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吐不快——《封神》为什么劝退了我

2023-08-11 10:47 作者:把理讲明白  | 我要投稿

魔装南瓜直播间的那批《封神》粉丝是一批可爱的人,正直、包容(至少我认识的这些是这样的),被他们感动。 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我能被他们打动,为什么对他们三刷四刷的《封神》始终无感呢? 不可回避的是《封神》的故事不吸引人。 电影的本质是用光影手段讲一个故事。故事是核心要素。 封神的故事,无感! 封神是好故事,说的好听点儿家喻户晓,难听就是老套。

老料当然可以做出新花样。

他们说故事进行了改编,人物进行了新的设定。在我看来都不算创新。无论谁翻拍经典,都会这么干。

乌尔善的切入点就错了,拍完整体的故事,本身就受制于已有的故事框架。

无论怎么改,昏君只能是昏君、忠臣还是忠臣、亡国还得亡国。

善恶不可能异位,兴亡也不会颠倒。

封神这两个字就代表着故事没有悬念,缺乏吸引力。

他们说,导演很用心,每一个细节都追求极致。取景、道具、服装……用了多少多少工匠、做了多大的场地、演员做了多久的培训…… 放映之前强调这些,在我看来,不仅不是加分项,反而是减分项。 中国电影的服画道做到极致的是张艺谋,电视剧做到极致的是于正。 这种极致,开播之前是不能拿来作为宣传核心的。只能等待作品上映后,作为加分项来使用。 如果一开始就宣传这种极致,只能给人留下“败家”的印象了! 再说说他们都一直在吐槽的宣发。 今年的暑期档,如何看待大量电影上映这种现象,媒体报道时提过一句:疫情期间积压的项目集中上映。 因为刷《孤注一掷》才知道《封神》。我的第一印象是吴磊撤档的那个,很多演员脑袋后面顶着大圆圈的那个片子! 脑袋抽成啥样才会去看啊! 后来发现搞错了,不是一个片儿。由此可见,这片子宣发得多烂啊! 其他的诸如卖惨、清高、U23啥的就不说了。 这里重点说一下乌尔善宣传的另一个核心点:不用流量。 “封神和流量划清界限!不用一个流量明星,全部挑选陌生面孔自己培养,用心打造精品,树立行业标杆,绝不做粗制滥造的快钱电影。” 我能理解乌尔善的本意,他想表达,他在用心做电影,不用那些没有演技,被资本控制的,靠脸生存的饭圈“小鲜肉”,《封神》不靠话题炒作,他要用高质量的制作赢得市场。 这个切入点看似没错。 但逻辑经不起推敲。 流量参与的电影=烂片,且不说能否成立。 没有流量=精品电影,这个逻辑肯定是不成立的。 乌尔善说的“拒绝流量” 其核心表达就是“饭圈,别来沾边”。 但在我看来,这一点恰恰是乌尔善最大的愚蠢和讽刺。 乌尔善拒绝饭圈艺人参与,这没什么错!拒绝饭圈艺人,等于选择了另一个圈子的受众作为观影基础——讨厌饭圈的人! 这时候就会发现,乌尔善只是选择了不同圈子而已。 和那些选择使用饭圈艺人的电影相比,还真不能说谁比谁更高贵。 事实上,圈子和圈子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真正唯某的或者完全对立的圈子并不多。 所以,一个牛逼的团队应该是资源最大化整合的团队。 拒绝饭圈艺人并不高贵,选择合适的饭圈艺人,调教好,使用好才是真的牛人! 这就需要回到流量这个词了! 流量代表着曝光度。有饭圈艺人的参与,在曝光度上天然占据优势,只要影片不拉垮,票房不会太差。这也就是当下很多电影会找饭圈艺人参与的原因。 当然了,找什么样的饭圈艺人也是门艺术。 大制作电影,不会把前三番给饭圈艺人,因为他们确实撑不起来。只是依靠他们的存在,在放映前刷点儿话题和曝光度罢了。 许多无良的小制作电影,反而会把一番给到饭圈艺人,再加上某些饭圈艺人只要赚钱,无底线的接戏!双方沆瀣一气,收割粉丝的快钱。 收割的不讲武德,被收割的也不值得同情。 受伤的只能是喜欢电影的圈外人!这也就是很多热爱电影的人抵制饭圈的根本原因。 确实,饭圈参与的,这些年做成好东西的不多! 乌尔善等同于给自己出了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交出的却是不合格的答卷。 《封神》票房之路确实坎坷。宣发问题,错过了最佳收割票房和口碑的放映时段!之后粉丝的积极宣传让票房刚有起色,天时遇到了台风,人和遇到了《孤注一掷》。这个片子真的是命途多舛啊! 《封神》的热爱者自发的进行电影宣传,甚至为了那个20的目标,三刷四刷到N刷。 甚至有些进入了疯魔的状态,全网各处拉踩,各种怨妇态。 《封神》的自来水们,已经不是在救《封神》了,更像是一场精神的自我救赎。 看到这里,就会发现,抵制饭圈文化的一批人,反而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形成了暑期档最大的饭圈。 抵制饭圈文化的《封神》,却成了饭圈文化的最大受益者。 多么讽刺啊! 依靠饭圈文化刷出来的20,在资本眼里是站不住的! 资本不讲情怀,只看重数据分析,只计算投资收益比。 《封神》第一部,亏了还是赚了? 如果亏了,认亏出局还是再搏一搏? 如果回本了,收手,压压惊!还是把收回来的钱再投进去? 如果赚了,第二部做不做?需要多少钱?钱从哪里来?第二部能回本吗?万一亏了怎么办? 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资方,我会考虑: 《封神》第一部的票房有多少有效观看?很多三刷四刷夸张到N刷的数据被合并之后还有多少? 第一部可以靠“不到20太师不回朝”的执念来支撑,第二部靠什么来支撑?三刷四刷的粉丝还有动力继续刷下去吗? 第一部归咎于宣发,自来水拼命安利才换来的成绩,第二部就能更好吗? 暑期档竞争惨烈,其他档期就合适吗?第二部就不会碰到劲敌吗?如果细思起来,如果《热烈》、《巨齿鲨》给力一点儿,《封神》是不是早就凉了,下次还有这样的好运气吗? 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20这个看起来不错的成绩,收获的那批看似数量庞大的死忠粉,都有点鸡肋的味道啊! 闻太师回不回朝我不关心,就算回来了也不关我事? 不过是下一场粉丝的狂欢而已,只是乌尔善依然举着:“我们不是流量”的遮羞布呐喊而已。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尊敬“魔装南瓜”直播间里的影迷,他们热爱电影,包容,正直,有信念。心疼他们的同时,更加鄙视《封神》的制作方,包括宣发,还有那个“20不到太师不回朝”噱头的制造者。) 乌尔善,尔无善。

不吐不快——《封神》为什么劝退了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