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纪录片采访应该如何入手?作为记者,这些经验非常有用

2019-11-12 20:15 作者:videocase影像MAX  | 我要投稿


对于纪录片,其中的人物采访通常会作为拍摄内容的一部分,很多纪录片都会在期间引入采访,来丰富其中的内容,这在国内国外的纪录片中,都是将故事丰富起来的常见方法。

对于纪录片拍摄中的采访工作,我们通常追求在影片的需要内容和开放性探讨之间实现良好平衡,纪录片中需要的内容是必需品,开放性内容属于锦上添花。如何达到这二者的均衡呢?下面给出的这些建议,值得我们借鉴。

纪录片采访中要问的基本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纪录片拍摄项目都不相同,所以采访对象也千差万别,虽然有些采访例子可以相互借鉴,但最终的采访内容会完全不同。

因此,采访提纲非常关键。有些有经验的被采访者会提前索要提纲。但对于多数人,是没有这个认知的,尤其是临时采访,对方也不需要采访提纲。

而且对于这类人,对方往往由于紧张,会在镜头前显得不自然,这时,我们就有一个模板式开场,让对方放松下来,忽略摄像机的存在,为随后进入更自由开放的提问和对话做好准备。

这个模板式的开场比如:

l 您能告诉大家自己的名字和从事什么工作吗?

l 您能介绍下自己,就像我们从未见过那样吗?

l 您今天为什么来这里?

以上就是在每次采访拍摄开头,你可以先提出的几个基本问题。首个问题是为了确保你有采访对象的正确信息,方便可以在后期时做确认。其它采访是慢慢深入到话题的一个过程。对于这个通用开场,你也可以提前将它们写出来,让对方打好腹稿后,再进行采访拍摄。

获取基本信息 —— 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目的

受访对象自我介绍的素材很有用处,你可以从中迅速了解他们对自己的看法。“您今天为什么来这里?”则是另一个提问技巧,可以使受访者谈论他们可能感兴趣的一些话题,供你们在随后的对话中进一步探讨。

这些采访其实都围绕一个事件来进行。我们对于事件,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是它的基本因素。为了深入,我们在这增加一个“目的”因素。对于每个受访者,弄清楚这五个因素,采访对于整个纪录片的结构也就非常清晰了。

为尽早获取关于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目的等基本信息,你还可以尝试用“您是谁,发生了什么事,这事为何重要?”等提问方式。你能越早获取这些信息,采访效果就越好,因为在后期剪辑时,你常需要这些背景信息把纪录片内容剪辑在一起。

讨论与提问

一旦你搞定了采访对象的基本信息,以及其他说明性素材,接下来的采访目标就应专注于交流讨论,而非只是提问。请务必避免提出让采访对象只需回答“是”或“不是”之类的问题,相反,让双方进入沟通交谈才是最好的状态。

这里,如果没有随机采访的经验,采访提纲就显得非常重要。即使没有采访提纲,也请预先想好你希望采访对象谈及的想法,概念,事件或主题,接着引导对方进入那些话题范围。

归根结底,出色的纪录片采访工作取决于采访者的充分准备,也取决于他的知识储备,以及采访过程中的自信表现。请成为积极的倾听者,做好采访笔记,提出那些会激发积极回应的开放性问题,那样一个收货满满的好的采访自然水到渠成。

纪录片采访应该如何入手?作为记者,这些经验非常有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