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晓锦源:战略与战术完全不是一回事,忍与先依旧是兵家要旨

2023-06-25 10:07 作者:qdlf888  | 我要投稿

巴顿和麦克阿瑟,这两个人很像,往好处说是有个性,往坏处说是好表现,热衷于个人英雄主义。个人英雄主义与风头主义是对孪生子,其优点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动性,但缺点也是最大限度地强化了个人主义对全局的破坏性。

比如,巴顿在战役上是把好手,但他打败德国法西斯后又要扩大战争,执着坚持利用纳粹残余再打倒苏联。这从战略上看就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且不说当时世界和平对美国多么重要,就说巴顿的反苏观点若转为行动,那美国就可能在与苏联冲突中失去已经确立的战后霸主地位。正因此,在反复规劝无效后,美国将巴顿召回,不久巴顿死于车祸。

再看麦克阿瑟,这个人的优点还是战役性的。此人善于剑走偏锋,性格上也比较爱出风头。1942年2月8日,艾森豪威尔在收到麦克阿瑟关于战略方针问题的一些建议后,在日记中写道:“他对我们这些年来的研究的想法令人诧异。他的谴责可能只对军校一年级学生有好处。”2月23日,他给麦克阿瑟的通电发出后,在日记中写道:“爱出风头可能毁掉了他(麦克阿瑟——笔者注)。”[1]

1950年9月,仁川登陆使麦氏一举成名,但麦氏的战役性的优点也由此将大战刚结束后还未缓过神来的美国又推向新的战火。就在杜鲁门犹豫之际,麦氏的轻率结论又将美国引向灾难。1950年10月15日,杜鲁门飞往威克岛了解战场情况,麦克阿瑟以赵括式的轻率告诉总统,他相信对整个南北朝鲜进行的正式援助将在感恩节前结束;他希望能在圣诞节前把第八集团军撤到日本;他希望联合国能在新年第一天组织选举。军事占领一无所获。所有的占领都是失败[2]。麦氏完全不知道,就在他们谈话的前几天中国人民志愿军已进入朝鲜。麦克阿瑟的轻率导致美国在朝鲜战场大丢其丑。

事后看来,这种不顾国家命运只爱惜个人“羽毛”的所谓“英雄”,对于中国的发展是有害的,不值得鼓励。

具有“麦克阿瑟品质”的人才,在战役上往往可以创造奇迹,但在战略上的表现却常常幼稚可笑。[3]希特勒身上有太多的“麦克阿瑟气质”,以至他在战略上的弱智令斯大林即使在德国大兵压境的时候也不敢相信。

罗斯福曾经当面对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说:“道格拉斯,我认为你是我们最出色的将军,但我觉得你将是我们最蹩脚的政治家。”[4]麦克阿瑟晚年也认识到这一点,他在回忆录中援引了罗斯福的这个评价来评价自己。如果希特勒在战后能够活下来,想必他会从麦克阿瑟——当然还有巴顿将军——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依赖奇谋而非战略大道是希特勒做出闪击苏联决定的思想基础,这种具有侠客品质的思想在军事上的表现就是剑走偏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速度取胜;与之相应的缺点就是因缺乏作战资源的持久供给而使部队没有耐性,不能持久攻坚。正如麦克阿瑟那著名的“仁川登陆”奇迹却铸定了美国在朝鲜战场上的耻辱一样,希特勒以闪电的速度横扫北欧并打败法国后,却用同样的“灭此朝食”的风格向苏联发起进攻并在对苏联的攻坚中遭遇了“滑铁卢”。


晓锦源:战略与战术完全不是一回事,忍与先依旧是兵家要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