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学者认为南北朝有士族门阀而没有“门阀政治”?
本鬼在前文《为什么有学者认为“王恭之乱”标志着东晋门阀政治的结束?》中提到,“王宫之乱”结束了东晋的门阀政治。但有人感到奇怪,士族门阀存在到了南北朝后期,何谓“门阀政治结束”?这是因为南北朝有士族门阀而没有“门阀政治”。本鬼接下来说说自己的一家之言。

东汉末年,士族崛起为社会的主导阶层,有些大士族逐渐演变为士族门阀。一般来说,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特点的家族才能称为“门阀”:第一,在政治上世袭垄断选官权;第二,在经济上控制大量土地人口,第三,在文化上控制教育。不具备这三个特点的士族不能视为门阀。

然而能具备以上三个特点的士族非常少,这导致门阀无法做到一手遮天,总有其他势力与之抗衡(如宗室、军阀、寒门等等)。门阀虽然有足够的实力让皇权忌惮,但门阀终究还是在皇权之下。哪怕是在士族门阀影响力巨大的西晋,司马氏宗室依然能依靠皇权压门阀一头。

西晋后期爆发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导致东晋完全是依靠士族门阀建立的。正因如此,士族门阀在东晋获得了能与皇权并驾齐驱的权力,即“王与马,共天下”。在东晋的大部分时间里,朝廷运转基本是控制在士族门阀而非皇帝手中,这种特殊朝局就被称为“门阀政治”。

然而在“王宫之乱”后,东晋的朝廷大权被以司马道子为首的宗室控制,地方军权被以刘牢之为代表的寒门和边缘士族控制,士族门阀失去了与与皇权并驾齐驱的权力。虽然士族门阀依然存在并继续控制了大量的政治经济资源,但士族门阀控制朝廷运转的“门阀政治”结束了。

东晋灭亡后,士族门阀在南朝和北朝都还保留了较大的影响力,但无论是南朝还是北朝,那种士族门阀凌驾于皇权并控制朝廷的朝局再没有出现过。正因如此,有人认为南北朝有士族门阀而没有“门阀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