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文】形而上学or辩证法?

2023-01-03 13:42 作者:野草抚春风  | 我要投稿

辩证法or形而上学

在教科书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叫做方法论的对比,形而上学被说是是静态,僵死的,狭隘的从某个特定角度把握事物。而辩证法是从统一的,变化的,动态的视角把握事物。这大错特错。

形而上学原词叫matephysics。它的静态化和僵化其实是希腊化时期哲学吸收了很多基督教神学的的思想之后发生的。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自然论physics)研究——他的物理学其实就是一套粗浅的研究世界的分类学,所谓的科学逻辑演绎的方法论——之后提出了一套关于什么是世界本原,以及关于如何研究世界本原的方法的理论。他把这些集在一个小册子上,放在物理学的后面,所以就叫matephysics。

到了希腊化时期,有些神学家就认为形而上学既然是放在物理学——研究具体问题——之后,就认为它是研究具体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

但实际上不是这样,这个小册子实际上记录的其实就是亚里士多德在研究自然论时遇到的一些无法解决的,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而已。不是什么有关终极答案的理论。准确的来说,形而上学应该叫形而后学。

——所以形而上学就开始僵化了。后面的形而上学就认为本质上有某种超越性的永恒存在,某种属性和范畴,它们可以流溢出来,使得具体事物显现(实在论式的),决定其它事物。

说某种事物决定其它事物,就把其它问题给解决了,看来教科书才是最符合它所说的形而上学的。

教科书认为的辩证法就是用动态的,不同的视角看事物,这其实不是什么辩证法,而是视角主义——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就会显露不同的本质——但它又说这些视角是统一的,又把视角划分成什么主要的,次要的。但问题就来了,这些主要次要是怎么区分的?如果它不在一个僵死的框架内部。又比如说要用普遍联系到观点看问题,但这么多联系中,哪些联系又是被值得去说的,它们的标准在哪?它又要告诉你,主要矛盾会决定次要矛盾。所有这一切都采用了一种头脑简单的二分法,这其实是独断论的。独断论会告诉你那些东西是主要的,哪些是无关紧要的,派生的,虚的。

而且它还会多一句,次要矛盾在一定情况下会转换成主要。但又是哪一种特定情况?这种情况为什么会发生?我们在一个矛盾事态当中,当然会把矛盾和它背后的事态(情况)划分开来。但这样说的话。这种特定情况为什么又不是矛盾的一部分?这个情景究竟是不是矛盾的整个事态的一部分呢?

既然这个情景可以主导矛盾的主次转换,那么这个所谓的情景,所谓的大环境其实就是一种政治性的隐喻了。这个隐喻就是power本身,就是独断本身。

人民的名义里面会夸那个高书记很会讲辩证法,其实他就是会诡辩术,会把概念的特殊情况下的运用和普遍情况下的运用,会把概念的形容词性的使用和实体化名词的使用给混淆起来而已。

而辩证法其实就是发掘我们思维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固有矛盾,从这种固有矛盾中发现为什么思维系统运行的一些固有机制,并运用一些范式把这种机制表示出来。

其实只有你在掌握辩证法之后你才有资格研究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其实是非常高的词语,就是在分析完一个框架内的问题后,再去研究这个框架本身,去解决普遍性的问题,这种普遍性不一定是僵死的。

所以一个好的形而上学家应该去学习辩证法的,一个辩证法家应该热衷于研究形而上学问题。如果你的思维不能达到形而上学的高度,那么你对于心灵内在的一些观念,一些概念系统的反省就不会是深刻的。

【人文】形而上学or辩证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