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笔记之一 《海鸥乔纳森》 关于勇气、毅力和践行

2022-08-19 08:48 作者:暮枫吃喝玩乐  | 我要投稿

《海鸥乔纳森》作者理查德·巴赫,美国人、诗人、飞行员,本书出版于1970年,此时正值嬉皮士运动,本书的思想恰迎合了这一潮流。

海鸥乔纳森从小与众不同,当别的海鸥早上忙于争抢因渔夫捕鱼洒下面包碎吸引而来的鱼时,他正忙于练习飞翔。他不明白海鸥为什么不可以低空滑翔(如果能多一种飞行技能是否对族群更有帮助),因此每天都练习减速,想发现其中的规律。

他热爱飞翔、磨炼技能,但他的举动没人理解。父母劝说他要跟随主流,乔纳森却坚持自己的观念,每天不间断地练习,并发现高速飞翔时之所以保持不了平衡是由于翅膀的振动,只要飞翔时静止不动就能保持平稳。随后,他发现俯冲时翅膀不动就改变不了飞行方向,但在一次练习时不小心冲到海里去了,生命受到了严重损伤,但他并不气馁。

在一次回家的途中乔纳森发现到把翅膀变小就能方便操作,于是飞翔的速度大大提高了,后来又领悟到控制羽毛可以改变方向。但有次练习时他冲进了鸥群,差点造成重大事故,便遭到了鸥群的嫉妒,被放逐出去。

一个鸥群追求的是稳定和繁衍,乔纳森的做法和观念在鸥群里是一种异类,他积极努力地探索和追求生命的意义并不断挑战自己,与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鸥群( 熵增定律: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事物一定会不可避免地自发地向混乱、无序的方向发展。)是那么地格格不入。

放逐后乔纳森的飞翔技艺更精湛了,他发现无聊、害怕、愤怒才是生活的大敌,并在一次飞翔的途中遇到了海鸥的精英,找到了另一个高层次的世界。但新的地方并不是真正的天堂,也存在局限。

真正的天堂是什么?长老“去昂”(一个即将触摸到天堂的海鸥)说:“天堂不是一个地点,也不是一段时间,天堂是完美的状态。”“完美的状态”就是随心所欲,追求什么都能成功,突破时空的限制。达到“完美的状态”首先要认识自己的局限,接着要忘记自己局限,这需要无畏的勇气去学习。

后来乔纳森终于突破了这个层次,因想念故乡,想帮助跟他具有同样想法的人,他回到了地球。

乔纳森遇到了他的第一个学生:福来奇·林德,他看到福来奇·林德就像是看到了从前的自己,他耐心、全力教导,随后又收了六个学生。

在学生们的飞翔技艺达到要领后,乔纳森想回到鸥群去教导其他海鸥,但六个学生都认为放逐了的海鸥是不能回去的,一万年如此从没破例。乔纳森认为海鸥是自由的,不能被习俗所束缚(乔布斯: 因为人的生命有限,时间有限,所以就不要为别人而活了,更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只有你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直觉才是最重要的。),应该回去鸥群。他回来时精湛的飞翔技艺震惊并征服了整个鸥群。

但万年来的保守,鸥群并没有接纳乔纳森,甚至在乔纳森的学生福来奇学会了高层次的技巧后,鸥群还把他当做魔鬼想要杀死他,但乔纳森并没有气馁,在离开地球后一直要求福来奇继续教导鸥群。后来,鸥群中部分海鸥在旁边偷偷学习,并最终影响了整个鸥群。

整个故事字数很少,但传达了一种精神,一种自我追求的精神。虽然我们的身体有许多局限,但我们的心是自由的,不应该被自身禀赋、世俗的偏见所束缚,只要你向往,就应该勇敢去追求。

就像人类的历史一样,每个时代总有先驱者,当时可能不被时代所接纳,但他们对时代的影响和贡献是巨大的。


读书笔记之一 《海鸥乔纳森》 关于勇气、毅力和践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