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长远,厚积薄发-2022.12.11
白杨树和银杏树同时栽种在一起。他们的生长周期不同,所以白杨自然长得高一些。将白杨与银杏相比,银杏便显得十分矮小。对此,白杨得意洋洋。而银杏不骄不躁,他清楚自己成长后的价值所在,只是需要时间的磨炼,精神的凝聚,充足的营养,内在的机理。便不与白杨做无谓的争吵了。
贝多芬写的《合唱交响曲》将无数次的灵感串联成了旷世佳作。整首曲子凝聚着作者39年的心血。可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在当时的维也纳受到了罗西尼和意大利歌剧的强大冲击,甚至攻击贝多芬的音乐过时。但是他没有临时放弃、避避风头,反而越挫越勇;没有急于求成,反而厚积薄发。《合唱交响曲》铿锵有力,荡气回肠。不仅震撼悲壮,明朗振奋,展现前进的动力;还有静观沉思,强烈地抒发情感和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他急不可耐地希望完成作品,我们还能听见他发自内心的《欢乐颂》吗?
放眼历史,急功近利的人不占少数,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以至于在他们的人生履历上除了一个逗号和句点,什么也没剩下了。急于求成,心态浮躁,往往连最简单、最熟悉的小事都办不好。
东汉末年的袁绍正是如此。当时群雄割据,天下大乱,盘踞在当今河北一带的袁绍兵多将广,谋士众多,是那时最大的一股势力。但是他急于求成,便很早就称帝,引起了众多英雄豪杰的公愤,于是天下英雄共同讨伐。最终,袁绍被曹操在官渡打败,从此一蹶不振,渐渐从历史的潮流中淡化出去。试想他再晚一些称帝,凭借他雄厚的实力,统一天下的怎能不是他呢?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成大事者无不需多一份定力,临危不乱、镇定自如。正如孔子所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成大事者眼光无不长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目光短浅,便有有忧患发生;做事稳重,才能真正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