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青楼女子的“行内话”,如今已变口头禅,年轻人经常挂嘴边
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和平有这样一段台词:
“昨儿呢,有穴头儿到我们团来来疃这事儿,想让我们出个底包儿,看了我的大鼓说我这活儿还能单挡杵。每场置点黑杵儿总比干拿份子强啊,虽然没蔓儿那么嗨吧,可也念不到哪儿去……”

看完这一段,是不是感觉每个字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就不认识了?
不是阅读理解不过关,是因为和平说的都是“行内话”,又叫江湖黑话,只有圈内人才能听懂。
简单来说就是昨天有人去曲艺团选底层演员,听了和平唱的大鼓后觉得不错,能单拿一份工资。和平觉得这总比拿死工资强,虽然比不上明星,但也差不到哪去……

这种说话方式是行走江湖的必备技能,有些甚至被沿用至今,比如青楼女子们使用过的“行内话”,如今常被打工人挂在嘴边。
1.被“误解”的青楼
说妓女们的行话之前,我们先聊聊她们的住所——青楼。不知你可曾有过疑问,世上颜色千千万,为什么这种充满污浊的地方偏偏叫“青楼”?
这其实是个误会,青楼起初并非指妓院,而是粉刷了青漆的精致楼宇,是身份和奢华的象征。
唐玄宗为了向后人炫耀太平盛世,曾命李白将宫中行乐时的奢靡与华丽作诗记录,内有一言:“绿树闻歌鸟,青楼见舞人。”小鸟开始在绿树间歌唱,宫殿中舞姬的身影伴随晨光逐渐清晰。

可见唐玄宗在这座富丽堂皇的青楼中从黑夜嗨到白天,觉得非常满意。
青楼代指皇家居所这事并非巧合,早在东周,青楼本就不是寻常百姓可以踏足的地方。
齐桓公称霸后,宰相管仲发现街上有女子流离失所,于是将她们安置在同一座楼中并照顾其生活。
随着人数的增加,楼宇不断扩建,为了避免国库亏空管仲搞了一场“海选”。

安排姿色才艺出众的女子在一楼正中的舞台上表演,如果有人想看可以花钱进门或者在台下打赏。此举不仅解决了女人们的生存问题,而且还为好色的齐桓公准备了一个世外桃源。
由此“国家大妓院”正式落成,管仲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女闾”。繁盛时期,小小的齐国就有妓院700余家,一度成为本国的支柱产业。
在妓院工作的女人们,靠着唱歌跳舞养家糊口,所以她们被称为艺伎或伎女。
如果舞姿卓绝,相貌出众有幸被选入“国家队”,则会被称为“官妓”,还有一些被养在家中的就是“家妓”。

唐朝时期娼妓文化发展到巅峰,甚至将七十二坊中的平康坊打造成著名“红灯区”。
上至权臣贵胄,下至商贾巨富,为求与美人共度良宵而豪掷千金的比比皆是。
由于接待的客户比较高级,妓院会特意对姑娘们进行培训,内容大到天文地理、琴棋书画、烹茶煮酒,小到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精心指导。
因此平康坊中的姑娘们各个千娇百媚,仪态大方,是长安城中最靓丽的风景。

到了两宋时期培养“家妓”成为一种时尚,无论是文人名士还是朝廷重臣,家中少则十余名,多则上百名,其中不乏像东坡居士与醉翁这样的名人。
妓院发展到这里,已经有些“变味”了,虽然宋朝有规定,官妓卖艺不卖身,官员与妓女发生关系要受到相应的处罚。但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下,受罚的都是女性。
2.遥遥无期的自由
真正扰乱市场与社会秩序的是妓女的来源,她们中有被家人卖来换钱的,有被人贩子诱拐误入红尘的,还有自小被老鸨抚养的孤儿长大后“报恩”的……

无论她们是怎么来的,能活下去的都会在妓院孤独终老。即便有人像《大宅门》中杨九红一样被七爷看中娶进家门,也要遭受婆家的嫌弃。
白家二奶奶去世前,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告诫白景琦,杨九红不许穿孝。
白家大院几十号人,连养的小猫小狗都被换上了孝服,她这位姨太太只能穿一套素色的常服。

杨九红气疯了,用牙齿咬着孝服奋力撕扯。看似行为无状,但这是她能做出的最大的反抗。
3.出局就是最好的结局
这就是妓女的命,她们向往自由,却得不到真正的自由,对她们来说出局就是最好的结局。
这里的“出局”就是青楼女子的“行内话”,与现代汉语中赋予的意思完全不同。
我们常说的出局一般是指没有达成目的,比如合同没有签订成功,招标失败,竞争失利。在棒球比赛中,击球手三次没有击中目标,就会被判为三振出局。
妓女行话中的“出局”不但没有失败的意思,而且还带有幸运的意味。
女子但凡堕入风尘,除了赎身,很少有机会光明正大地走出青楼。
不过如果恩客愿意花大价钱买断这个妓女的一部分时间,她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离开这里。
被买断期间,妓女要和买主一起生活。期间如果得到赏钱,她们会选择私藏一部分,所以姑娘们都盼望着自己“出局”,在这种以色侍人乌烟瘴气的地方,银子是最靠谱的保障。

与之相反的是“跳槽”。节后第一周工作日,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这工作干不下去了,我要跳槽”,当代打工人们可以通过换公司的方式获得更好的平台,拿到更高的工资,接触到更多的项目。
更有甚者,一年之内连续跳槽五六次,成功从实习生做到总监的位置。
在青楼跳槽可不是什么好事儿,每当来新客或者客人没有指定的情况下,老鸨会为恩客选一位妓女。
伺候得好,这位恩客或许能发展成妓女的“长期饭票”,但稍有不满。客人就会提出换个人为自己服务,这就是跳槽。
被换掉的妓女下场多有不同,如果遇上有人性的老鸨,也就痛斥一顿罚个款。
遇到没有人性的,轻则自己动手打两下,重则叫来打手教训一通,关进柴房反省,常有人因此香消玉殒。

所以很多妓女,尤其是民国时期的妓女,无论遇到多么难缠的客人,都会尽力满足他们的喜好。
还有一句行话是股票和地产人的高频词汇——“开盘”。对于金融行业来说,股市的交易被称为开盘;对于开发商来说,一座楼盘公开对外发售也叫开盘。
青楼文化中的“开盘”有两个意思:一种说法是,如果客人在两个妓女中犹豫不定,但又不想多花一分钱。
这时被选中的两个人就要PK一下,谁赢得胜利,谁就可以得到恩客的宠幸。

另外一种说法是,客人只让姑娘们唱曲儿聊天,不做乱七八糟的事情,这种消费方式也被称为开盘。
无论是哪种含义,都昭示着妓女命运的凄凉与身不由己。
随着文化的发展,万千女性得以从苦海中脱离,青楼这种男权社会下的产物也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这些被时代封印的“行内话”在新文明中逐渐解冻,获得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