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香港一车位1020万成交,全球最贵!

2021-06-04 16:59 作者:雷格亚太移民  | 我要投稿

寸土寸金的香港,不只房价高,连停车位价格都贵到让人咋舌!

香港山顶超级豪宅项目MOUNT NICHOLSON早前推出部分车位招标,并已售出数个,暂时最贵为1号车位,作价高达1,020万港元(折合人民币842万),问鼎全球最贵住宅车位宝座。而9号车位则以930万元售出。


据悉,Mount Nicholson上月开始发售首轮车位,发展商没有提供价单,采取价高者得的招标方式对进行竞投。 

车位的指引售价为880万至950万元,拥有一个住宅单位业主,最多可买一个车位,大手业主则最多可获配售3个车位,并于上月12月截标。据市场资讯,首轮招标共售出约29个车位,售价介乎900万至1,200万元。

售出天价车位的新晋亚洲楼王山顶MOUNT NICHOLSON,前身为政府宿舍,由九仓及南丰合作发展的洋房及分层豪宅项目,并由会德丰地产负责销售,位于港岛山顶聂歌信山道8号。

项目共分为三期,合共提供19幢独立屋及48伙分层住宅。有区内代理透露,MOUNT NICHOLSON洋房单位拥有车位及电单车位,另有46个独立私家车位,分层单位平均每户可分得1至2个,但对于豪宅住户来说,车位仍严重不足。

光看数字,可能没啥概念。来,换算了一下!

这个车位造价相等于一间近日大热的“打针终极大奖”凯汇1房单位或34架Tesla Model 3,如果换成梅林牌午餐肉(7安士装),更可买85万罐,一日一罐够食2,329年。

而以标准车位长度及阔度为5米及2.5米计,即是面积12.5平方米,折算为134.55方呎,意味上述1号车位呎价高达75,808元,与MOUNT NICHOLSON部分分层单位呎价不相伯仲。

对于项目这次出售车位,会德丰地产主席梁志坚表示,集团在出售MOUNT NICHOLSON的车位前,已咨询业主对屋苑车位售价的意见,屋苑业主对车位售价已有一定了解,加上有实际需要,故乐意认购车位。

事实上,MOUNT NICHOLSON属超级豪宅,很多业主都不止拥有一辆汽车,已故澳门赌场大亨何鸿燊的四太梁安琪,曾在2016年以13亿港元的价格购买了四个单位,赠予何超欣和何超盈。



其他本地业主还有“铺王”大鸿辉集团主席梁绍鸿、肇才教育创办人及行政总裁张肇桓等;内地买家则有深圳发展商颐安集团董事长林忠敏、龙湖地产主席吴亚军的前夫蔡奎。

资料显示,香港之前最贵车位做价仍未突破700万元大关,其中何文田天铸早前连录多宗售价介乎600万至660万元的二手车位交易。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香港的停车位这么贵?

如果仅从成交单价来看,不论是单车车位,电单车车位,还是普通私家车的车位,价格都有点令人匪夷所思。

仅解释“寸土寸金”似乎有点敷衍,我们来看看深层次的原因。

1

车多位少,供求失衡

其实说到底还是供求关系在起作用。一直以来,香港车位放盘量都非常少。

根据香港运输及房屋局过往向立法会提交的数据,截至2019年,过去10年,香港私家车数量由43.5万辆,增至62.5万辆,升幅达43.7%;但同期私家车泊位只增加5.2万个,总数增至68.3万,增幅仅8.3%。

车位增幅远未能追上汽车增加速度,截至2020年2月份数字,全港18区中,有至少4个地区,近5年车位数量不增反减,分别为中西区、九龙城区、黄大仙区、北区;其中九龙城区的私家车车位,更按年减少797个。

在这种情况下,车位已经不论贵贱,只要有车位出售,那一定有人买,这还指望车位会便宜吗?

2

特区政府地产政策的影响

香港车位为什么少,其实还是受港府交通政策影响。

香港并不鼓励居民开私家车。运输署实施了以下的交通政策——鼓励市民利用公共交通,打造铁路网为主、公交线为辅的生活圈;交通基础建设按长远规划,建设策略性主干道或分流道路;透过财政措施控制汽车增长;灵活适时的交通管制。

近年来开设越来越多的自行车道(不小心让自行车位需求也增加了)还发放公交补贴等,都比较符合环保发展的要求。

而翻查官员于立法会的多次回复,发现提到停车位政策是“优先配合商用车需求”,只会在许可情况下“同时提供适量的私家车泊车位,但不希望诱使惯常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市民转用私家车”。

专家推断,这是通过控制车位供应,压抑车辆增长的手法。

3

住宅市场交易成本上升

除上述原因外,港府这几年针对住宅市场推出了多重的税赋限制,令住宅市场的交易成本急剧上升,也造成一些投资者转向车位市场。

在香港,买住宅和车位都需要交缴15%的从价印花税,但由于车位总金额较小,因此这部分税赋对于投资者来说,不算太高负担。

相比之下,动辄上千万的住宅交易,仅从价印花税就要超过150万元。

在住宅出售时,如果持货不足3年,卖家还要根据持货年限,交纳金额不定的“额外印花税”;而车位则没有这一项目,因此即便是持货仅一周甚至数日的摸货交易,也不受额外税收的负面影响。

此外,如果是非香港永久居民,在买住宅时还要另外交缴15%的“买家印花税”;而港府对车位投资者则没有这一限制。

车位和住宅投资回报率差不多,住宅还面临种种“辣招”,对比之下,趋利而行,香港的车位,想低价,确实很难。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香港一车位1020万成交,全球最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