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了孩子认真看完//关于育儿:你还在舍本逐末的误区吗?

2023-06-06 14:23 作者:汤儒国学  | 我要投稿



“其实孩子在看待世界的方式上非常老练,我们都低估了孩子能接受的东西。”

五育并举的内容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是由教育思想家蔡元培提出的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一种思想主张。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美育课程仍然存在“边缘化”“单一化”的现象,美育课程开设不足,或给主科“让路”,都是美育不受重视的表现。2020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显然,将美育纳入中招考试的初衷就是要倒逼学校、学生、家长重视美育,逐步改变美育在当前学校教育中“边缘化”的窘境。




“美育不是简单的唱歌画画。”广义的学校美育,不仅包括艺术美育,还包括社会美育、自然美育、科学美育等,是通过培养孩子认识美、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其具有美的品格、美的素养。

美育在今天为何如此重要?美育的终极目的不是知识与技能,而是态度和境界,未来需要的人才一定更具有审美品位和创新精神。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关涉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精神教育,对人的言谈举止和礼仪规范具有打磨作用。

美育又是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和创新的形式来实现的。因此,它与人的创造性思维又有着直接的关系。美育在体现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的同时,又鼓励艺术实践活动用全新的方式去进行,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礼记》中对乐教给出了非常清晰的路径:声、音、乐。从人的最基本甚至最原始的生物性本能发出来的,这是声。对于人类社会来讲,人要把自己内心的欲望以一种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式表达,从声变成了音。发出的声音、做出的动作和人的行为除了符合社会规范外,中国文化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符合道德标准。符合道德标准的音就是乐,声、音、乐代表着人的生物性本能、适应社会行为规范表达方式和符合道德行为规范。

美育是教育的“磨刀石”。为什么是“磨刀石”?就像声、音、乐这样递进的过程,美育是把人的所有的欲望、愿望、梦想首先“打磨”成符合社会规范的表达,在此基础上再朝更加高尚的道德层面去打磨,让他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礼记》中讲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唱歌唱得好的人,可以让别人记住他的声音。会教学的人,可以让人继承他的志向、理念、价值观。我们的艺术教育要让每个孩子首先成为善歌者,同时也要努力让他们既要“继其声”,也要“继其志”。

这与国学育儿专家汤儒教授的想法不谋而合,她说“教知识是次要的,教热爱才是最难的”。


“愉快地,一天天认认真真地去做要做的每一件事,并与孩子一起积极乐观地成长。作为一名国学老师,我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孩子们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教孩子们背诵经典,我必须先完成背诵,给孩子们做好榜样。我深深地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天底下独一无二的生命,都值得被爱和尊重。只要资质正常,只要用心培养,每一个孩子都是可以成才的。教知识是次要的,教热爱才是最难的!只要燃起孩子们学习的热情,许多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做教育事业,一定要投入无比的热情与喜爱、欣赏与鼓励、等待与耐心。国学不仅仅是教孩子们理解和背诵经典,而是以国学经典为纲要,站在先贤们的肩膀上,用陪伴和耐心,教给孩子们热爱和专注,解决其学习的根本问题,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品性。一旦好习惯和行为品性养成,孩子们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毅力,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处于青春叛逆期的思琪(化名)、不喜欢数学的小强(化名)、缺乏专注力,老坐不住的李智(化名)……30多个性格不同、情况各异的孩子们,在她的辅导下,都发生了欣喜的变化,不光学习成绩变好了,而且更懂感恩,更自律,更阳光自信,提笔就能写,开口就能说。


教育,从来都是先育德后育才,一个品行好的孩子,不会差到哪里去。如果教育陷入功利主义,就成了舍本逐末的错误答案。

全网平台搜索汤儒国学教您正确的育儿方法。


为了孩子认真看完//关于育儿:你还在舍本逐末的误区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