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彩色的灰

2020-07-15 20:28 作者:西木野打牌姬  | 我要投稿

(全文约2400字,阅读约需6分钟)

第一次知晓这部番,是在两年前。我当时看完了《轻音少女》,觉得无论是画风还是动画制作,都很不错,于是我就顺藤摸瓜追了这部《冰菓》。

在以前的长评中我也不止一次提及过,我的学习成绩优秀,但是逻辑推理能力一直很弱,然而我又不愿意追像《柯南》一样的大长篇。所以,我一直想追一部不太长的推理剧。当初在看之前就发现了《冰菓》“推理”的标签,加上看到它的口碑很不错(B站9.8分),人气也高(刚刚开始追的时候就有100+W的追番量,现在更是达到了400+W),我就毫不犹豫的追番了。

遗憾的是,当时学业紧张,所以我看了大概七八集左右吧,就没继续看下去了。今天,我刚刚大学本科毕业了,于是就把两年前的遗憾,在这几天一口气填补上了。所以,我就以一个社会人的角度,谈谈这部番对我的启示。

《冰菓》这部番,剧情很简单,就是男主奉太郎在古籍社和女主千反田爱瑠等人的日常。这个日常也不简单,既然是推理番,就有一定的推理的要素在里面。几乎每一集,都会有推理的情节。不过倒不是像《福尔摩斯》或者是《柯南》那样的以侦破命案、大案为主,而是日常生活的一些小小事件。这样说来是不是有些集数的标题有博人眼球的嫌疑呢?有人就觉得,这部番的“案子”都太简单了,如果真的要成为“推理番”,那这部番的剧情应该是主打推理,可是这部番根本不能叫什么“推理番”,因为“推理的内容不够硬核”。

有些人认为,上述论断“证明这种人只看了一遍《冰菓》”,不过在我看来倒不是这个问题,而是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抓错了这部番的精髓——之所以说这类问题更严重,是因为即便你看多几遍,倘若一直认为这部番的卖点就是推理探案的话,都会产生上述观点或者结论。

我看过一篇评论,就很好地揭示了《冰菓》和《柯南》的区别:去掉所有的推理剧情后,柯南就几乎没有剩下什么了,但是冰菓还有卖萌的千反田,更有奉太郎的成长

——没错,这就是为什么我在上段文字中把“更有奉太郎的成长”这几个字加粗并标红了,因为这才是《冰菓》真正的精髓。这也是为什么我把这篇长评的题目定为《彩色的灰》的原因。

这篇故事的主角折木奉太郎,他拥有极其出色的推断力和洞察力,但是他的生活平淡无奇,崇尚节俭,座右铭就是“不做也行的事情就不做,非做不可的事情一切从简”,是个不折不扣的节俭主义者。生活上,他衣着简朴,从来不穿什么花里胡哨的衣服;除此之外,他也不愿加入任何组织、社团,因为没有兴趣。直到折木供惠的邀请(准确来说应该是威胁、强迫)下,他加入了古典部,先后认识了部员们,在和部员的共同生活中,奉太郎开始逐渐成长——不再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密闭的瓶子中,使自己被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束缚住,而是在和部员们的日常磨合中,开始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使得自己的“灰色”开始逐渐被“彩色”占据。这一手法也在OP中有所体现,OP的主色调是灰色的,代表着奉太郎在“节俭”的想法支配下的颜色,而“彩色”代表着奉太郎逐渐宽阔的人际交往之路。灰色的世界中逐渐出现彩色,构成了一片彩色的灰。

OP中的“灰色变彩色”手法

我这个题目,起名构思的来源就是吉克隽逸的歌《彩色的黑》。它俩其实都有共同之处,都是对消极情绪、环境的摆脱,只不过,吉克隽逸是主动逃脱,而奉太郎是被动逃脱。吉克隽逸是超凡的、脱俗的,她对黑有所偏爱;而奉太郎原本对灰偏爱,但是后来这片灰已经被染色。

跳出故事情节,我们的实际生活何尝不是如此呢?

在写第一篇长评——《丧女》的长评的时候,我就曾经跟读者们坦白过,我过去虽然成绩优秀,但是却总是融不入群体之中去,因为我的爱好和别人的爱好不一样,造就了过去我比较内敛、内向的性格。不愿意和别人多谈话,也不愿意参加什么社团活动,所以在读大学之前,我身边也没多少铁哥们。这就像极了奉太郎内心的灰色世界。而上了大学之后,我开始认识到,有什么困难不能只是单纯靠老师、靠家长了,所以我开始放下面子,初认识的同学我都会唠嗑几句套近乎,发现共同爱好,从而广交朋友。现在,我可以说,我内心的世界已经像是奉太郎在这部番后期里面的“彩色的灰”的世界了。

古典部人员(来源:百度百科)


除了我以外,我也深信,生活中应该还有不少像以前的我那样的人,看似过着风平浪静的生活,但是实际上内心却很孤独,因为没有多少朋友可以和自己聊聊天、唠唠嗑,喜事无人知晓,糟事无人倾诉,自己就像是活在一个瓶子里头似的,与世隔绝。我们的青春一开始都和奉太郎一样是灰色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和奉太郎一样邂逅那份“彩色”的温柔,正如我们都能和刘禹锡一样过上简朴、淡雅的生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和刘禹锡一样有“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乐观豁达、安贫乐道的心理境界。

在此,我也穿插一段我自己的一段思考。最初的奉太郎,一味追求“节俭”,过着风平浪静的生活,其实他推断力和洞察力越强,对他来说,反而越不利——因为他的横向思维被束缚住了,无法展开。法国哲学家艾密勒·查蒂埃说过:“世界上最糟糕的事,莫过于只有一个主意了。”把自己“装在一个套子里”,就像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别里科夫一样,没有丰富多样的变化,从而扑灭了自己的理想和创造之火。

总的来说,《冰菓》绝对是一部佳品,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日常的生活以及推理的智慧,还有通过奉太郎的价值取向变化引发观众们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正如《轻音少女》一样,剥去“音乐番”的外衣后,体现的还有深厚的同学之情和美丽而又快乐的校园生活。记住京都动画的作品就是:

透过表象,看透本质。

也衷心希望我们通过观赏这样一部作品,多发展我们的人际关系,可以是志同道合的同学,也可以是求同存异的同事。因为,只有彩色的灰,才是最美丽的青春颜色。

圣地巡礼地图(2013版,神山市政府制)。随着《冰菓》的热播,去当地旅游或者圣地巡礼的人也大幅增加,仅2012年就产生2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亿元)的经济效应,《冰菓》主要舞台高山市飞驒还发售了《冰菓》系列的大米和地方限定的明信片,俨然有将《冰菓》发展成地方品牌的势头。


彩色的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