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六回:启夺帝位

2022-02-26 13:31 作者:啊胜说历史  | 我要投稿

前一回我们说道尧舜禅让的故事,知道了尧把位子让给舜,舜又让给禹。那么接下来按照这个套路,禹应该也要把位子禅让出去。结果呢?却是禹的儿子,启用武力夺取了帝位。那么禹原本到底要禅让给谁呢?启又是如何夺取帝位的?啊胜说历史第六回:启夺帝位。马上开讲。

在讲启之前,关于舜帝和大禹,还有一些精彩的故事,容我慢慢说。相传舜让位后,已经83岁高龄了。让位以后,舜外出巡狩,表示不再参与部落联盟的政事。

舜外出巡狩时,除了率领军队外,还带着他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由北向南,走走停停,跨过长江来到苍梧山,最终因为年纪过大,病死在苍梧,葬在九嶷,后来九嶷被叫做黄陵,现位于河南宁远县的东南部。

舜带着娥皇和女英来到湘水边,二妃看见两岸长满了青青的竹子,非常喜欢,于是舜把她们留在那里,自己继续巡狩。舜死在苍梧后,凶信传到了二妃那里。二妃沿着湘江抚竹恸哭,哭得眼中流出鲜血。血泪洒在青竹上,留下痕迹,最后泪也哭干了,就双双跳入湘江。后人为了纪念她们,在九嶷修建了舜庙,在湘江边修建了二妃庙,也叫黄陵庙,把湘江边上生长的竹子叫“湘妃竹”,把生长在洞庭湖和湘江流域的一种竹皮带斑点的竹子,叫做“斑竹”,认为那是娥皇和女英的血泪所染。

舜死后,禹按照传统,给舜办理丧事,守孝三年,并且为了让舜的儿子商均继位而躲到自己的老根据地。但此时,天下形势已经大不一样。因为禹的势力已经很大很大,再加上他德才兼备,因此四方部落首领都去朝拜禹而不是商均。于是禹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建国号夏!

我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就这么诞生了。这是在公元前2100年至前2000年间,某一年发生的事。

禹建国后,天下当然还有不愿意归顺的部落,其中一个重要的部落名叫三苗。

早在尧舜期间,俩部落就时常爆发战争。因为三苗在长江中游以南,尧舜则在北面。双方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不可避免会发生冲突。

关于三苗的起源,有学者考证后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帝鸿氏,而帝鸿氏有一个不成才的儿子:浑牧。他曾经是三苗中最有势力的一个酋长,被尧流放到嵩山,并且逐渐向南发展,形成一个强大的部落。

尧在位时曾经讨伐过三苗,并且获得胜利,对三苗进行分化。愿意归顺的迁到三危一代,并且采用交往策略,改变三苗的习俗。但此时,三苗虽然被分化,依然十分庞大。

禹在治水时,三苗也参与了治水,却没受到封赏,于是不服起兵造反。禹本来要出兵镇压,被舜制止,说是自己的德行不够,不能再用武力讨伐,这是不道德的。于是禹就用三年时间来教化三苗,同时自己加紧练兵。

在禹即将继位时,三苗又发兵进攻,于是禹举行誓师大会,之后率领约5000主力南下,路上又不断联合收编,组成大军直抵三苗活动根据地——汉江。

战斗刚一开始,三苗的酋长就被射死了。主帅丧失,苗军大乱,所以就失败了。

三苗归顺后,天下其他的部落也跟着归顺。中原也就成了禹的天下。

大禹治水也是一段十分精彩的故事。但我目前手头里没有更加详细的资料,因此没有说出来,这是一大遗憾。今后我如果找到相关史料,会把这补上的。

前面说了那么多,终于到了今天的正题了,接下来马上开始。

大禹在涂山娶了涂山氏长女为妻,生子启。

伯益和禹是同时代的人。因为伯益曾经帮助禹治水,并且发明挖井和占卜,还负责管理山川沼泽。禹年老时,把帝位禅让给伯益,但因为伯益辅佐禹的时间很短,没有得到天下民众的拥护,所以禹死后,许多部落首领都反对伯益而拥护启。因为此时,启已经拥有相当大的势力,而且为了成为首领积极活动,企图代替伯益。

伯益发现了启的企图,就囚禁了他,但是被启设法摆脱。后来启率领部下攻击伯益,并杀掉了他,成为部落首领,结束了禅让制。

启继位后,不少部落对他不服,想要维护禅让制。其中,势力最大的就是有扈氏。于是启在甘召开誓师大会,列举了有扈氏的种种罪状,说他们无视国法,懈怠军政,自己要替天行道,兴兵剿灭。同时告诫自己的士兵,如果战车左边的士兵不努力射箭,右边的士兵不用戈奋力杀敌,中间的士兵不控制好战车,都是不服从命令。他会在神位面前惩罚那些不服从命令的士兵,或者贬为奴隶,或者杀死他们。如果士兵们都英勇杀敌,他们会在神位面前赏赐他们,赐予他们金钱和地位。

有扈氏在和启的战斗中失败了。其子孙被罚做牧奴,也就是专门放牧的奴隶。启为了镇压将来可能发生的叛乱,打击旧势力,巩固新政权,把原来的部落联盟机构变成了专政机关。

为什么尧舜进行禅让,而到了启却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这不是偶然的,而是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在氏族内部,由于私有制的发展,富有的家庭为了得到更多的财富,开始掠夺本氏族成员的生产资料,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没有生产资料的普通人只能沦落为奴隶,部落首领和富有家庭就成为了奴隶主。而奴隶主的财富和奴隶也理所当然地传给子孙后代。

私有制确定后,虽然财富能够集中,能够世世代代确保自己家族的地位,但如果出现了能力不足的后代,就会有亡国的危险。启的后代:太康,桀。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们是如何让夏朝亡国的呢?敬请期待啊胜说历史第七回:夏朝灭亡。


第六回:启夺帝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