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新dlc星海楷模的设计思路
这几天一直在更视频字幕、翻日志、测bug,所以我实在无力再录制个视频了。 对于新内容怎么玩我始终觉得出那种手把手的教程有些侮辱玩家智商,我还是愿意从我窥探到的官方设计思路聊起。具体怎么玩大家自己探索才有新鲜感。 首先3.8更新代号双子座,正好预示合作模式的玩法。与之配合食用绝佳的就是主打领袖与内阁玩法的 星海楷模。 内阁系统是个新增的与法令系统结合的新系统。
内阁有席位数量,可以随条件解锁更多席位。领袖放入席位就是内阁官员,包括国防部长等各职位,可以根据官员的特质产生帝国效应。内阁有个议程列表,可以读时间条使议程生效,也可以支付凝聚力立即生效。现在法令系统也在内阁系统里选择,但内容是互相独立的。
接下来是决定核心玩法的领袖系统,其实2021年底总监就聊过要增加代入感,说白了就是角色扮演功能。 群星以前没做特定英雄是因为本质是沙盒游戏,人物肖像随机,这局还是策展人下局又在某帝国外交界面里见到了。至于为什么增加代入感就需要刻画人物是因为我们之前扮演的是国家意志,从个人情感角度很难去获取代入感,所以玩家就玩成了纯收益最大化的经营模拟,各种生草玩法也无感。我们需要有情感锚点来寄情于某人物体验他/她的生平经历,这样才能更好置身于游戏所描绘的世界中。 可以说,这次dlc内容是最决定群星深远走向的更新。 我记得以前看写小说有些人的毛病就是开篇堆设定,读者半天没找到主人公只能放弃。而且很多写作书籍里提到读者真正关心的是主人公发生的变化,某种成长、蜕变、命运。 所以群星的领袖系统有了成长性,随级别可以随机产生大量可选特质,领袖可以成长到10级,特质有三个等级。然后还有决定其命运的命定特质。 然后领袖除了各种随机大众脸,还会遇到传说级领袖,有独特的立绘,语音,故事,甚至还有遗珍。 这次领袖最重要的变化是科学机构不再是工程学、社会学、物理学各占一个科学家了,而是有个科学主管负责。
以往为了加速科技招聘一堆带特长的科学家,往往管理混乱徒增操作,这次简洁了很多。以往官方限制数量的做法是用凝聚力维护费卡,现在是有初始领袖数量限制,可以超但也要吃惩罚。但初期够用,最受影响的是以往一堆科研船探路的玩法。 还有个很重要的传统项
可以看到舰队司令和陆军将领加2海军容量,总督-2%帝国规模,科学家+2%经验。 玩家因为吃帝国规模惩罚怨声载道这么久,这次的解决方案就是治理的总督越多减的就越多,我觉得逻辑还是可以接受的。初期多用科学家叠经验,配合增加异常的议程和星图法令,科学家刷出增加异常的特质。还有个特质3级去做一个特殊项目给三倍的月度科研点,我试了下刷残骸也算… 总督有各种强力特质,有增加人口增速的,我刷到有加25%,有减区划规模的,加产量的,加陆军的,种类丰富。 舰队司令我之前建议过跟他们的不谋而合,就是以战养战的打法。正好适合合作模式,负责舰队的可以出去打仗,配合特质可以收集残骸里的合金、或者研究科技什么的。对方针对也有减少产生残骸的科技。我那会儿是说如果舰队混编个工程船或科研船,玩到游戏发现他们做的是特质。特质还有专干星际基地的,种类也非常丰富。 这次还新增加了统治者设计器,这个是随新故事起源君临天下的。可以选初始职业,舰队司令,科学家,总督。
这就是传说中的帝皇模拟器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特质是与思潮和国策有关的,有些是互斥的,需要自行斟酌选择。 然后新增了俩传统,一个是与内阁有关的治国传统。
还有与领袖有关的天赋传统
然后还有超级爽的方便放附庸的星区管理器,我没截图就是你可以方便的编辑一个星区里的星系数量,手动划分星区。不过要求离首都5跳,我是靠迁都来回调整。 然后就是陆军管理器在星际基地生产选项卡里有,舰队管理器和舰船设计器放在了一起。 总得来说这次dlc玩起来还是非常舒服的。 有些老玩家抱怨数据膨胀无法玩出以前的感觉,那是因为官方考虑到很多体验党不喜欢不停的暂停微操那种割裂感,现在你可以玩得不是那么拼。群星以后大方向就是代入感,因为官方的口号是我们创造游戏,你们创造故事。 还有就是附庸意愿的降低,当初是为了大规模测试附庸系统有意的。我看到国内玩家有厌烦这种单调玩法的,也有真正体会到减少操作的,还有觉得一股子中世纪味的。其实附庸系统本质还是当年的星区总督系统,作为新总监上来首先解决的问题,只有靠不断迭代让ai替代繁琐的操作。其后群星才可以出更细节的内容。 好了要上班了,中午没睡。祝大家玩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