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音频英语A-Z:Equalizer

2021-10-04 11:22 作者:造音星球  | 我要投稿



说到EQ,大家会想到什么呢?

  • 情商?

  • 均衡器?

我们平时总会提到IQ、EQ,各种Q。生活里,总有提升空间的那个Emotional Quotient,叫做情商,也就是EQ。但是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EQ,并不是以上所说,而是在音频专业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效果处理工具之一,均衡器(Equalizer)。

Equalizer

英 [ˈiːkwəlaɪzə(r)]    美 [ˈiːkwəlaɪzər] 

n. 均衡器



还记得我们以前用过的随身听吗?无论是CD随身听,还是SONY出品的MD(Mini Disc),或者是体积又小容量又大的各式数字MP3播放器,在各自的设置选项当中,我们都能够看到“EQ”这个选项。在这个选项当中,我们通常会看到很多的预制(Presets),比如流行(Pop)、古典(Classical)、金属(Metal)、平直(Flat)等等选项,但这些选项究竟意味着什么?比如当你选择了“流行”这一选项,你听到的声音会发生哪些变化呢?平直的曲线就是最好听的吗? 


Equalizer一词,是个名词,意为均衡器。它是从动词Equalize变形而来的,意为补偿、均衡化、平衡。在新手最早接触到EQ处理的时候,通常会有很多选择,比如图示均衡(Graphic Equalizer)或参量均衡(Parametric Equalizer),也会有些困惑。


Waves GEQ插件
Yamaha Q2031B


EQ之所以叫做这个名字,和它自身的作用有直接关系。我们作为听众,在听音乐的时候,总会觉得“这首歌低频不够”或者“这段音乐听上去有些闷”。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应该找到播放设备的EQ选项,尝试着把低频的部分往上做一些提升来获得更“带劲”的低频下潜;或者把高频提升一些,会让音乐听上去更加的明亮、通透。这就是EQ最浅显的解读和应用了。它能够让听者通过一些参数上的调节,来改变音乐“听上去”的感受,先别管调整得是否专业、应不应该这样调整,自己听着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录音师、音频工程师这样的专业从业人员,那就更不可避免地要和均衡器打交道了。比如我们到了一个小酒馆,准备一场爵士音乐会的音频制作(扩声兼录音)。音乐家来了之后,音频团队需要对声音进行测试和调整,现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啸叫,这是由于现场话筒拾取到了通过扬声器系统放大的自己本身的信号,这个循环不断被加强就出现了回授的现象。这种啸叫声非常尖锐刺耳,你绝不会希望在有观众的情况下出现这样的声音。在测试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使用EQ这个工具,通过不断寻找这个容易产生啸叫的频点(段),并且做出衰减的调整,从而避免啸叫的产生。实际的应用情况会更加复杂,这里不做赘述。在录音过程中,我们如果录制过架子鼓,会明白镲片的所在频段,基本没有中低频的信息,所以你可以大胆地在这个通道做一个低切(Low-cut)的处理,或者叫做高通滤波器HPF(High Pass Filter)



改变声音特性的工具非常多,每个工具都是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层面对声音进行处理。如果你想做出电话里的声音效果,可以尝试把一段正常的人声录音,切掉高频和低频,只保留中频,听上去就和我们熟悉的电话音非常接近啦。


均衡器的原理和应用非常的复杂,绝不是仅仅调整几个按钮就可以做出完美混音的。在混音过程中,你对单独某一个(组)音轨做EQ的调整,听上去很舒服,可是一放在整个作品当中,就未必好听了。有可能你想突出的频段和其他乐器打架了,听不出来了,或者你想避免的令人不舒服的部分和某些声音叠加反而被加强了。这里有很多经验需要积累,也有很多心理声学的知识需要深入学习。 


EQ是个工具,能否做出真正的好声音,最后还是在于使用工具的人——你。 


EQ人人都会念,不妨试试全称:


Equalizer,一扩儿来Zà儿 


本文作者:徐若克 Roc Xu

录音师、混音师,广播电视音频工程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音频科学硕士。

*欢迎原创投稿,详情请联系本号后台;
*文中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完全代表本号立场,仅供参考交流学习;
*本文部分配图源自网络,不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处理。


音频英语A-Z:Equalizer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