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美丽、生命和虚无——观《少女终末旅行》有感
前言:第一次看这部动画,已是三年以前,那时我刚上初中,第一次接触到B站。现在看来,那时看到这部动画真是非常幸运,它改变了我对很多事物的看法,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进而改变了我的人生。其实写这样一篇文章的想法是从疫情隔离期间产生的,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直没能实现,正巧今天在看B站的时候,在首页上看到了关于少终的视频,所以才有了这篇文章。
我在写这篇文章时并没有查阅太多资料,而且本人并没有太多写长评的经验,因此这篇文章可能有一些不足和问题,如果您注意到的话,请指出以方便我改正。如果您的看法与我的有冲突,请友善讨论,谢谢。
以下为正文:
首先,先说一下我对这部作品的评价:9.8分(满分十分),我将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这部作品,并指出它的不足,最后再总结一下我对这部作品的感受。
一、战争
这部作品的世界观设定在一千多年后的未来(由第四话中相机右下角的时间得出),人类的科技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大规模的,长期的战争,最终人类文明还是灭亡了,只有少数幸存者在废墟中艰难的生存着。关于这场战争的原因,动画中并没有明确指出,而是在第一话中就用一个小故事让人们理解了人性的阴暗面是如何导致战争的,这个设计我认为非常优秀。
这部动画的环境描写非常优秀,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战争后残破不堪的世界,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例是将城市看作生命体,在后两节中我会详细分析这一点。并用了大量的篇幅对两位可爱的主角进行描写,引起观众对她们的喜爱、同情,观众越是喜爱、同情她们,就越会对这悲惨的世界产生厌恶。在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恐怖、残忍的情况下,引起了观众们对战争深刻的反思和厌恶。虽然它的精神内核仍然是传统的反战思想,但是它的表现形式在传统的反战作品基础上有所创新,我认为这个设计也是非常优秀的。
二、美
如果让我只用一个字来形容这部作品的话,我一定会说是“美”。与传统的反战作品不同,《少女终末旅行》中的故事是充满了美好的。这不仅体现在两位可爱的主角身上,也体现在她们遇到的所有人身上,无论是金泽、石井,再到第九话中的机器人和那白色生物都是温柔、和蔼、令人喜爱的。可以说这部作品中,没有任何一个人物是坏人,虽然整体的氛围由于是末世题材的缘故显得比较压抑,甚至可以说是绝望,但是人们在看这部作品的时候仍然可以感受到这份美好。米兰 昆德拉曾经说过:“美,是人类绝望之时唯一可能达成的胜利”(这句话是在别的up主那里看到的,在查证时并没有找到这句话)毫无疑问,在这个方面来说,《少女终末旅行》是一部胜利的作品。
那么,为什么作者要用大量笔墨来描写这种末世中的美好呢?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1、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人生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并非原文,但大意相同)。这部作品用大量笔墨描写了令人喜爱的人物形象,但最后这些人们都没有一个好的结局。作者用这样的方法展现了一个感人的悲剧故事,同时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加深了观众对于战争的反思。
2、这部作品的作者是一位抑郁症患者,我认为,在他创作这个故事时,或许是为了与抑郁症相抗争,将美好的情感融入了作品中。原著漫画的结局是开放性结局,但是从很多细节中可以推测作者的想法是创作一个好结局,这也与我的观点相符合。
三、生命和虚无主义
我认为,这部动画的精神内核是对战争的反思,但也不仅是这样,作者还在其中表达了一种类似虚无主义的哲学思想。首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她们要向最上层前进呢?与绝大部分动画,特别是传统日本动画中主角们一路前进一路成长最终实现目标(比方说打倒坏人拯救世界)的剧情不同,《少女终末旅行》并没有给出这样一个目标(在动画中没有明确指出),甚至说,从一开始,这个故事就注定是个悲剧,没有任何改变的希望。
在第九话中,小机器人说了这样一句话:地球曾经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体。这句话很多人都认为只是一句普通的台词,但我认为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世界的思考。在第八话中,有一幕展现了支撑了整个都市,链接了各阶层间的石柱,其内部是螺旋状的阶梯。关于为何这样设计,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解释,我认为,那螺旋状的阶梯象征着细胞的DNA,象征着生命的基础,而在这一幕后半段阶梯的断裂的含义,也就不言自明了。还有第五话中由钢筋组成的森林,结尾处她们休息的房屋形如头骨,它们都表明一点:这曾经的生命已经是一具尸体,而城市又是人类创造的生命,也就意味着人类文明已经彻底灭亡了。
那么片中的白色生物又是什么呢?由它们能够分解武器,尸体等人类存在过的痕迹,以及人类将它们奉为神明可以看出(尸体上的神明),这种生物象征着蛆。第十二话中,最大的白色生物说到:“等到处理完毕,地球上的生命将迎来终结,再次进入沉眠,届时我们也将沉眠。”既然一切都将迎来终结,那它们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看到这里,各位应该已经感受到了作者在文中展现的虚无主义思想。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回答了我上面提出的问题呢?在第十二话的结尾,有这样一段台词:“小千啊,它说地球会终结诶”“可是,就算世界终结,也无所谓,只要我和尤在,就够了”。这段话我认为就是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无论结果如何,我们一起经历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四、其他一些方面
在美术方面,这部动画选择了简单,但又可爱的画风,原因有:一方面,这部动画不需要非常华丽的画面,另一方面,简单的画风能将观众的关注重点移到剧情和世界观上面去,因此我认为这个选择是非常合适的。在音乐方面,这部动画中的每个音乐很优秀,能够与剧情和画面很好的结合,特别是第五话的《雨滴之歌》真的是百听不厌,这也是这部动画的一个加分项
五、不足
任何优秀的作品都会有它的不足,这部也不例外。我认为《少女终末旅行》的不足在于没有内核上的大的创新(有人可能会说我是鸡蛋里挑骨头,但是我认为越是优秀的作品我们更要用严格的标准去评判),在内核上,这部作品仍然是传统的反战片,虽然引起了观众们对战争的反思,却没有教导我们如何反思战争。在对虚无主义的思考上也只是提出了传统的“结果不重要,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观点,没有更进一步的思考,也无法给观众更深的启发。
六、感言
在刚上初中那段时间,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还不成熟,这部动画令我感受颇深,对我来说,这部动画不仅仅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更是一位老师,一位朋友,无论再过多少年,我也不会忘记这部动画。
总而言之,这部作品在大部分方面完成的不错,在少数几个方面有独特的亮点,没有什么缺点,能够很好的引起观众的情感,并且即使你没有看动画的经验,也能够看的开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后记:有人可能会说我的观点和作者不符,是过度理解,但是我想说,当一部作品完成的时候,就已经脱离了作者本人,一个优秀的作品往往含有一些作者在创作时没有设想到的东西,每个观众也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因此每个观众眼中都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您的观点与我的不同,请友善讨论。文章中的部分观点为借鉴,若有侵权,请告诉我,我会立刻撤回并修改。如果这篇文章有一些不足和问题,如果您注意到的话,请指出以方便我改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