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北京新机场建成,外网又酸了:中国基建吊打我们

2019-09-27 09:34 作者:英国报姐  | 我要投稿

大家现在都已经听说了。昨天下午4点22分,一架由北京飞往广州的空客A380航班从北京大兴机场起飞。飞机上400多人有幸成为了北京大兴机场的第一批乘客。

至此,大兴国际机场,这座2015年正式开工的机场,被正式投入了运营。


全北京的小伙伴都沸腾了,为了这“第二座机场”大家不知道等待了多久…

如果你看全世界大多数大城市,两座大机场基本是标配。例如上海的虹桥和浦东,成都的双流和天府。有些城市,比如纽约主要有三个机场,而伦敦,则东南西北一共有大大小小6个机场。

但北京却一直只有一座大机场。不论国内国外,大多数飞机都在首都机场起降。北京的确还有第二个机场,也就是南苑机场。其实按辈分来说,南苑机场是全中国第一座机场,在1910年就已经建造完毕,至今已经运转了100多年。


(图:南苑机场)

然而,由于南苑建的太早,是螺旋桨飞机时代的机场。它的规模在喷气客机的时代已经力不从心。南苑机场每年的吞吐量在600万人左右,作为对比,北京首都机场则一直在是在一亿人上下的水平。


(图:首都机场)

首都机场虽然已经是全世界第二繁忙的机场(第一是美国亚特兰大机场),但还是无法满足北京这座特大城市的需求。这次大兴机场开始接客,终于可以负担一点首都机场的压力了

其实在大兴机场营业以前的一年多时间里面,有关大兴新机场的消息就不断涌现。

还没竣工,大家就已经被这个设计所震撼到了:



官方把这个设计称作凤凰展翼,搭配上古铜色的顶棚,的确有这种感觉


不过更多网友还是觉得它更像海星...


据说,大兴机场最初的一个设计,是这个样子的。嗯,的确很中国。


随着项目的推进,最初设计里面坚硬的棱角被圆润的弧线所替代。触角也从5个变成了6个。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有参与大兴机场的设计工作。

中国一直以来都被叫做基建狂魔。而机场则是基础建设中最有有代表性的门类。这一次大兴机场的设计,可以说让全世界都开了眼界。

首先,大兴机场是全世界最大的单体航站楼。


什么意思呢?很多机场为了增加容量,会在跑道旁边加盖第二、第三航站楼。比如首都机场就有T1航站楼、T2航站楼等

航站楼和航站楼之间是互相独立的,往往相隔数公里之远,需要搭乘轻轨才能在不同航站楼之间移动。转机、安检非常不方便。


(图:英国希思黎机场有好几个航站楼)

大兴机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盖一座巨型航站楼。大兴机场的面积有70万平方米。用《卫报》的话来说,相当于爱丁堡整座城市的三分之一。

机场采用海星型设计,就是为了最大规模优化机场运行效率,或者换句话说:让机场里面去哪儿都能走到。


根据人民日报的数据,乘客过安检后,到达最远的登机口,也只有600米左右的距离,龟速前进8分钟也能走到了。

省下来的时间,当然就是在机场爽啦。


根据微博上爆出来的图片,大兴机场吃喝玩乐一应俱全,相当于市中心的一座10层商场了。



这下追星女孩在机场等idol的时候就有的逛了!

不少同学就说:不坐飞机,就想去那边逛逛商场。



怎么样,是不是跃跃欲试了呢?

(当然估计里面一大半要过安检才有,没机票想要去白嫖的话选择不会这么多。

目前外媒都有报道大兴机场正式运营。

卫报:中国是混凝土超级大国(指基建很强)▼


BBC: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张 展示中国崛起的工业能力▼


外国网友也更是酸酸酸酸酸…

五年就造好了这座巨型机场。这也太快了。我一定要去北京就去看看这座机场。▼


美国在过去20年浪费了几百亿的资金在战争上面。与此同时中国花了20年的时间给世界建造基础设施。▼


中国:花了120亿美元盖一座机场

美国:花170亿美元修一条跑道▼


说真的。机场很漂亮(扎哈的设计),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航站楼,在预算内准时建成。从开建到落成一共花了5年,相应的地铁和高铁也同时完成。你们最近又造了什么呢?▼


有人在说里面要走死人,海星形状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啊。

相比于传统机场,步行时间被减掉了3倍。▼


不少网友也搬出了自己家的机场,“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让希思黎机场(伦敦)看上去就是个笑话”▼


“让肯尼迪机场(纽约),看上去像是出租车停车点▼


“他们应该教教柏林怎么造机场”▼


大兴机场的投资大约是700亿人民币(110亿美元),这个金额虽然看上去很高,但对于一线城市大型机场来说,其实是相当节省了。更不要说5年内完工…

网友们提到的柏林勃兰登堡机场,2006年开始建造,已经花去了差不多和大兴机场一样的资金。但到现在完工还遥遥无期…而且每拖一天,损失的钱就越多。


(图:空荡荡的勃兰登堡机场)


而英国的希斯罗机场,从2001年起就想要扩建第三条跑道,直到现在也还没有修完。这第三条跑道的预算,是190亿美元,差不都能造1.7个大兴机场。

而大兴机场本身,就有4条跑道!

一条跑道比一座机场还贵,这事儿估计也只有英国人干得出来。


不过相比于“中国速度”,最让报姐感到惊讶的,其实是中国的远见。

大兴机场始建于2015年,但它的筹备工作,从1993年就已经开始了。

1993年是什么概念?要知道,在那个时候街上都没几辆汽车,普通人更本不会去坐飞机。如果要去上海玩,大家第一反应估计是坐绿皮火车。


那时的首都机场运载量看起来是绰绰有余的。用1993年的眼光看,完全没有必要再盖一座新机场。

然而,90年代的中国,就已经预见到了二三十年后的需求。在我们还是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就在规划世界顶级的基础设施。

除了机场,像高铁、高速公路这样的基础设施,规划的时候也都是在八九十年代,中国人均GDP全世界垫底的时候。


这种远见和自信,可以说全世界任何发展中国家都不会有,也不敢有。

2019年,大兴机场落成,满足每年4500万人的吞吐量。

与此同时,二期工程同步开建。

2025年,将达到7200万人次的吞吐量,周边城市区将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

中国在继续发展,期望下一个70年。


北京新机场建成,外网又酸了:中国基建吊打我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