。

  10. 通读性,不具备可读性(典章制度的特点

  11. 私人笔记(学术性)——清代三大代表-一.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赵翼《廿二史札记》

  12. 二.学术作品/中国通史作品(郭沫若《中国史稿》——代表上世纪60-70年代学术界研究古代史的学术水平,范文澜《中国通史》-{特点: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五个社会发展阶段)来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通史性作品};上个世纪90年代白寿彝《中国通史》,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3. 专著和通史的区别——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对问题的深入剖析。专著是目前研究史学最重要的一种方式;通史是了解历史全方位的一种手段。


绪论(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