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央三》说起(上)

长江入海口究竟有没有浪?马桶上想出“浪奔浪流”的黄霑连夜翻书,都没找到答案。
何妨?范仲淹也没去过岳阳楼啊。
看普通儿女私情,我内心是毫无波澜的。歌曲《上海滩》作为“辉黄”组合的经典急作(录音当天早上才赶出来),在我心里,总无法和儿女私情联系起来。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从右往左滚动,从底层滑过“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香江黄湛森和新都杨慎相遇了。
这仅仅是两位才子的相遇?与其说是两位才子,或者当代人和明朝人的相遇,倒不如直接说今日之长江与昔日之长江交融了。

有人觉得这怎么能相提并论呢?《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虽是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才添入小说开篇的,但杨慎写的就是《说秦汉》的开场词,千古情怀、历史胸襟,大气磅礴。黄霑写的是上海滩黑帮故事。两者八竿子打不着。
那要看怎么欣赏作品了。
杨慎词用在中国哪个朝代都没违和感。“词的上阕通过历史现象咏叹宇宙永恒、江水不息、青山常在,而一代代英雄人物却无一不是转瞬即逝。下阕写词人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把历代兴亡作为谈资笑料以助酒兴,表现了词人鄙夷世俗、淡泊洒脱的情怀。全词基调慷慨悲壮,读来只觉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平添万千感慨在心头。”(截取自应该为大众认可的“百度词条”,并非up主自己的解读)
对于《三国演义》,杨慎的词固然是官方绝配,黄霑的词却也不失为精彩注解。《上海滩》歌词很浅白,我剪辑的画面就表达了我对歌词的理解。
说一下“爱你恨你/问君知否/似大江一发不收”。不要一看到“爱”啊“恨”啊,思绪就往男女之情靠。视频里两处“爱你恨你”我放的都是亮亮怀念先主片段。亮亮半生所承受的,只能在梦里对着空位说,只能在庙里对着牌位说——“问君知否,问君知否”——叫人肝肠寸断。亮亮对先帝的思念、对兴复汉室的执念都似大江一发不收,观众看到这里,悲痛之情、感佩之情也似大江一发不收……(鱼水组的感情我要单独开一篇。)
再说一下“就算分不清欢笑悲忧/仍愿翻百千浪/在我心中起伏够”。这词两处都是孙刘联盟,一来是为了三方势力出场时间均匀分配,二来使视频内容能够首尾照应。
前一处,瑜亮抛除芥蒂,齐心抗曹,共设火攻,鲁萌萌左拥右抱(嘻嘻,大家都想成为萌萌),好一幅青年才俊世界名画。这句歌词应的是,纵然我不知道抗曹是以欢笑抑或悲忧收场,我仍愿意乘风破浪,剑指曹营。
什么叫“羽扇纶巾”“雄姿英发”?
瑜亮:这,就叫“羽扇纶巾”“雄姿英发”。
后一处,权仔带备备看北固山风光。备备也就是商业互吹,随口一句“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顺嘴又说一句“南人驾船,北人乘马”,权仔中二,非要比试。(主角马术都好过硬啊。得单独出视频。)权仔太年轻了,我们权且不理他。我们看看这时的备备。渡江结姻,不知是福是祸。甘露寺之行,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唬得权仔母子暗道天人,备备内心却忐忑不已。上北固山前问天买卦,砍石试剑(这里有个小彩蛋,请见up主相簿),是向天借胆以安其心。
登上北固山,一望浩浩汤汤、淼淼茫茫的长江(镇江港?)——啊,管甚么欢笑悲忧,我刘备走到今天,历经多少险阻,从未言弃,日后还要继续走下去。这翻滚的浪花,撞进我的胸腔,和我的心潮一道起伏。这百千浪,这滚滚长江,会继续奔流下去,奔过百年、千年……奔到想与我相遇的人心里。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