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原神剧情文章 07.21(未完成)

2023-07-31 13:29 作者:Cinderella-abit  | 我要投稿

所谓原学,是玩家对于《原神》所呈现的一种世界观,对于后续剧情的猜测,以及对于游戏剧情中出现的角色、物品、场景等等所套用的文化考据。我在5月21日的日志里说过:“我们可以用红学探佚学的一些思想来分析原神底层的世界观,后续剧情走向。” 我当然知道原学这个词根本没有什么含金量,毕竟和真正的学问红学比起来,红学有着不少专家如胡适,蔡元培,俞平伯,蔡义江,周汝昌等等,都对于《红楼梦》这部巨著进行过赏析,考据故事角色原型,考据故事场景原型,文化原型,分析它的主题。更有甚者是偏向历史方面了,比如成书的过程,具体时间,作者的身份,有几个作者?《红楼梦》的流传过程如何?《红楼梦》的流传给当时的人们,中央政治集权的影响大不大?那么又为何有这种影响?伟大的作品都会流传很久的时光,铭刻在人类历史长河的是存在于这些作品中的哲理和思考。《红楼梦》如此,《战争与和平》如此,《尤利西斯》如此,古典诗词亦是如此。当然,《原神》这款游戏,就谈它所讲的故事,很多时候都会受到这些经典的影响。(我印象很深的一个致敬地方,就是米哈游新作《崩坏:星穹铁道》里,玩家在场景地仙舟:罗浮过剧情的时候会遇到两个说相声的,我们找一个女性角色,问他们有关角色的去向,他们有一个会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然后有一个说“你何曾见过她”来,致敬《红楼梦》第三回宝黛初遇的情节。) 那么开始吧 Part.1 提瓦特、方舟 创世篇「鸽子衔枝之年」 《原神:提瓦特篇》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名为「提瓦特」的大陆,我们将扮演旅行者这一角色,来踏上走遍七国,寻访七神的旅途,在终点寻回血亲。这是《足迹》主线大纲的基本内容。 「提瓦特」,在希腊语中意为诺亚方舟之意,诺亚方舟在《圣经》的故事中,是让人类躲避灾难之物。根据《圣经》记载,此船是诺亚依据神的嘱托而建造的一艘巨大船只,建造的目的是为了让诺亚与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种陆上生物能够躲避一场因神惩而造的洪灾,最后方舟实现了目的,这个故事被代代相传保留并纪录在《圣经》。 而「方舟」这个概念,也永远地留存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被后世的创作者运用。那问题来了,为何这片大陆会是方舟呢?这就是有关「世界观」的最初的疑问。既然是方舟,那么「世界」之外,则会有灾难,让生物无法生存。这样的话,那就有趣了。《日月前事》里记载道: “「鸽子衔枝之年」 ……然而世界如果要被创造,蛋壳必须被打破。法涅斯——原初的那一位——却用蛋壳隔绝了「宇宙」和「世界的缩影」。” 首先解释「鸽子衔枝之年」: 这个名词出自《圣经》和《创世纪》: 根据《圣经》的《创世记》记载,由于上帝对人类的罪行十分不满,决定用洪水毁灭地上一切,只选了诺亚和其家人留在世上。他吩咐诺亚带同世上一些动物(每种一公一母)躲进方舟,逃避洪水灾难。方舟在水上漂浮了一百五十多天后,诺亚便放出鸽子打探洪水的情况。鸽子回来时,嘴里衔著一片橄榄叶,让诺亚知道洪水已经消退。 鸽子衔着橄榄枝的寓意也从此成了「和平」。 「衔枝后四十余年」 四十个冬天埋葬了火,四十个夏天沸腾了海。七位大王全部被打败,七个王国全部对天上俯首称臣。原初的那一位大王开始了天地的创造。为了「我们」——它最可怜的人儿将在出现在这片大地。 「衔枝后四百余年」 山川与河流落成,大海和大洋接纳了反叛者和不从者。原初的那一位和一位影子制造出了飞鸟、走兽和水鱼。它们还一起制造出了花草和树木。最后它们造出了人。我们的先祖的数目不可知晓。 自此时起,我们先祖和原初的那一位立约。纪年也更迭一新。 以上就是原初创世的片段,人类和法涅斯似乎是签订了一种契约,从这,人类文明开始了。 那么从纪年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原初之人——法涅斯的行为,难道是因为外部地区的变故而被迫把提瓦特用蛋壳与世界隔绝?它在救世? 原初的那一位分出了四个影子,与「龙王」展开了恐怖的战斗,这一打,就是四十余年。七位「元素龙王」全部战败,归顺的归顺于「天理」之下,反叛不从的被驱逐出提瓦特到了「暗之外海」。而此刻,则是法涅斯和它的其中一个影子,去创造「我们」,也是人类。开始创造飞鸟足兽,创造山川土木,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存续。 这里编剧借用《圣经》中的名词,似乎一直在暗示,提瓦特之外存在着很危险的事物,目前,我认为最近最可能的猜想就是深渊了。深渊的本质是什么?本源是什么?这也是比较奇怪的地方。因为在剧情里,深渊是属于和元素力对立的力量。那么它究竟是如何到提瓦特的,还是说深渊是提瓦特本身存在的一种位格高于元素力的力量…提瓦特是由「元素力」构成的世界,几乎所有的事物都是含风,水,雷,火,冰,草,岩七种元素力的。有些可能很温和,而有些就很蛮荒,很纯粹。回顾2.5的活动剧情三界路飨祭,我们可以得知提瓦特的世界主要存在三种力量,光界力,人界力,虚无力。这三种力量,对立且统一地存在于提瓦特大陆上。光界力对应的可能是纯粹蛮荒的元素力,它的元素力非常浓厚且纯粹,比如我们见到的龙蜥。虚无力也可能是代表混乱的深渊力量。至于人界力,我认为是通过某种手段让元素力变得更加温和,从而人类可以掌握元素。而神之眼则是「天理」目前让提瓦特人接触元素力掌握元素力的外置魔力器官,可以让人类可以应用元素,不过有神之眼的人是比较少的。这就是神赐给人类的权柄。 不过信息实在是很少,提瓦特的世界观还是模糊不清的,我们还是得等待后续的剧情,来勾勒提瓦特大陆的基本面貌。 Part.2 「箱舟开门之年」 接下来根据《日月前事》以及其他文本,来分析原初之人给人类带来的时代。 「箱舟开门之年」 原初的那一位对人有一套神圣的规划。人只要幸福,它便欢欣。 而原初的那一位对于人类的规划,我认为人类如何劳作,如何使用工具,如何应用元素之力?这些也只是简单的提了一下。而根据圣遗物礼冠系列的描述。人类的文明似乎在经历一个循环。后面我会提到。文明在发展,可是它在到一定程度后会停滞,会逆转会毁灭。 「箱舟开门的次年」 人们耕耘,第一次收获。人们开掘,第一次收获贵金。人们聚集,第一次写就诗歌。 「狂欢节之年」 如果有饥馑,天上就落下食物与甘霖。如果有贫瘠,那大地就会生出矿藏。如果有忧郁蔓延,那么高天就会以声音回应。 唯一的禁止之事,就是输给诱惑。但是诱惑的通道已经被封堵。 这似乎是法涅斯对于自己的成果的喜悦和欢欣。也是人类的狂欢。然而这个文明真的可以保持永恒吗?还是说这种永恒,不是没有代价的?我们从其他地方寻找一下答案: 圣遗物是提瓦特历史的证明,它所藏的文本也有很多暗示。礼冠系列就疑似是讲述人类文明的一个尺度的。 祭冰礼冠文本 在古老的时代,司祭祀之人佩戴的礼冠。因为过去饱尝霜寒,具有奇妙的抗性。 历代的主祭在生涯的最末都看到了同样的景象:遍地礼冠堆积在秘境之中,枯木之下。 每一件的背后都是用一生保守的秘密。 每一任主祭退任后都将无暇的白枝编成的礼冠,奉还给这个世界。 每个曾经宏伟的古都与肃穆的祭祀场,最终都会回归深邃的大地。 一切繁荣当然都有终结。 但是这不代表没有永恒。 在循环的终点,大地会再度迎来春生。因此,“永恒”是环形的。 “求索真相”是繁荣所带来的智识,而不是催生繁荣所需的种子。 据说: 曾经有一个时代,大地上的人们还能直接听到来自天空岛的启示。 神的使者走在蒙昧的人当中。彼时万物的气息渐弱,大地永冻。 文明的发展是环形的,也许人类无始无终的永恒,是不断的重复和不断的毁灭,待到一个新时刻,人类文明又会复燃。就像冬天过去春天到来。天空岛降下使者,来指引人类的发展存续。 祭火礼冠 在古老的时代,司祭祀之人佩戴的礼冠。因为常年受火舌舔舐,具有奇妙的抗性。 据说: 曾经有一个时代,地上的人们能直接听到来自天空的启示。 神的使者行走在蒙昧的人当中。此时永冻始解,新火初燃。 人们享受着繁荣,把一切都交付给了天空的启示。 天上的使者说,世界正驶往一个更加光明的时代。 这是既定之事,未来也绝对不可能出现任何偏移。 那这样美好的时代是否有朝一日也会走向终结呢… 天空的使者并没有回答。于是,人们选出了主祭, 让他戴上了白枝的祭冠,让他走向大地至深之处, 从深埋地底的古代祭场、废都中寻求启示与答案… 人类逐渐对永恒产生了疑惑,而天上的使者对此不予回应。人类选出了主祭,让他寻找历史的答案。那么天空岛,原初之人对人类的规划,似乎真的不是永恒的,确切的说,为了达到那种环形的「永恒」。 2.4渊下宫的剧情里,《常世国龙蛇传》里阿倍良久这么说过: 「宇宙无始无终,曾经的大地也是这样。只不过对我们来说没有意义。承载我们的土已经不再和无始无终的永恒相连了。」 「……天地原如鸡卵,龙蛇本就一体。」 和《日月前事》里所讲述的法涅斯创世以及礼冠系列的循环,都有对应的点。那么我们可以确定,真的存在这样的时代,经历漫长的久远的循环,那是没有魔神的年代。那是漫长的安稳的时代。 祭水礼冠 在古老的时代,司祭祀之人佩戴的礼冠。因为常年浸没在水中,具有奇妙的抗性。 据说: 曾经有一个时代,地上的人们能直接听到来自天空的启示。 神的使者行走在蒙昧的人当中。此时旧火将熄,甘霖初降。 人们享受着繁荣,收获丰饶的物产。 此时大地蒙受天空的福祉与管辖,元素流动通畅有序。 百年丰收已经写进神圣的规划,绝不可能有丝毫变动。 但百年,或许千年之后呢?大地会走向贫瘠与饥馑吗? 祭坛、宫殿会被埋入地心,仅有银白之木与之相伴吗… 知无不言的,天上的使者没有回应。 为了通晓命运,头戴白枝祭冠的主祭之人,走向了大地的至深之处… 原初之人对于人类的规划只有一百年。而百年后的事,他们并不清楚。而天上的使者也不回应这个。“诱惑的通道被封堵”,那法涅斯究竟是要封堵什么东西?来实现人类文明的延续? 这个目前没有答案。 祭雷礼冠 在古老的时代,司祭祀之人佩戴的礼冠。因为常年聆听着雷鸣,具有奇妙的抗性。 据说: 曾经有一个时代,地上的人们能直接听到来自天空岛的启示。 神的使者行走在蒙昧的人当中。此时河海枯竭,雷鸣初动。 人们享受着涌流而来的智慧。而智慧带来了繁荣。 在最后繁荣带来了骄傲与梦想,以及提问的智识。 为此疑问天空的权威,为此妄图登上诸神的庭园。 即使许诺了神的爱、繁荣与智慧,天空的使者也为之震怒。 因为,对永恒的怀疑是不允许的, 尘泥之地对天空的试探,绝对不能原谅—— 头戴白枝祭冠的主祭之人,为了平息御使的怒火, 走向了大地的至深之处,寻求古都中银树上掩藏着的智慧... 在这里,人类已经对天空岛所谓的永恒发起了质疑,甚至开始去触碰诱惑的底线。寻找被封堵的通道。大家想到了什么?深渊?没错,这是一种可能性。大家记得《足迹》PV里戴因斯雷布说的话吗:“在无始无终的永恒里,人类将度过安然无梦的一生。但在神明视线的死角下,仍有人想要做梦。”这像不像坎瑞亚?蒙德地区曾经的古国雪山芬德尼尔(见1.2剧情白垩与黑龙以及山中之物),被天空岛判下神罚,寒天之钉落下,摧毁了古文明地脉的根系。壁画里,是雪山的人们在寻找拯救银白古树的办法的画作。而坎瑞亚,也尝试在这里寻找什么东西。散落在龙脊雪山的遗迹守卫,则是坎瑞亚来过的证明。 Part.3 葬火之年 在原初的那一位统一下,人类过着漫长的纪元。经历一年又一年的故事。而到了「黑暗的元年」,另一个天上到来的王座,与法涅斯展开了一场恐怖的大战。而渊下宫,则是因为这场战争,从提瓦特掉出的例子。 「葬火之年」 天上的第二个王座到来,仿佛创世之初的大战再开。那一天,天也倾颓,地也崩裂。我们海渊之民的先祖,和他们世代栖居的土地,落入了此处。 天上的第二个王座到来,仿佛创世之初的大战再开。那一天,天也倾颓,地也崩裂。我们海渊之民的先祖,和他们世代栖居的土地,落入了此处。 黑暗的年代由此开始。 随着第二批外来种族的到来,原初与影子们和第二代神明又开启了第二场战争。同时海渊人的先祖也和这片土地一起沉到了海渊之下,开始了不见日月的生活。 在3.6版本纳西妲传说任务第二章里,草之龙阿佩普告知了我们「尼伯龙根」的存在。祂从世界之外,取得了新的力量。这会不会是第二王座呢?

原神剧情文章 07.21(未完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