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娜塔莉娅•玛卡洛娃(Natalia Makarova)编导的《舞姬》(La Bayadère)版本

2021-01-31 20:50 作者:江苏正一  | 我要投稿


1974年,美国芭蕾舞剧院的艺术总监露西娅•蔡斯(Lucia Chase)向玛卡洛娃提出了一个想法,让她为芭蕾舞团上演”幽灵王国”,她对这个想法非常兴奋,这成为第一次在美国舞台上演的《舞姬》片段。我想和舞者们分享我在瓦岗诺娃芭蕾舞学校和基洛夫芭蕾舞团接受俄罗斯训练时获得的古典芭蕾的传统和知识。玛卡洛娃说:““幽灵王国”被认为是芭蕾舞团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编舞,无疑是19世纪芭蕾舞史上最重要的编舞之一。”它以雄辩、形式、和谐、精确和水晶般的表演,见证了佩蒂帕对古典主义的看法。”

但直到玛卡洛娃承担起为美国芭蕾舞剧院演全本《舞姬》的艰巨任务之前,舞者和观众都没有将这种编舞奇迹置于任何背景下。《舞姬》从很小的时候就一直在她的生活中,正如她最近回忆的那样:“我对列宁格勒基洛夫剧院(我的母校) 《舞姬》的最初记忆,可以追溯到我的童年,我在瓦岗诺娃芭蕾舞学校的学生时代。” 当我14岁或15岁时,我们得到了门票,让我们坐在剧院的最顶层看演出。这是我最喜欢的芭蕾舞剧之一,因为它充满戏剧性、激情和异国情调的情节让人着迷而激动。”

继1974年,她的”幽灵王国”大获成功之后,,玛卡洛娃接受了准备编导全本芭蕾舞剧的挑战,她以在基洛夫芭蕾舞团生涯期间所跳波诺马雷夫/恰布基安尼版本的基础上,准备为美国芭蕾舞剧院复排上演自己全本的《舞姬》。这将包括最后一幕,在苏联版本中芭蕾舞剧长期以来都是以”幽灵王国”作为结局的。由于没有现成的舞蹈编排可供参考,她利用佩蒂帕的版本和她对芭蕾舞的全面了解的知识来创建自己的舞蹈。玛卡洛娃解释说:“ 1980年,我为美国芭蕾舞剧院上演我的版本《舞姬》时,我决定要恢复佩蒂帕最初的构想,”自1919年以来,最后一幕一直被省略,当时布景在革命中被毁。我觉得基洛夫的版本(今天以”幽灵王国”作为最后一幕而存在)并没有真正的结局-坏人而没有得到惩罚,这是一部关于背叛和报应惩罚的芭蕾,最后一幕,我按照佩蒂帕的风格进行了重构和编排,恢复了这部早期杰作最初的戏剧结构和影响力。我根据记忆,研究和想象力创作了我从记忆、研究和想象中创造了自己版本的《舞姬》。”

她谈到自己的方法时说:“在制作过程中,我会清除不必要的情节并创新文本,同时保持编排的完整性。” “我与芭蕾舞演员合作,使故事情节更具表现力。我为男主角索罗尔创建了更多的舞蹈,发展了他的角色并增加了编舞。我觉得舞姬》的存在仅仅是娱乐性,而重点并不是芭蕾舞的戏剧性内容。佩蒂帕把这部芭蕾舞剧创造了一种带有伪印度主题的奇观。它包含场景如盛大的游行队伍和从情节中不必要的转移,我觉得这在我们这个时代是行不通的。我想了解他的芭蕾舞的精髓,从当代的角度来重构它。”

作品于1980年5月21日由美国芭蕾舞剧院在大都会歌剧院(The Metropolitan Opera House)首演,甚至并有(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在林肯中心进行了现场直播。玛卡洛娃她亲自主演了尼基娅,虽然她在第一幕中受伤,但她让自己的学生,芭蕾舞首席女演员玛丽安娜•柴耶尔卡斯基(Marianna Tcherkassky)接替。其他的主要舞蹈角色是由安东尼•道尔(Anthony Dowell)饰演索罗尔,辛西娅•哈维(Cynthia Harvey)饰演甘扎蒂,亚历山大•明兹(Alexander Minz)饰演大婆罗门,维克多•巴比(Victor Barbee)饰演王公。这里的舞美是由皮耶尔•路伊吉•萨马里塔诺(Pier Luigi Samaritani)设计,服装由泰奥纳•V.阿尔德雷德盖(Theoni V.Aldredge)设计。

维克多•巴比(Victor Barbee)曾在美国芭蕾舞剧院中饰演甘扎蒂虔诚的父亲王公这一角色,他回忆起与玛卡洛娃在芭蕾舞的许多方面紧密的合作。 “我们确定了索罗尔的炫示部舞,三人舞舞伴之间的关系,订婚场景中索罗尔和甘扎蒂的“情节舞”以及哑剧片段。回想起来,我认为她的所作所为非常前沿,因为她确实简化了当时苏联的作品。”

现在,巴比经常饰演大婆罗门的角色,对尼基娅怀有一种禁忌之情。他在芭蕾舞剧的哑剧方面具有特殊的专业知识,并在这些关键段落中指导现任演员。他说:“哑剧是将舞蹈联系在一起的粘合剂,有助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玛卡洛娃真的推动了它的发展,从一种舞蹈转到另一种舞蹈。她说得很清楚简洁。它总是以哑剧的形式来推进故事的发展。”

当玛卡洛娃选辛西娅•哈维(Cynthia Harvey)饰演主要角色甘扎蒂时,她还是个独舞,甘扎蒂不仅需要在盛大的订婚仪式上精湛技艺地跳舞,还需要在与对手尼基娅愤怒的对抗中表现出戏剧性的信念。现在回想起来,除了相当多的技术要求之外,她回忆道:“努力应对与马卡罗娃演对手戏的挑战——扮演一个索罗尔认为值得拥有的平等角色。”

美国芭蕾舞剧院演出”幽灵王国”场景时,辛西娅•哈维曾在芭蕾舞团里跳舞,并感觉到这种经历如何增强了群舞。 “我认为,到1980年时,人们对我们的能力有了更多信心。”整个作品的彩排气氛很热烈。 “安东尼•图都(Antony Tudor)先生进来观看;迈克尔•兰德(Michael Lland)参加了所有的排练,还有埃琳娜•切尔尼乔娃(Elena Tchernichova)。玛卡洛娃示范着每个角色,这对我们来说很棒。

玛卡洛娃在她创作的《舞姬》版本上有很多变化。由于只有约四分之三明库斯的原作音乐,全剧的乐谱不能在苏联以外的地方找到(因为当时明库斯的原始配器仍然被认为是丢失了),虽然皇家歌剧院拥有一份明库斯原作的钢琴缩编谱(但最后一幕遗失),她请求约翰•兰奇贝里亲自己创作缺失的最后一幕部分,能有一个完整的明库斯的音乐,创作出一个新的版本。除了有两个场景的音乐变化外,玛卡洛娃没有偏离所在基洛夫芭蕾舞团传统编排的表演,但她却省略了,由于省略了第二幕中的所有的 “娱乐性插舞”(包括:黑人的鼓舞,侍女顶罐舞,康斯坦丁•谢尔盖耶夫编导的“尼基娅和奴隶的双人舞”),所以她的第二幕被缩短,除圆舞曲例外,约翰•兰奇贝里重新创作了一首盛大的维也纳风格的圆舞曲音乐,玛卡洛娃重新精心编排一段群舞,呈现在缩短的第二幕中。玛卡洛娃更名的场景为第1幕第3场。玛卡洛娃选择保留祖布科夫斯基在1948年创作的“金偶的舞蹈”(Dance of the Golden Idol),她改名为“铜偶”(The Bronze Idol),并把它给放在她新上演版本的最后一幕的开场,这一幕群舞一段舞蹈中,采用了切萨雷•普尼的音乐。英国编舞家安东•图德(Anthony Tudor)甚至称赞她"改造了美国芭蕾舞剧院的群舞演员"。

玛卡洛娃的这版最大的变化是她重新编排了原已失落的第四幕,从而使美国芭蕾舞剧院成为第一个上演全本《舞姬》的西方芭蕾舞团。恢复了这一名著的最初的戏剧结构和矛盾冲突,将这出芭蕾舞剧推向最完美的境界,令西方的观众终于有机会一睹全本版的《舞姬》,轰动整个芭蕾舞坛,并让世界各国的芭蕾观众都为之疯狂。她试图在重新恢复马里于斯 •佩蒂帕的最初设计,但是却完全更改了原始方案用了她自己编排来代替。继玛卡洛娃的版本以后,后来许多上演的《舞姬》的版本都缺少最初的最后一幕,这其中包括1984年在洛杉矶由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芭蕾舞团(The Sverdlovsk Ballet)上演的彼得•古雪夫的版本。

由于大都会歌剧院的舞台比玛丽娅剧院的小,玛卡洛娃将“幽灵王国”一场芭蕾舞群被迫从32人减少到24人。她也被迫修改芭蕾舞者上举姿势,当她们站在舞台的两侧的变化,由于西方的芭蕾舞者与俄罗斯芭蕾舞者体质的差异(玛卡洛娃改变了原来腿向后抬起的位置,抬起的腿保持住并微微弯曲-这是著名的俄罗斯芭蕾舞者,与她们的弓型的脚背,扭转伸展支撑的脚并严格地弓起脚背-而西方的芭蕾舞者腿向后抬起的位置上,保持的腿仍有微微的弯曲)。

虽然有评论家反应对她的最后一幕编排有点含混,但还是由美国芭蕾舞剧院首演了,尽管如此,今天仍在上演的保留剧目,最近已在化巨资更新布景和服装。

1989年5月18日,玛卡洛娃为英国皇家芭蕾舞团上演重新改编的完整版本的《舞姬》,包括由萨马里塔诺设计的舞美,由尤兰达•索纳本德(Yolanda Sonnabend)设计的新服装。1990年,她的作品被拍摄,后来于1994年由(美国)公共广播公司出版为DVD,由奥蒂娅 •阿希穆娜娃(Altynai Asylmuratova)饰演尼基娅,艾瑞克•莫哈梅多夫(Irek Mukhamedov)饰演索罗尔,坦希•布赛尔(Darcey Bussell)饰演甘扎蒂,大卫•德鲁(David Drew)饰演王公,安东尼•道尔饰演大婆罗门,熊川哲也(Tetsuya Dumakawa)饰演铜偶。

玛卡洛娃自创作的《舞姬》作品以来,世界各地很多芭蕾舞团都在上演,包括:1998年在斯卡拉芭蕾舞团(Ballet of La Scala,作品最近拍摄并出版了DVD),澳大利亚芭蕾舞团(Australian Ballet),瑞典皇家芭蕾舞团(Royal Swedish Ballet),旧金山芭蕾舞团(San Francisco Ballet),阿姆斯特丹荷兰国家芭蕾舞团(Dutch National Ballet,2007)。玛卡洛娃的《舞姬》舞美总是采用萨马里塔诺的设计和约翰•兰奇贝里修订的音乐。

玛卡洛娃的《舞姬》是她有史以来的首次编导尝试,将佩蒂帕舞蹈的永恒魅力与她自己的戏剧性见解无缝结合在一起,使芭蕾舞剧具有更深的连贯性和情感共鸣。除了向芭蕾舞团的舞者(从首席到群舞)提出新的重大挑战外,它还向观众介绍了19世纪古典主义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几乎未知的瑰宝。三十年来,这一直是美国芭蕾舞剧院的保留剧目,而且玛卡洛娃继续为全球其它十三家芭蕾舞团上演她的作品。

玛卡洛娃在这个版本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之一,就是在戏剧性的哑剧和纯粹的舞蹈之间取得了平衡。


娜塔莉娅•玛卡洛娃(Natalia Makarova)编导的《舞姬》(La Bayadère)版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