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核电站发电过程中有60%的热会被冷却,为何不用来供暖?

2018-12-29 22:01 作者:陈平走乡村  | 我要投稿

其实,不光核电站,传统火电站也基本如此。说到这里,另一个问题又蹦出来了,咱们先来解决它,即,为何燃煤产生的热量,还有反应堆产生的热量,它们转化为电的效率如此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物理定律的限制,二是技术的限制。

能量有品质之分

能量既有数量的不同,更有品质的差别。比如说,一壶热水,假使它含有的热量相当于1度电,那么请问,从能量的有用程度来说,是那壶水好,还是那一度电好?

显然是后者,因为电可以方便地,几乎完全地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比如驱动电风扇,加热洗澡水等。这就是说,电这种形式的能,它的品质是最高的。

又如,一个空心小钢球,它内部的气体温度高达3000摄氏度,而另一个空心大钢球,其内部气体的温度只有80摄氏度。假使这两个大小不同的钢球,它们所含有热量的数量是相等的,那么请问,哪个钢球含有的热量更有用?显然是小钢球,因为它可以转化为更多的机械能,比如爆炸时。

这就是说,对于热来说,其温度越高,品质也就越高。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火电站都在拼命提高蒸汽的温度,因为这等于是在提高发电效率。

然而,无论多高温度的热,它也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功),咱们拿农村的炒爆米花机来举例子。

把常温的2公斤玉米扔进爆米花机,密封盖严并加热一段时间后,澎的一声巨响,爆米花和内部的热空气迅速冲出,这意味着,爆米花机内部的热能转化成了机械能,也就是做功了,但由于冲出后的爆米花和空气依然温度很高,所以,其热能并没有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大多数超超临界的火电站,它燃煤烧水,从而使蒸汽的温度高达600摄氏度,从理论上来说,600摄氏度的蒸汽做功时(冲击汽轮机),其能量转化效率最高也只有63%,这是由物理定律带来的限制。而在实际中,超超临界的火电站,其发电效率目前还没超过46%,这就是由人类技术实力带来的限制。

可以利用吗

既然理论和技术决定了,核电站和火电站中无论如何,都会有大约55%至65%的热能不能利用,它们要么白白地排入空气中(冷却塔),要么排入到大海中,那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废热利用呢?这些几百摄氏度的高温蒸汽对于电站没用,而且是很大很大的负担,但对于我们普通大众,那真是太有用了。

对这问题,咱们先来说火电站,再说核电站。

实际上,有这个疑问的多半是南方网友。而北方的网友,他们一定知道,有的火电站,它们既发电又供热,这就是热电联产电站,北方比较多。

一个较新的例子是,宁夏灵武发电厂除了发电,还向灵武市区300万平方米面积供热。2017年,在宁夏“东热西送”项目中,灵武发电厂通过机组扩建,同时修了一条46公里长,1.4米直径的管道穿过黄河,直达银川,为银川市民供热。从银川市政府网站上获悉,“东热西送”投入运营后,一期将实现3770万平方米面积供热,而远期供热面积将达到8000万平方米。

据工程人员介绍,灵武发电厂到银川这根46公里长的主管道,在输送热水的过程中,热量只损失2%左右。别说2%,即使损失5%,热电联产的好处都是巨大的。

假设电厂的发电效率为35%,同时有40%的高温废热被居民利用,则整个电厂的综合效率将高达75%。

说完了火电,咱们再来看看核电。

目前,咱们国家拥有热电联产的核电站吗?笔者没有查到这样的信息,而原因多种多样的。

作为一个名核电从业者,何尝不想把核电站发电后的余热输送到核电站周边城市的居民家中,为城市居民送去温暖的同时还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先来看看核电站哪里来的这么多的热量,目前核电站的原理是核裂变,这个是常识性问题,敲黑板,要记住。

核裂变是发生在核子量级的,通常我们所说的化学反应是原子量级的,这不,更深入了一层,核裂变就会发生质量亏损,按照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理论,这个过程放出的能量是巨大的。

下图公式中C是光速即3*10的八次方,因此稍微有点质量这个结果就是巨大的。

核能是如此的强劲,但是,受到设备材质影响,我们人类除了原子弹能够充分利用核能外,核电站是无法充分利用核能的,甚至这个比例才是33%,剩下的能量只能排出到自然界。

人类毕竟是高等生物,平生见不得浪费。当然会想到这些多余的热量要利用起来的,但是有以下几个制约的因素:

1、如果核电站的热量需要导出来,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通过管网进入千家万户,需要加一个环路,需要额外的成本,利用第三回路来供暖,这个回路的,目的就是隔离开用户和具有放射性的一回路,如果是二回路来供暖,说实话,我自己都不敢住。

2、其实成本不是主要的,主要的还是安全,核电站需要稳定的冷源来冷却,如果利用供暖管网来冷却,如果管线发生泄漏,核电冷源就要受到威胁。

这个问题可以考虑通过利用核电站部分余热来供暖,整体脱离海水来冷却,存在风险,至少需要海水作为备用冷源。

3、冷源稳定性问题,水的比热比较大,就是受到天气影响较小,虽然天气温度变化很多度,但是水的温度变化的比较小,这也是东部沿海地区温差比新疆地区温差小的原因。东部是不会出现“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场景的。利用海水来冷却比较稳定,供暖就会收到天气的影响。

4、国家政策不让,我国开展收益性质的业务要和政府申请行政许可,核电站供暖不仅是一个行政许可的问题,还需要好多部门的批复,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没有充分的报告,这个绝对不行的。

5、有的居民自己不乐意,有的居民同意,有的不同意就会导致供暖管网不好铺设,有的人自己不用,还不同意管网从自家旁边经过,这就导致管网没法铺设。

再来看看其他国家

位于德国(东德)的格赖夫斯瓦尔德核电站,其首次运行时间为1974年7月12日,有那么几年时间(1983年到1984年),该核电站也向周边1.4万个公寓和几个工厂供热。而1990年,该核电站因为不符合西方安全标准而退役。

根据法国《世界报》2013年的报道,在全球运行的432座反应堆中,有74座既发电,也向附近的城市供热。其中大部分是地处寒冷的国家,如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匈牙利等。而在日本和印度,核电站的余热主要是用于海水淡化。

如果说海水淡化也算是核电站供热的一种方式,那咱们国家也有,这就是红沿河核电站。

综上所述,利用火电站的余热,其技术比较成熟。而核电的余热供暖,一是研究的比较少,二是由于核电站的地理位置限制。

对于北方网友来说,甭管是什么热供暖,基本上都会供暖。而对于南方和西南方的网友们来说,看到核电和火电站中都会有大约一半多的热被排入空气和大海中,他们内心是惊讶的。

核电站发电过程中有60%的热会被冷却,为何不用来供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