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麦是如何变成大麦芽的

2023-01-06 19:45 作者:生物yes  | 我要投稿

制麦的简单工艺流程

为什么我们选择大麦来酿造啤酒

• 大麦中含有平衡的淀粉(浸出物的主要来源)和蛋白质(泡沫,酵母的营养)的比率;

• 麦芽中含有很多的酶;

• 皮壳在麦芽制造中保护种子和发芽;

• 皮壳在麦汁过滤中形成了良好的过滤层使麦汁变的清亮;

• 对啤酒香味和颜色有积极的影响;

制麦的工艺

第一步:浸麦

• 清洗大麦,除去脏污,灰尘,被侵蚀的壳除去漂浮的大麦;

• 将大麦的湿度从12%增加到44%,开始发芽;

• 对浸麦过程中的大麦提供氧气:最小量5ppm的溶解氧,对应25 m3/t/h的空气;

• 除去产生的CO2:在浸泡之后水要排干,CO2浓度不能超过0.5 %, 50 m3/t/h必要的排气的量。

• 控制温度:水温17℃~18℃,整个浸麦操作约为60 小时,其中浸麦32小时,断水28小时。

• 浸麦时要经常换新鲜水,每隔半小时通入压缩空气5分钟~10分钟;

• 断水时通风15次,每次20分钟~ 30分钟,供给空气、排去二氧化碳和热量。

• 冬季气温低,宜浸水久,断水短。夏季水温高,宜浸水短,断水久。

浸麦槽的结构
带中心管的浸麦槽

1-浸麦槽体

2-中心洗麦管

3-压缩空气进入

4-已浸大麦出口

5-浮麦收集槽

6-新鲜水进口

7-废水出口

1 第一次浸渍4h

2 CO210~15min/h

3 浸麦总时间:36~52h。

第二步–发芽

• 形成大麦的谷粒中并不存在的酶

• 降解大分子物质:淀粉,蛋白质,大麦麦胶

• 胚乳的溶解

• 使麦芽制作损失最小化(干的物质在发芽过程中损失,呼吸损失)

• 发芽的大麦叫做绿麦芽

发芽

发芽的控制参数

• 时间 (4 – 6 天)

– 时间越长,溶解度就越强,但损失的却越多

• 温度 (12 – 20 °C)

– 温度越高,溶解度就越强,蛋白质损失越多

• 湿度 (42 – 48 %)

– 湿度越高,溶解度和酶活力就越强,但是损失的却 越多

• 发芽中CO2/O2的比率

– 减少损失,但是酶的活力也减小了 翻拌:2-3次/天


发芽过程中大麦谷粒的改变

– 生根

– 胚乳溶解度增加

– 各种酶的形成

叶芽长度:2/3~3/4。

叶芽长度与麦芽溶解度成正比例关系

制麦中胚乳的溶解-电镜扫描的胚乳核
胚乳的结构
发芽麦粒中酶的形成示意图

• 1 -盾状体上的上皮层

• 2 -糊粉层

• 3 -赤霉酸和类赤霉酸物质

• 4 -β-葡聚糖酶

• 5 -α-淀粉酶

• 6 -蛋白酶

• 7 -磷酸酯酶

• 8 -β-淀粉酶


发芽方式

• 地板式发芽

• 通风式发芽:空气增湿转筒式发芽,箱式发芽(矩形发芽箱,圆形发芽箱,移动式发芽箱)

地板式发芽
萨拉丁式发芽箱

1 鼓风机 2 增湿间 3 发芽箱间 4 筛板 5 发芽物

6 翻麦机轨道 7 翻麦机 8 电线盘 9 排风道 筛板安装在离箱底60厘米处,发芽物置于筛板上,麦层厚约 0.5~0.9m,发芽期间麦层逐渐升高至0.8~1.3m。 发芽能力300~500kg/㎡

典型的萨拉丁式(saladin)发芽箱

有水平准尺的旋转螺旋杆集中在一个转台在带齿的轨道上前后移动。

移动箱式制麦(带干燥,Lausmann劳斯曼系统)
劳斯曼发芽箱
有固定层的圆形发芽箱


第三步:麦芽干燥

• 降低水分:40%以上降至5%以下。通入大量热空气, 水分降至10~12%时升温至50℃以上。

• 使发芽和溶解终止:麦粒凋萎,变成稳定麦芽

• 形成色泽和香味物质:超过80℃时,会形成美拉德 反应,一系列低分子物质会形成各种色素物质和香 味物质。

• 干燥时间:一般在20-24 h之间

1筛板 2可转换的进 出料绞龙 3升降装置 4绿麦芽进口 5出料阐门 6出炉麦芽暂存料斗,干燥时间18~20h
高效干燥炉 实例

麦芽除根

• 绿麦芽中有3~4%的麦根

1 麦芽进口 2 搅拌器 3 麦芽出口 4 金属筛网 5 螺旋输送机 6 根芽出口
除尘、抛光、成品麦芽


大麦是如何变成大麦芽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