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科动物第六章
第六章 涉及北极熊的斗兽
第一节 狼獾与北极熊
狼獾主要分布在环北极地区,而且越往北体型越大。北极狼獾性情非常凶猛,可以捕杀北极驯鹿等体型远远大于自身的猎物。图为北极狼獾捕杀的北极驯鹿。

北极熊一般是以捡食虚弱的鳍脚类动物如海豹等为主的,也会捡食动物尸体。在食物缺乏的时候,北极狼獾与北极熊就会因为争夺食物而产生冲突。狼獾多次在争食中击杀成年北极熊。
北极狼獾与北极熊的争斗,有过多次被记录的案例。在这些案例中,每次都是北极狼獾杀死了北极熊,而没有北极熊成功反杀北极狼獾的案例。下面简要说明一些案例。

资料中写道:狼獾虽然常常出现在阿拉斯加西海岸,即使因为食物缺乏而内心捕食欲强烈也很少跑到北极冰原上,但是在它们领地内,它们离开海岸而前往冰原的足迹也偶尔会被猎人发现。阿莫斯莱恩是一位本地的爱斯基摩猎人,也是阿拉斯加最有经验、阅历最广博、最值得信赖的向导之一。他报道了一场他父亲观察到的发生于1944年早春,发生在波因特霍普北边利斯本悬崖以西约5千米的1只狼獾与1只北极熊之间的冲突。狼獾的足迹显示,它正在离开海岸去觅食。当它遇到北极熊时,它正在向南前进。北极熊先发动了攻击,但这时狼獾跳了起来,咬住了北极熊的喉咙。狼獾紧紧抓住北极熊的胸口,北极熊无法将狼獾甩开,只能试图抓住狼獾,不过很快就放弃了。狼獾没有尝试任何其它的攻击方式,而选择咬住了北极熊的气管,直到北极熊窒息而死。在观察到狼獾作出下一步行动之前,莱恩先生开枪赶走了这个胜利者。很明显,狼獾没有充分利用冰原的原因,不是因为与其它捕食者的竞争。尽管狼獾因为力量与无畏而闻名,狼獾杀死北极熊的记录在北极阿拉斯加也并不多见。这次狼獾杀死北极熊的案例,为海岸的当地猎人与自然学家所周知。狼獾与其它冰原哺乳动物的战斗案例或者狼獾单独捕食的记录,都是作者感兴趣并且希望了解的。

这一案例知道的人可能稍微少一些,是关于动物园狼獾迅速杀死1只北极熊的。1953年的宾夕法尼亚报第24卷第52页也提到了这次事件。
对于为什么没有狼獾,哪怕是幼年或病弱狼獾被北极熊杀死的案例,原因与棕熊没有杀死狼獾的记录的原因相同。同样是第一,狼獾肛腺具有特殊的气味。第二,狼獾擅长攀爬游走,机动性强。第三,狼獾具有凶悍的斗志这3点。
第二节 格陵兰鲨与北极熊
格陵兰鲨体长可达6米以上,是分布范围最北的一种鲨鱼。它们是太平洋睡鲨的近亲。格陵兰鲨具有背鳍2个,通常各具一棘,臀鳍消失,鳃孔5个,位于胸鳍基低前方。
格陵兰鲨以鱿鱼、甲壳类等为主要食物,也会捕食海洋哺乳动物,如海豹和北极熊等。在北极海域,除了较少出现的虎鲸,格陵兰鲨就是当地的海洋顶尖掠食者,也是北极熊唯一的水生天敌。

资料中写道:日本共同通讯社报道渔夫在日本南海岸捕获了1条165磅的格陵兰鲨,并在鲨鱼胃里发现了北极熊的残骸。政府机构补充说明:北极熊为了觅食,有时候是会游离海岸的。


动物学家对2012年4月至9月期间捕获的30只格陵兰鲨作了胃内容分析。胃内容物湿重在0.05至30.8千克之间,总计123.5千克。其中1.4公斤是非猎物胃容物。其中,在1号鲨鱼(258cm,144kg)的胃中发现了北极熊组织。

这是研究中发现的1号格陵兰鲨鱼的胃容物,北极熊皮毛清晰可见。
第三节 海象与北极熊
虽然北极熊结构特化,以捡食虚弱鳍脚类为主,但是海象在北极熊的食物组成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一般不超过5%,多数地区可忽略不计。这说明,即使是病弱的海象,对北极熊而言,也具有极大的危险。
北极熊捡食虚弱海象,有一些成功的例子。例如卡维提到,1985年3月30日,一只带仔雌北极熊和它的2岁的幼崽杀死了一只幼年海象。索珀在1928年提到,在坎伯兰湾的凯科坦岛附近,有一只巨大的北极熊连续袭击了3只海象并杀死了其中1只。
北极熊袭击海象的成功率很低。因为海象巨大的獠牙是强有力的武器。即使是病弱的海象,也有可能对北极熊造成极大的伤害。北极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刺伤甚至刺死。

图中的就是一只被海象反击致死的北极熊。夏末,一头饥肠辘辘的雄北极熊试图在海象群中捕杀海象,反被其拖入深水中刺伤,不久死去。
因为北极熊很少冒险捡食哪怕非常虚弱的海象,所以海象反击时杀死北极熊的例子并不多见。弗浴阵在1935年称发现一头北极熊被海象杀死。佩里在1966年总结过一些早期的类似记载。
1976年4月,克朗代克通过直升飞机跟踪一头北极熊的脚印寻找北极熊,却发现脚印消失在一头海象的呼吸孔旁边。周围却没有再发现北极熊离开的脚印,克朗代克怀疑北极熊可能想捡食海象却被杀死,沉入了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