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云南映象》观后感

2018-07-10 23:50 作者:沉睡的石頭沒有翅膀  | 我要投稿

      我在六月买了这张票。期待着昨天的到来。为的是,想看看这属于云南的独特的风采。在舞蹈里,在音乐里。我只希望可以看到,和城市水泥不一样的东西,我还期待,可以沉浸一些,不要心里有些事情,有挂碍,就看的不开心。

       带着欣然和忐忑入场,我坐到了自以为选择的最佳的位置。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我上次听亚历桑德罗《最后的莫西干人》旁边有对夫妇带着单反相机咔咔咔个不停。今天是旁边两对母女,妈妈很有文化的样子,不停的解说舞蹈,中途她好朋友迟到,带着还不会说话的孩子,然后,这个大一点的女孩子就欺负那个话也不会说的孩子,不坐自己妈妈怀里,偏偏去挤着那个小宝宝,于是那个小宝宝哭了——整个剧场里都可以听到的哭声。嗯。还好,最后带着点自觉。离场了。我真是觉得。啊……我真是每次选座位,都是旁边的人有点不正常的。我好气。

        一进去演出大厅我就觉得,这蓝紫的气氛,让我有些讶异和错愕——这应该是我第一次在现场看这样的舞蹈演出。

虾嘎是来报幕的说演出还有20分钟开始
舞台气氛
这是玛尼石堆《朝圣》中的一部分舞蹈

       印象深刻的是,开场原生态的歌声,让我热泪盈眶。那种完全是人声没有音响的衬托,一群舞者的声音,高声唱。很好听。就像你是一只鸟,你遇到了一片绿色的森林那么让你感动。

        舞台灯光效果应该说是很有创意。也很有冲击力。我才发现,他们无论男女舞者,手臂包括腿部的肌肉线条,在光影之下如此美丽。让我着迷。比如《月光》《雀之灵》——李立色的手臂,很美。

        而《朝圣》里的线平,我应该没有记错吧。她的舞姿和装扮,也一样好看。是藏族风格。那个小孩子的童声,吟唱的歌曲。荡漾在空气里。我仿佛看到了青藏高原,也看到了朝圣的人们,五体投地的膜拜、听到了他们虔诚地诵经。

        民族的东西,可能有时候很难被接受。人们觉得好奇,人们也觉得好玩儿。有时候还觉得奇怪或者不可思议。但确实是那些民族的日常。土地,是庄稼生长的地方,是房屋建筑的地方。是人们脚下赖以生存的那个地方。风俗人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日常,在离开之后,也叫故乡。

        杨丽萍,很爱很爱她的民族。也爱云南这方神奇又美丽的土地。她的创作她的舞姿来自这里。感慨这一生奉献给民族和舞蹈的人。她的思想很深远,她的人生是有厚度的。

      《云南映象》我看的已经是删减版本了。或者说是精编版本。可是在我看来,依旧打动我心。

       三宝的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很多次听到《雀之灵》的音乐,就可以想到孔雀在我面前翩翩起舞的模样。

         生活,自然,就是永远的灵感源泉所在。

        民族的,希望永久可以流传千古。

 

《云南映象》观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