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天元数值计算通用软件可为科学高中(科技高中)助力
今天读到科技时报上的发表的文章,和我2天前发的一个博客有相通之处,
都提到了 把 高中、高校、企业 联系起来的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北太天元数值计算软件 可以为高中生处理数据,建立数学模拟,数值求解,数据可视化
等方面提供支持。
科学高中:为科技英才自主培养探路 , 文章可以复制下面的地址阅读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rs=3964080136&ruk=V5nhb2BXj7hbiLLTr8IV4A&isBdboxFrom=1&pageType=1&urlext=%7B%22cuid%22%3A%22lu2sugOqBtYiuHi6_8BQajifHi01a2tLlu2_igizviKu0qqSB%22%7D&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253018018348218433%22,%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
这篇文章找到的资料是还很全的,我只是了解到国外的做法,没想到已经引进了国内,而且已经有了不少成果。 我摘录一部分段落放在这儿:
“作为舶来概念,科学高中在国外有着丰富的实践。除英美等国家,20世纪中后期以来,聚焦未来科技英才培养,韩国、日本和新加坡也纷纷成立了科学高中。与国外科学高中的精英教育传统相比,在我国,科学高中的建设离不开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这一大背景。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并强调要“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作为高中分类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新尝试,如今,上海、南京、宜昌、厦门、宁波等地都建有冠着“科学”或“科技”二字的特色高中。”
其中提到宜昌市科技高中毕业的吴德欣目前在大学攻读电子信息专业,提起自己的高中三年,他觉得幸运、满足,“比起刷题,我的高中有着更多的色彩,通过提前学习信息科技类课程,我还发展了自己的特长。”和大学同专业的同学相比,吴德欣发现,“自己的编程思维和技术更好,已经有了一些个人风格。”
高中属于基础教育范畴,要为人的成长发展奠基。如何在突出高中教育基础性的同时,办好科学高中,做到为拔尖创新人才厚植基础?
“除了进入大学的敲门砖,学习数学、物理到底有什么用呢?”尽管学业成绩一路优秀,但孙济宸依然常常感到困惑。进入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科技高中后,为了完成每个学生都要开展的课题研究,孙济宸不仅自学了编程语言Python,还学习了微积分等高等数学。从大学回看高中,孙济宸认为,“尽管科高的课程内容和活动不见得多么高深,但激发了我自主学习的欲望,尤其是帮我确立了对计算机科学的热爱。”
北京市十一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田俊对记者表示,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培养,要更充分地发挥教育的发现、唤醒和激励作用。
“数学决定了一个人能在科技创新道路上走多远,信息科学水平决定了能飞多高,语言决定了眼界的宽广,而人文教育决定了底子的深厚。”易建平介绍,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科技高中正在探索“加强数学教育和信息科学教育,鼓励学生学习多语种,加强人文教育”的高质量科技教育之路,学校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为科技实验班的学生增设数学、信息课程,提前引入大学先修课,开设英语班和德语班等,“尽可能多地为学生能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冒’出来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