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用人为的方式来制造“幸福”
(一片没有用的文章,别祈求它能给你带来任何东西)
魔王绑走了公主,勇士接到国王的命令去营救公主,打败魔王,然后勇士就和公主结婚幸福快乐的生活....了吗?不一定。
第一,魔王为什么要绑走公主?可能就是为了结婚,也可能是为了钱财,反正出于会为难国王或者公主来满足自己的目的,绑走了公主;又或者是这个魔王绑错了,为了威严不得已继续装下去。
第二,为什么是这位勇士去营救公主?而不是一群勇士去营救公主?如果说只有一位勇士站了出来然后出发,那么魔王也太惨了,被一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毛头小子给打了一顿,还把公主带走结婚。
第三,也就是我今天要说的——勇士和公主结婚了,他们会幸福吗?如果勇士出身于什么贵族世家,虽然可能性很低但也有可能,那我不会说什么。可是勇士的背景大多不都是出身贫寒吗?然后开始逆袭之路,两个不在一个世界的人,一个在国王的宝贝女儿,无论是教养,素质都会比家境贫寒勇士高许多,两个人会有共同话题吗?不一定,两个人无论是背景,身世,喜好都不一样,他们能够聊什么?这不就是一场永恒的悲剧了吗?
可如果魔王和公主结婚了呢?是的,这很疯狂,但仔细分析一下,首先是魔王这个名字,顾名思义,魔族的国王或者王子,那么他的教养和素质也会比勇士高——尽管他做的是一件对于他国或者世界的坏事;其次,魔王才是在这件事件中和公主相处的最久的人,日久生情也会是真的——而且他是魔王,男人不坏女儿不爱2333.....
你会发现,我的“而且”是红色的,因为这就是我今天要说的一个真实的症状——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让时间回流,来到1973年8月23日,两个劫匪抢劫了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最大银行,两个人失败了,于是绑了四个员工,跟警察疯狂对线了130个小时,这两个劫匪放弃了,于是结束了...吗?几个月后,这四位员工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而且!还有个被绑的女员工爱上了绑匪,还***订婚了!(我咋没这种好事啊QAQ)这就引起了一些心理学家的好奇:“他们可是曾经要过你们命的人啊,你们不应该憎恨他们吗?”这帮人一研究,由于在斯德哥尔摩发生,于是就叫做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也叫做人质情结——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遇上了一个凶狂的杀手,杀手不讲理,随时要取他的命,人质就会把生命权渐渐付托给这个凶徒。时间拖久了,人质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每一呼吸,他自己都会觉得是恐怖分子对他的宽忍和慈悲。对于绑架自己的暴徒,他的恐惧,会先转化为对他的感激,然后变为一种崇拜,最后人质也下意识地以为凶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这种屈服于暴虐的弱点,就叫“斯德哥尔摩精神症候群”。
没想到吧?(虽然是复制的百度百科2333)换言之,人是可以“驯服”的——用一种不太让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施暴。就像是SM的那种,长此以往,你开始慢慢不施暴,就会创造出反效果——被施暴的一方会慢慢依靠你,你也就慢慢停下来。举几个例子,扈三娘知道吧?被掳走后多不甘啊,刚开始待在梁山自己的命都可能没了,自己怕不怕?自己对于以后需求降低了,可能就是“活着就好”,到了后来还在108好汉中成为唯三女的之一,这个反差就大了,比自己当初的需求高了许多,也就死心塌地跟着梁山,甚至还收获了爱情???我....我真的是....唉....
我在上面说过这么一句话:自己对于以后需求降低了。我们“施暴”的目的就是以较为强硬或者别的方式来降低对方的基本需求,比如让他觉得自己命悬一线,然后就吊在那一段时间,你还不断提供一些帮助,他何止把你看作救命恩人,可能都成了二姓家奴(吕布:???),所以这就是他所渴求的短暂而又关键的——“幸福”。
人是个很麻烦的生物,喜怒哀乐反复无常,自己对于幸福的定义和标准都不同,有的觉得巴结有钱人过上有钱的生活那就是自己的幸福,有的人觉得平平淡淡过日子当个普通人是自己的幸福(bo良ki影看到以后记得点赞),就像我,能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因为我活着就意味着我还能看见许多事物,即使我瞎了,我聋了,我哑巴了,我舌头被割了,但我还能呼吸,哪怕把我鼻子切了...喂喂那我是不是太惨了点???如果真到那种地步的话...可能我渴望的幸福,就是死亡了。
我,是废物,我在诠释用个人的方式压低人们的幸福标准,就像是英雄救美一样,压低到你可以做到的范围内,你才会出现去救下美人一样,让你们知道一个病症的存在,也不是我的意义,只是我的一时兴起。
再强调一遍——这篇文章别太当真,也别去尝试,因为人的变故有许多,说不定你遇到的就是一个爱被施虐的受虐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