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油气储存基地雷电预警系统产品概况
产生背景:
目前气象系统是以多普勒雷达和卫星提供长时间、大范围的雷电预报。暂无手段对短时小区域雷暴在何时何地发生进行准确预报。造成局部的雷电、雷暴云预警、预报处于空白阶段,这种局部雷暴对各个重点行业具有很大的危害。根据IEC62793定义:能够在雷击发生前的5~30分钟发生警报讯号的系统,称为雷电预警系统。我公司生产的雷电预警系统基于大地2000坐标系,支持离线地图,是一款集大气电场监测、雷电临近预警,软硬件高度集成的系统。我公司生产的雷电预警系统可根据使用场景的要求,灵活采用不同的安装方式:固定式、车载式、便携式。根据客户需求,分为:有线式、无线式,也可做个性涂装。

工作原理:
雷电的本质是雷云中的电荷在不断变化和增加时,电场强度也在不断变化和增强,因此可以通过监测电场强度的变化,分析它的变化趋势,就可以进行预判是否有雷击的发生。
太阳风、等离子体以及磁气圈中地磁场交互作用,形成了太阳风与磁气圈之间的大气电场层。在清朗的天气里,电场强度范围是+500v/m~-500v/m,当雷暴接近时,电场强度范围近+2kv~-2kv,而当雷暴发生时,电场强度能增大到15kv以上。(注:不同海拨高度其值略有偏差)雷暴的发生较为复杂,但变化过程较为缓慢,通常需要大约30分钟左右,通过实时监测大气电场异常变化,找出将要发生雷击变化的规律,综合参考各种数据,就可以分析和预测雷暴的发生。
设计依据:
GB/T 27962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图标
GB/T 38121 雷电防护雷暴预警系统
GB/T 40619 基于雷电定位系统的雷电临近预警技术规范
T/CECS 688 雷电预警系统技术规程
T/CMSA 0012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雷电监测预警技术要求
QX/T 262 雷电临近预警技术指南

系统构成:
雷电预警系统由雷电探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用户端等部分组成。
1.雷电探测模块:由大气电场仪、闪电定位系统、多普勒雷达等一种或多种方式组成,其中大气电场仪应在大型油气储存基地本地装设,闪电定位系统和多普勒雷达探测数据宜通过第三方获取。
2.数据处理模块:应配置支持雷电探测数据的通信、接收、存储、计算与应用发布的硬件和软件。
3.用户端:包括电脑端、移动端、数据接口服务等一种或多种不同类型。

安装方法:
1.雷电预警探头应在晴天进行安装;
2.雷电预警探头应安装于无遮挡以及周边无遮挡物的户外;
3.不得安装在发电机排气出口处、电线杆旁及高压线下;
4.在非正常情况下,在突起于地面、靠近天线杆或其他设备时,场强及其测试数据有可能会被干扰;
5.有线方式下,室外电场仪探头至室内主机的布线距离不建议超过100米。
6.更多详情请咨询本公司
7.如有参数更新,恕不另行通知,技术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