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六星云课堂:周星驰亲自招人,这个web 3.0究竟是什么?

2022-11-15 09:26 作者:六星云课堂  | 我要投稿


10月18日,周星驰开通首个社交账号,并发布人才招募令,他在白板上写下“请人”二字,并附言“在漆黑中找寻鲜明出众的Web3人才”,要求熟悉Web3,有项目管理经验,有头脑又宅心仁厚,并表示自己会亲自挑选人才。

po文一经发出,众多网友粉丝纷纷在下面回帖,希望能被星爷选中!

还有网友开始玩梗:“我做饭很好吃!”“包食宿嘛”“你说的条件我一个都没有,但我绝对是个人才!”

星爷be like:到了24日,星爷再度出Po,上传了1张渠紧盯社交网站的照片,可以看到他好认真地在看超过500个应征贴文,并留言话:“拣紧萤火虫!”一众应征者也纷纷留言:“有冇啲好似你一样出色的男人”、“有星爷坐镇,香港Web3有神级领头人。一众builders有福了!”、“好庆幸我慨黄金年代有星爷你慨出现”等,希望可以吸引到星爷的赏识。

而音乐人陈奂仁也指出星爷看的社交网中其中一张NFT图是渠的作品,留言道:“That's me!”,不知渠最后有没有被星爷看中呢?

周星驰于今年3月曾为“FWENCLUB X 周星驰”活动公开“亮声”,展开线上对谈,他指接受对谈全因要感谢西班牙艺术家Joan Cornella推出了一件NFT作品,与他电影《国产凌凌漆》的造型相似,觉得非常有趣,他当时更即席问网民,若他真的想推出元宇宙产品,应该用哪个电影角色最好?

结果这条问题引起网上热议,最终收到近万个留言,当中不乏创意提议,有网民想周星驰以过往演过的经典角色拍摄一套元宇宙电影,热门角色包括《西游记》系列的“至尊宝”、《功夫》的“阿星”及《少林足球》的“五师兄”等,亦有网民想他推出元宇宙闪卡,再以稀有度来定价。

不少网民对于周星驰进军元宇宙有着无限幻想,期待他多更新社交网以了解其近况,亦想知道最终其大计究竟能否成事。

作为当前最火爆的互联网概念,Web3可能是下一个互联网的一大发展方向,当今风靡全球的元宇宙概念正是基于这一愿景发展起来的,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元宇宙概念对演艺明星们却散发出无限的吸引力。

尽管周星驰让Web 3火出了圈,却算不上是其中的急先锋,在他之前已有林俊杰、周杰伦、汪峰、伊能静等多位明星“试过水”。

近一年多以来,明星追捧Web3的新闻频频出现:如在2021年11月,元宇宙概念大火,林俊杰豪掷12.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8.3万元)在分布式大陆(Decentraland)上购置了三块虚拟地产;2022年的第一天,周杰伦以“幻想熊”NFT开启Web3之旅,这是元宇宙平台Ezek联合周杰伦名下潮牌PHANTACi限量发售的NFT项目;2022年8月,汪峰发布了首张Web3音乐专辑,选择的是Wom平台;另外还有鹿晗使用NFT头像、FILA代言人蔡徐坤成为FILA FUSION潮流主理人并发布NFT等类似消息传出。

当然了,除了明星的热捧,互联网巨头们在表达对Web3看好态度时,动作无疑要更大一些。

向来先行业一步的VC(风投),涌入Web3的势头更是堪称疯狂。相关资料显示,除原生加密风投a16z、Paradigm外,红杉资本、高盛、IDG、高瓴、经纬也正争先恐后跑马圈地。

Web3.0是什么

从年初就开始爆火的概念——Web3,到底是什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周星驰可能会从哪个方向创业?

带着网友们的这些问题,有记者请教了两位杭州的相关从业者:数字版权在线交易平台“无界版图”联合创始人马千里,以及Mest产品经理、区块链科普达人Simon。

要理解Web3,可能还要把Web1和Web2拎出来做个比较。

Web1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彼时互联网刚刚普及,信息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的、被动式的。比如,浏览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的网页新闻。这一阶段,内容由平台生产、平台所有,当然收益也归属于平台。

而我们正在经历的,就是Web2时代,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可以主动生产内容,比如写微信公众号、微博、拍图片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等。用户可以生产内容,平台所有、收益由平台分配。

以区块链为技术基础的Web3来了,伴随着元宇宙、数字藏品(源于国外的NFT,即非同质化代币)的出圈。

提到Web3,业内通常会用以太坊联合创始人加文·伍德的一个定义:以基于“无须信任的交互系统”,在“各方之间实现创新的交互模式”。

对于Web3.0的理解,较为主流的说法为区块链数据库和研究机构Messari研究员艾诗塔(Eshita)在《Web3.0,一言以蔽之》一文中的定义,即Web1.0的特征是“可读”;Web2.0的特征是“可读+可写”;Web3.0的特征则是“可读+可写+拥有”。web3.0在web2.0的可读写的基础上,增加了可拥有。核心概念仍然是去中心化,人人可拥有自己的身份认证,不被现在的web2.0的大企业垄断。web3.0以分布式账本,分布式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所有人都记录一份。用户能对自己的身份和数据有更多的控制权。大多数DApp其实就是加入了区块链技术的Web应用。

你可以简单理解为,Web3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互联网,用区块链改变信息存储、分享和拥有方式,颠覆个人和机构达成协议的模式。用户所生产的内容,所有权和控制权都属于用户,产生的价值可由用户自主选择与他人签订协议进行分配。

基于Web3所描绘的一系列愿景,这一概念的流行,也吸引着众多创业者涌入,资本热捧,虽然谁也不知道下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在线生活究竟会怎样。

实际上,互联网巨头阿里、腾讯、字节跳动已开始以NFT为切入口,进军Web3.0。今年3月,阿里巴巴收购的《南华早报》成立了一家NFT公司“Artifact Labs”;同月,腾讯投资了澳大利亚一家基于Web3.0技术的游戏初创公司“Immutable”。而早于阿里和腾讯,2021年10月,TikTok(字节跳动海外)就布局了海外Web3.0行业。

不过,尽管Web3.0领域十分火热,各大互联网平台都试图抢占先机,但离全面进入Web3.0时代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盘和林表示,各大互联网平台如今还只是在技术储备或理解web3.0的过程中,又或者有些互联网巨头以自己的理解来定义web3.0。换言之,当前web3.0仍处于概念期,有的互联网平台只是借着web3.0的概念来布局自身业务的未来形态。“他们的确很重视,但他们未必有明确的web3.0技术实现路径。”

如何成为Web3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Web3 成为了新的风口,各大厂商和投资人纷纷将目光聚集其上。在部分人眼中,Web3 能够重塑数字金融交易体系,改变全球竞争格局,在未来互联网上实现弯道超车。其中,不乏顶级投资机构红杉和 A16Z,前者甚至一度将简介更改为 DAO。

不过,时不时出现的裁员新闻又让行业之外的人对 Web3 望而生畏。如 Coinbase 此前宣布裁员 18%,规模高达上千人。当然,Web3 也存在正不断开放招聘岗位的企业。

传说中可以跨国分布式从业的 Web3 是精英遍布还是草根丛生,什么样的人才是目前 Web3 企业所需要的成为了大部分用户想了解的信息呢?

中国人才增速较低,但需求强劲

从宏观上来看,截至 2022 年 6 月,区块链人才总量同比增加了 76%,其中,印度、新加坡和美国增速最高,分别为 122%、92%、62%,中国相对较低,仅仅只有 12%。

在人才总量增加的同时,人才需求量呈现出远超供应的增长。根据领英人才大数据洞察获得的数据来看,2021 年相较 2020 年人才需求呈倍数级增长,其中,加拿大增速最高,达到了 560%。印度、新加坡、美国、中国的增速分别为 145%、180%、82%、78%。

虽然供需缺口大,但事实上,除了科技和金融公司以外,大部分区块链的人才主要又以内部流动为主。领英人才大数据洞察显示,2021 年至今,人才主要在 Coinbase、//Crypto.com、Gemeni、Rippl e 等区块链企业间交叉流动。而外部流入的人才主要来自华尔街和硅谷等地知名巨头如高盛、JPMorgan、HSBS、谷歌、微软、Facebook 等。

从人才的需求端和供应端来看,区块链的人才受到地区限制少,在全球各地都呈现需求量增长的趋势。但是从绝对数量上来看,美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依旧占据着优势。对于金融业和 IT 业较为繁荣的国家而言,切入区块链和 Web3 存在着不小的产业优势。

具体到中国的区块链产业上,根据 IDC 研究预测,中国 2020-2025 年区块链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 54.6%,增速位居全球第一。而全球区块链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 48%。

换言之,中国目前的区块链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大,但进入该行业的人才少,同时,中国区块链产业后续增长强劲。从报告来看,换方向从事 Web3 行业的工作对于个人的发展而言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核心人才需求主要以金融和研发为主

相较于 Web1 和 Web2 而言,Web3 的定义更宽泛。目前业内对于 Web3 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不过其有几个较为明显的特征,比如数据的确权与授权、隐私保护、去中心化运行等等。而这些明显的特征决定了行业主要人才的构成。

从全球区块链领域人才构成上分析,金融、研发、业务开发、信息技术、销售人才为全球区块链前五大人才类型。

全球区块链领域前五大人才类型中,最热门细分职业分别为加密货币交易员、软件工程师、分析师、支持分析师及客户经理。

从人才增速来看,测试工程师、密码逻辑技术专家、合规分析师、设计师和支持分析师分别位列前五,其中,测试工程师增速高达 713%。

从人才构成和需求来看,可以发现,区块链行业发展依旧处于早期阶段,大量的基础设施正在搭建。区块链人才的构成成分最主要还是取决于行业的发展。在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往往需要大量基础性的工作职位,如研发、开发、产品构建。如想要等区块链行业发展更加成熟之后再参与这个行业,或许可以锻炼自己运营、营销、市场等方面的能力。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人才容易在地域上产生集聚效应。在考虑城市和职业方向的同时,或许还得思考城市和职业的契合度。

综合来看,目前区块链行业依旧处于起始阶段,各国的政策扶持力度正在不断加大,人才流动频繁,需求量巨大。作为从业者,除了学历等硬性指标外,还需要持续拓展延伸自己的能力,从而持续构建核心竞争力。

目前正处于从第二代互联网向第三代互联网,Web 3.0 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Web 3.0的演进将给互联网和全球数字经济带来无限的可能。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想学习更多编程技巧,欢迎持续关注六星云课堂!


六星云课堂:周星驰亲自招人,这个web 3.0究竟是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