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何同学的成长日记!

2023-09-06 15:54 作者:野生Wangisthinner  | 我要投稿

简单介绍一下,何同学的网名叫“老师好我叫何同学”,本名叫何世杰,是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2017级电信工程及管理专业学生,也是个自媒体人,主营B站和微博。 老师好我叫何同学(本名:何世杰),山西太原人 ,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数码科技类自媒体博主。

2017年10月,何世杰开始在B站(哔哩哔哩)上传视频,内容主要为数码科技类;2019年6月6日,何同学自制视频"5G到底有多快”收获了全网的关注,快速火爆网络,2021年2月17日,何同学发布了与蒂姆·库克的一段专访,引起网友讨论;同年10月17日,何同学发布了一则关于AirPower的视频,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带动了乐歌股份一夜升值。2022年1月21日,荣获哔哩哔哩“2021年度百大UP主”称号。 2018年,他一共上传了18条视频,最忠实的粉丝看了545次,但最让他爆火的,是2019年6月上传的,名叫“5G到底有多快”的视频,仅10个月时间,该视频播放量就超过了2000万。 他参加过综艺节目《非正式会谈》,节目中,他说他有社恐症,非常内向也害怕跟人说话,就连去餐厅吃饭都不敢和服务员点餐,怕有压力。 可就是这么内向的人,居然还采访过苹果的CEO蒂姆·库克,在数码、科技、创新、文化等方面侃侃而谈。 他做的视频,质量很高也很有创意,能将理性和感性做到很好的平衡。他的视频用理性思维作支架为支撑,以感性做填充和点缀,充满着科技的思考,又道出了浪漫的情怀。 他被评为B站“2020年度最佳作品奖UP主”、“B站2020百大UP主”。在2019年百大UP主颁奖典礼中,B站官方评价何同学:“他是一名充满年少初心的UP主,他擅长用简单干净的文字传递信息,镜头运动丰富,专场行云流水,配乐舒适自然,内容‘贼有意思’。” 既然何同学这么优秀,那么他上热搜为什么被骂呢? 何同学的“江湖事迹”,要从2019年的那个夏天说起。 在此之前,何同学远没有现今这般炙手可热,虽同样身处科技圈,但那时他的投稿内容多半是以教程经验分享为主,播放量也基本是中规中矩。 真正的转变,是那条《有多快?5G在日常使用中的真实体验》视频的发布。 在这条视频中,何同学通过下载各种APP实录亲测了5G网速在日常中的应用,有对4G时代的回顾,有对5G未来的畅想,最后的主题升华还让许多网友直呼“全文背诵”。 一夜之间,这支视频播放量便突破了500万,仅在B站一个平台它便拥有2728.2万播放量,并且至今仍在不断增长,是毫无疑问的“B站镇站之宝”,他的粉丝数也从29万增长到149万; 而在微博,它的播放量更是达到了4254万次,以当时有媒体报道的微博日活2.11亿的数字来看,这也就意味着,至少有五分之一的微博用户都观看过这条视频。 互联网之外,何同学不仅成了学校北京邮电大学的名片,登上了青年大学习的讲堂,还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甚至CCTV点名表扬,称其为新时代青年的典范。

负能量评论⬇️,比较有争议……

他的第一个视频是搬运的国外的一个youtuber,现在已经删掉了。 我从最开始的觉得这哥们真牛逼,到现在的无感,网络上说他是赛博顶针,我也觉得好像真就是嗷。 何同学,怎么说,他其实不太适合爆火。 他是从5G视频火起来的,那支视频不管是从完成度,剪辑,核心内容的展示,还有视频情节高低潮的穿插安排,都是一流水准,加上5G这个风口,他就是在风口成功起飞的猪。 五年,46个视频,算上他删掉的那个,47个,他就成了百大up主,坐拥千万粉丝。这换做谁都觉得很不可思议,以至于想要怀疑吧。但是何同学没有很好的打消那些怀疑,新出的几个视频,我个人看来,都只想说一句话,没活可以咬打火机。 做键盘那期,我一开始觉得他的思路、想法都很不错,是他的风格,结果他做着做着去蹭了北京奥运会的活字印刷表演,真的有点强行上价值。当时正值冬奥会,蹭蹭热度可以理解,但活不好硬蹭,就有点有碍观瞻。 关工作室灯的那一期,真的是无力吐槽,他好像接受了自己的某种奇怪人设,觉得用网关,用智能灯泡,用homekit或者小米之家开关灯是普通人的做法,而不是他这种硬核科技数码up主的做法,不太符合他的人设,然后他就用他工作室的三台3d打印机,加上强大的树莓派,加上各种传感器,我以为他要整个很牛的智能家居网关?结果他整了个投掷器,用来砸开关?????这活,我愿称之为烂中之烂。 同时,他也是出了名的互联网鸽子,常常数月更一次,学业繁忙可以理解,但是人家学业繁忙的up主可基本都是些日常up主或者小up主,谁经得住他那么多粉丝催更啊。其他up主如果是他这种更新频率的话,真的估计没多久就凉凉了。每次咕咕,就是发个动态,抽个耳机。然后,下次继续咕咕。这个问题直到他现在成立了工作室还没能得到解决。 可是他给自己立的人设就是硬核科技数码up主,这种偏低的更新效率,就给人带来一种, 「啊,这么久才更新,应该是在整大活吧。」结果看完视频,「就这?」那就不怪观众喷你咯。 而且很多人关注他,可能不是因为数码产品,而是他的文案和剪辑相较于其他同类up主来说比较有自己的特色,他有了工作室之后,感觉视频就失去了他个人的一些符号。你一个人完成这样的拍摄剪辑就是牛,但是你有工作室了,那拍摄剪辑就不能成为你的特色了,毕竟有个著名影视工作室叫影视飓风,人家可是靠这个吃饭的。 他还有个特点就是,喜欢整点跌宕起伏的情节,他应该是看过Casey的vlog。Casey在有一期vlog里面提到过自己怎么制作vlog,就是创造一些跌宕起伏的情节。比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然后总结。你看他大部分的视频,都这样整,是真的容易审美疲劳。 再说回投石机那期,高赞评论怎么说的呢?看似无用功,但是人家学到东西了,他走在了前面。 我真的想笑啊,这些人把他当成什么了?儿子?何同学还有妈妈粉?这又何尝不算是一种捧杀? 翻译翻译就是,烂活,但是他很努力!有学到东西!精神可贵!那继续这样,让他继续整烂活吧。 他这1000多万粉丝里面,我感觉,看中他那种邻家男孩特质的,不在少数。他爆火的另一个点就在这,说话声音软软的,有礼貌,颜值不说很高,但看起来很符合他理工男的人设,还喜欢猫猫,在这个smart is the new sexy的年代,很吸粉,真的很吸粉。 说回视频,我一直觉得他看东西的视角很独特,5G那一期,那个回溯前人科技展望的视角真的看得我头皮发麻。 但我在他的视频里,头皮发麻的也就那一次。 所以为什么,我说他不适合大火。 他现在的视频质量,可以说是,一言难尽。这里面肯定有甲方的影响,有他自己的决策思路所带来的项目执行难度的影响。说实话,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科技数码区不缺大佬,做得好的有很多,整活整的好的,也有一大把,他整活没人家手工耿(感谢评论区的建议)厉害,技术力没有人家稚晖君顶,做数据评测也没人家极客湾硬核,单论数码评测,科技美学的钠盐,爱否科技的彭林,还有花生说,比他牛的一抓一大把。他真的好像也只剩个剪辑和拍摄思路了。可能他需要一些时间来找到自己究竟该做些什么,毕竟在这个数码区up主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时代,赛博顶针可不能成为突出重围的符号。 我也只是单从做视频内容的角度理性讨论,我是真的希望他能整点好活,像5G视频那样,让我再头皮发麻一次。 他当然还有其他问题,就不赘述了,其他答主回答的都很客观具体。 不知道为啥这个话题突然火了,属实有点惊讶,不过看来和我有相同观点的朋友确实不少。在评论区留下自己想法的网友,感谢你们的评论。我发布这篇回答其实也就是突发奇想,我生活的重心不可能是在网络上,我只是作为一个曾经是他粉丝的普通网友发表一些结合实际的,略显主观的评价和判断,如果有不同的想法,评论区里会有答案。如有冒犯,纯属故意不小心,还请谅解。上来就开喷的,建议你找点事儿干,生活不如意别在网上耍脾气,该举报的举报了,恶意抬杠的,我看心情陪你练几组。有的评论我看了,也回复了,很好玩,但也很累,因为有的评论槽点太多不知道从何说起,也不知道如何用一个合适的逻辑去说服,说服一个人很累,更何况是在网络上,当然适当的辩论很开心,总之感谢。 如果我们在度娘上搜索“赛博”二字,下面就会弹出“赛博丁真”的字眼,点进这个字眼大家会发现这是一个笑话何同学的梗。“赛博丁真”能够排得上优先度第三,比《赛博朋克2077》还要火,可见何同学的黑粉搜索量十分巨大。那么“赛博丁真”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为什么会成为何同学的一个黑梗呢? 因为他大学毕业了,不在是个学生了。 在任何一个领域,评价学生和评价社会人都是两套标准,你在学校里获得的什么奖项,做的什么作品,在社会和企业看来可能就是个玩具,钢琴领域,那些什么比赛,大奖都是给新人去玩的,真正的大佬都是去当这些比赛的评委的。即使是做视频这个领域,大众对于学生和专业做视频的社会人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学生的标签是一个挡箭牌,可以掩盖你的问题,也能无限放大你的优点。  同样是采访库克,当何同学是学生的时候我们会想,“哇,小小年纪就能采访到库克,好厉害啊”。当他毕业了,成为社会人和专门靠视频吃饭的博主了,在大多数人眼里只会觉得:”哦,他们团队的人脉挺不错的“。(补充一句,和苹果合作没很多人想的难,其实苹果每年和全世界的视频博主合作的次数还是挺多的,只不过形式略有不同而已,比如前段时间影视飓风也上了苹果的宣传视频。数码博主做到一定粉丝量拿到和苹果合作的机会还是有的。) 做出一个全网千万播放量的视频,当他还是学生的时候大部分人只会觉得“卧槽,小小年纪能有这个本事,好厉害啊”。当他毕业之后,评价就直接变成了“他们团队的技术力挺不错的,想法挺不错的”这影响力直接就下降了好几个台阶。 我记得他5G那个视频出来之后,当时还有oppo的副总裁邀请他入职的新闻,当时都是全网夸,“才大二就能拿到这么厉害的offer,好厉害啊”。 等到他毕业了再来看,这也就是单纯的一个offer而已,和他同一个学校出来的学生不知道拿了多少比这个offer还好的offer,他只不过靠做视频早了两年罢了。  何同学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他还是个学生的时候把自己炒的太高,连自己都没有找准落地的位置,然后毕业之后变成社会人了便直接尬在那里了。 他那个工作室,如果他还是个学生,能做出一点小花样的玩意就已经算不错了,值得全网夸一下了。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研究的东西没有任何收益和价值(比如他那个桌子,那个他自己都不知道有什么用的键盘。),偏偏b格还捧的那么高,披了一大堆高科技的皮,做了个屁用都没有的东西。想不被骂是不可能的。 其实很多UP都有这个问题,比如老番茄,毕业前他的标签是名校学生,保研本校,等到毕业了,他就只是一个单纯的做视频很搞笑的UP。好在老番茄之前对于这方面的立的牌坊不多,不至于让自己下不来台的地步,遭到的反噬没有那么明显。 如果何同学他早一点最好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就把自己平稳落地,工作室不要搞一大堆什么高科技的b格,就单纯做一个影视工作室专门做视频。然后依据特长多做一些产品测评,加上一点他擅长的剪辑技巧什么的。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专门的轻测评博主。他的口碑会比现在好的多。

何同学为什么会成为B站顶流?

自身的努力。北京邮电大学的在校学生,学业之余从事自媒体创业,毫无疑问,何同学是努力的。 运气。在5G元年凭借自己独特的解读和优质的视频火出圈。这种运气可遇不可求。有趣的灵魂有不少,社会热议事件,有趣深刻的解读容易遭到封杀;硬核科技有不少,但是很难大火,更难出圈。 观众缘。虽然是大学生,感觉却像一个邻家小孩。观众缘极好,女粉很多,在科技圈和数码圈很少见。这种天赋,即便很多UP模仿依然没有观众原意买账。 产品经理。何同学是一个极其优秀的产品经理,把做视频干出了互联网产品的感觉,每期视频相同但是极其带感的开头的结尾,每期视频宛如“何同学宇宙”的一个篇章。 B站的出圈和硬捧。最近几年B站在自己的二次元领域以外不断开拓新的领域,“B站百大UP主”伴随着B站的发展几乎成了自媒体创业者的最高荣誉。他毕业的视频在奥运会期间一下子冲到了热搜第一,热搜榜出了好几个关于他的词条,肯定B站在后面花了不少钱。你要是觉得单靠他一个人能有这么大的流量那还是太年轻了。 科技和人文的结合。何同学的测评并没有聚焦于那些冰冷的参数,而是从用户体验出发。5G后的很多自制产品也有很强的人文气息。 祝看到这篇回答的各位冲浪愉快,工作顺利,生活顺心。

何同学的成长日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