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亮记生物鉴定】网络热传生物鉴定30

2021-08-27 23:18 作者:Thepigchen  | 我要投稿

本期主题:鉴定网络热门生物视频生物

本期共出现:14种生物

本笔记记录主要提及生物,略过的生物不收录。


——————————————————————

因为小亮老师已经说得非常详细了,所以笔记内容主要是对生物的具体说明。希望能给想了解更多关于此生物的内容大家一个及时的解答。

——————————————————————

——————————————————————

海神鳃


00:06


海神鳃属(学名:Glaucus)又名海蛞蝓属,通称“蓝龙”、“蓝天使”、“蓝海燕”、“蓑海牛”等,是一种蓝色、小型的远洋翼蓑海蛞蝓,海生腹足纲海神鳃科软体动物。

这些海蛞蝓都是浮游生物,上下颠倒的,利用水的表面张力来维持在水面,让风和洋流把它们带往其他地方去。大西洋海神海蛞蝓的身体上的颜色可帮助它们伪装:它们蓝色的一面向天,与海水的颜色融合在一起,使海上的猎食者找不到它们;而它们向海底的一面则是银灰色,与海面上折射天空的颜色融合在一起,令海里的猎食者也找不到它们。

本物种以其他中上层的浮游生物为食,包括有毒的管水母葡萄牙战舰。这种海蛞蝓会在进食过刺胞动物之后,把其刺胞储存在从其自身组织内,以防御捕食。人类处理这些海蛞蝓时有机会会被这些储起来的刺胞刺中,令人感到非常痛苦。

其学名得名于希腊神话的人名格劳科斯。

大西洋海神海蛞蝓 Glaucus atlanticus

海蛞蝓进食银币水母


——————————————————————

得克萨斯长角牛


00:49


德克萨斯长角牛产于美国南部炎热地区,适合于长途远牧的牛种。毛色斑纹很特别,背部常为白色。它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德克萨斯长角牛群的成员之一。

人们饲养德克萨斯长角牛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毛皮、瘦肉和长角等。它们非常温驯,通常不会攻击人类。但警告是必须的,因为它们的角太长,人们在它们附近活动时很可能被角刮伤。

满一岁时它们的角就会长到总长度的50%,5、6岁时长到95%。随着这些公牛渐渐变老,角的生长速度会迅速变慢。角从基部长出来,所以能从年长长角牛的头上看到“年轮”。

许多牧场主对外出售这些牛角。买主将其当做装饰品,挂在家中和公共场所。德克萨斯长角牛是德克萨斯州沃思堡市官方象征。它们的祖先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班牙人从大西洋带出的牛群。


——————————————————————

长腿锥象


01:12


(三锥象鼻虫科)体长8mm,身体树枝状,黑色,各体节明显分开,各对脚距甚长,腿节粗大,跗节褐色。本属2种,本种分布于600-700公尺左右山区,栖息林道旁的草丛,黄昏爬到叶面,体背、侧有4处遭螨寄生,本种与常见褐色种类不同,后脚腿节端不是宽扁而是膨大状,网络查到香港也有出产,在台湾也很少被发现。


——————————————————————

红白鼯鼠


01:35


红白鼯鼠(学名:Petaurista alborufus)为松鼠科鼯鼠属的动物。分布于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陕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北等地,多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森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宝兴。

红白鼯鼠是体型最大的鼯鼠,也称中国大鼯鼠,体长可达一米以上。生活在中国东南部的山林里。他们白天休息,日落后开始觅食。主要以水果和坚果为食,也会吃树叶和昆虫。红白鼯鼠通过滑翔在树冠间移动,滑翔距离通常为20-40米。当他们从山上往山下远距移动时,也可能滑出400米之远。


——————————————————————

桃脸牡丹鹦鹉


02:47


桃面爱情鹦鹉(学名:Agapornis roseicollis),又名桃脸情侣鹦鹉、爱情鹦鹉、爱情鸟、小鹦、桃脸牡丹鹦鹉,是一种分布在非洲西南部干旱地区的情侣鹦鹉。它们经常吱吱的叫,是高度群居的鸟类,在野外很多时都以小群生活。它们全日也会吃东西,经常洗澡。不同群落会有不同的颜色,但雌鸟一般都较暗及绿,而雄鸟则较细小及鲜艳。它们睡觉时会并排而坐及面向对方。雌鸟可以将一些天然物料撕成长条来筑巢。

桃面爱情鸟是细小的鸟类,长17-18厘米,双翼平均长10.6厘米,尾巴长44-52毫米。[2]野外的大部分都呈绿色,臀部蓝色。面部及喉咙都是粉红色,前额及眼睛对上最深色。喙呈黄绿色,瞳孔褐色,脚呈灰色。雏鸟的面部及喉咙颜色较淡,背部褐色。

雄鸟及雌鸟的外观相似,单靠外观很难分辨。雄鸟的盆骨长1-3毫米,而雌鸟的则长6-8毫米。

桃面爱情鸟栖息在非洲西南部干旱辽阔的地方。它们的分布由安哥拉西南部,横跨纳米比亚的大部分地方,至南非西北部的奥兰治河下游河谷。它们可以栖息到海拔1600米的地方,喜欢居住在阔叶林地、半沙漠及山区。它们居住的地方是依赖有否水源。

在世界各地都有饲养的桃面爱情鸟走失,在英国伦敦及美国亚利桑那州有野生的群落居住。

桃面爱情鸟在一些地区的群落因宠物贸易的缘故而有所减少,但数量却有因开发水源而有所增加。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它们列为无危。


——————————————————————

波纹裸胸鳝


03:18


波纹裸胸鳝,又名疏斑裸胸鯙钱鳗薯鳗虎鳗,为辐鳍鱼纲鳗鲡目鯙亚目鯙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从红海、东非至法属波里尼西亚,北起日本,南迄大堡礁海域,栖息深度9-110米,体长可达150公分,为底栖性鱼类,生活在砾石底质的潟湖、礁坡,夜间觅食,属肉食性,以鱼类、章鱼、甲壳类为食,具有侵略性,口具利齿,会造成创伤,可做为食用鱼及观赏鱼。


——————————————————————

木香


03:44


木香花(学名:Rosa banksiae),为蔷薇科下的一个植物物种。

藤本月季

月季(学名:Rosa chinensis),花中皇后,又名月月红(江苏浙江)、月月花、长春花(吉林长春)、庚申蔷薇,为蔷薇科蔷薇属的一种,原产于中国中部的贵州、湖北、四川等地,现遍布世界各地。

矮小直立灌木;小枝有粗壮而略带钩状的皮刺或无刺。羽状复叶,小叶3到5片,少数7片,宽卵形或卵状矩圆形,长2-6厘米,宽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呈锐锯齿状,两面无毛;叶柄和叶轴散生皮刺和短腺毛;托叶大部附生于叶柄之上,边缘有腺毛。花常以数朵聚生;花梗长,少数较短,散生短腺毛;花红色或玫瑰色,直径约5厘米,微香;萼裂片卵形,羽状分裂,边缘有腺毛。蔷薇果卵圆形或梨形,长1.5-2厘米,红色。广泛用于园艺栽培和切花,被世界各地所喜爱,外形与许多蔷薇属植物相似,英文中就称为“中国蔷薇”(Chinese Rose),与蔷薇属其他物种杂交后培育出多种颜色且花型各异的品种,并被冠以各种名称。月季是很多现在园艺月季(杂交月季,Rosa hybrida)品种的亲本:例如:Bourbons, Chinas, Hybrid Perpetuals, Noisettes,及Teas相关,其提供了长花期,四季开花,,枝条主要向上生长与花序突出开放于植株顶部等适合商业利用的特性,目前的月季品种更是丰富,有树状月季、藤本月季、丰花月季、大花月季、地被月季、微型月季。

主要分布于温带与热带地区。其中厄瓜多尔为全世界最大的月季生产与出口国。

玫瑰、月季和蔷薇都是蔷薇属植物,是蔷薇属下不同的种。但在英语中它们均称为rosa。



——————————————————————

日本和美虾


04:40


虾肉很少,经济价值不大,多穴居沙泥底质,高潮线附近较平坦处甚多,其密度有的高达20个/平方米。该虾常在春夏季节繁殖,卵可随纳水进入虾池孵化生长。深秋夜晚,该虾会爬出洞穴,集聚成群,多者每潮可收获750kg-1000kg。


——————————————————————

虎杖


04:48


虎杖(学名:Reynoutria japonica),别名假川七、土川七、红三七、三七或日本蓼,是一种蓼科何首乌属植物。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的入侵物种专家小组(ISSG)列入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

多年生草本,虎杖并不高,但亦可长至3至4米。坚硬的黄色木质根茎,蔓延各处。茎有节而且中空,就像一支手杖一样,加上有有三角型的叶,构造与竹非常类似,但两者其实并没有任何关连。虎杖的嫩叶都有红色的斑纹。雄雌异株。

虎杖产于东亚地区,分布在日本北海道西部以南的地区、朝鲜半岛、台湾、北美、欧洲及中国的江苏、江西、山东、四川等地。


——————————————————————

绿鳍马面鲀


05:12


绿鳍马面鲀(学名: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又名七带短角单棘鲀,为单棘鲀科马面鲀属的鱼类,俗名橡皮鱼、剥皮鱼、耗儿鱼。分布于朝鲜、日本、印度洋非洲东岸以及中国东海、黄海、上海地区见于长江口等海域,属于外海近底层鱼类。其常生活于栖息水深50-120米,体长可达23厘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烟台。


——————————————————————

圆鼻巨蜥


05:59


圆鼻巨蜥(学名:Varanus salvator)又称水巨蜥泽巨蜥五爪金龙四脚蛇,为巨蜥科巨蜥属的爬行动物。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缅甸、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香港、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多生活于山区流溪附近。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225至1040米。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等级:一级

鼻巨蜥,能长至3米 (9.8ft),但是大多数成年水巨蜥体长最多为1.5米 (4.9ft),体形几类科莫多龙。水巨蜥最大体重可达75千克,体壮,尾部强而有力。水巨蜥可能是亚洲最常见的巨蜥,活动范围从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到马来西亚和各马来群岛,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

圆鼻巨蜥在捕食方面比较杂,吃小型哺乳动物,如老鼠和猴子,鸟类,爬行类,鱼类,昆虫和腐肉。成年水巨蜥甚至可以攻击小鹿和蟒蛇。

巨蜥表面布满寄生虫硬蜱,体内有大量蜥丝虫,丝虫繁殖时产生一种微丝蚴,存在于血液中。

在宰杀巨蜥时,这种微丝蚴可能通过刀具及其他用具沾染其他食物传入人口,即使不吃野味的人,也将承担感染寄生虫病的风险。

黄头庙龟

庙龟(学名:Heosemys annandalii),或黄头庙龟,是东南亚(包括泰国、老挝、柬埔寨及越南等)特有的一种大型龟。取其名是因它们经常会在庙宇中出没。

庙龟是水生的,可以生长达51厘米长。它们的寿命可达93岁。它们一般都是草食性的。

罗非鱼

罗非鱼,又名吴郭鱼、非洲鲫鱼、非洲鲫、非鲫、福寿鱼、圣彼得鱼、越南鱼、南洋鲫(仔)、南洋𩸙仔等,台湾近年改良之养殖品系又特称台湾鲷。原指以莫桑比克为模式产地的口孵非鲫属鱼类物种:莫桑比克口孵非鲫(学名:Oreochromis mossambicus),现为慈鲷科非鲫属及口孵非鲫属等属数种鱼类的共同俗称,而不是所有罗非鱼族(学名:Tilapiini)的都适用此名。

罗非鱼通常生活于淡水中,可以存活于在湖、河、池塘的浅水中,也能生活于出海口、近岸沿海等不同盐分含量的咸水中。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因此在许多地方成为入侵物种,并被列入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名单。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此鱼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在水稻田里亦能够生长。

(尼罗口孵非鲫)

【亮记生物鉴定】网络热传生物鉴定30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