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4.2 民主主义革命(5)
领导农民革命,就是要领导农民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实现土地制度的根本改革。教员曾经指出:“全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1]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农民的问题上曾经同右和“左”的机会主义进行过斗争。右倾机会主义者否认农民革命的重要性,不但放弃无产阶级对农民运动的领导权,而且反对发动广大农民群众起来进行彻底的反封建斗争。“左”倾机会主义者否认有联合包括中农在内的全体农民的必要,结果也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使革命失去了可靠的同盟军。右倾和“左”倾机会主义都使革命受到严重的挫折。
为了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壮大革命势力,孤立反动势力,无产阶级还必须在工农联盟的基础上,同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力量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参加革命的可能性,又有对革命敌人的妥协性。针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面性,无产阶级必须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统一战线政策。这就是:一方面要在保持无产阶级运动的独立性的条件下,联合他们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官僚买办资本的革命;如果不把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区别开来,不注意联合他们,就会犯“左”的错误。另一方面,又要同他们的妥协性进行坚决的斗争,如果不在斗争中坚决克服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妥协、反对工农群众和反对共产党的倾向,争取无产阶级领导权,就会犯右的错误。在统一战线的问题上,“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右倾机会主义,和“一切斗争,否认联合”的“左”倾机会主义,都是错误的。
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是革命的敌人。但是,无产阶级也可以根据“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原则,在可能和必要的时候同他们之中的某些势力,建立暂时的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曾经和亲英美派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共同抗日这一点上建立了统一战线,同时和他们反共反人民的方面,反复地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在包括资产阶级和其他社会势力的统一战线中,共产党必须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必须积极地发展革命力量。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只有充分发展这个主体的力量,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阻止中间力量的动摇,把它们吸引到自己方面来,从而不断地扩大和巩固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孤立反动势力。
注:
[1]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载《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2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