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后破产——名为“长寿”的噩梦》——我们有能力活到死嘛?

文/杜辉
你是否认真的考虑过,凭现在的收入、积蓄的速度、未来可领取的养老金,自己老了后真的可以活到死(在现代科学、医学下的自然死)嘛?可以肯定的说,没有几个人认真的、仔细的想过这个问题。就算很多人有所意识,也只是模糊、粗略的想想就罢了。虽然年轻的时候我们会说,逍遥自在、享福了几十年,老了苦就苦了,但真到老了无依无靠的时候,自然不会是当初那般心境。
《老后破产》,一本日本人写的32开,9万字不到,两百页的小册子。看得人后背发凉,不禁想到自己的明天就是书中那凄凉光景的生活。在当下,在我们还有一点转圜余地,准备时间的情况下(当然,绝大部分人拼尽了全力,也仅仅是活着没死而已),我们是否能做好即将面对的老后生活的财务及生活准备?现在如果没有能力准备,那等真到了老年,当生活、金钱都陷入困境、死循环,则只有凄惨等死。所以这书年轻人也好,中年人也罢,都应该看看,让自己可以警醒,早作谋划。
书中内容是根据2014年日本NHK电视台《老人漂流社会--“老后破产”的现实》节目编写的。书中的问题和案例都是日本10年前许多老人面对的困境,但这些的问题难道就不会发生在你我身上?就不会是你我的明天?我们的明天真的会比他们好嘛?
书中日本人的老后破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人:1.独身,无子女;2.独身,未婚;3.丧子;4.丧偶;5.人老,子独身且中年失业,失去收入来源,啃老;6.农村老人,子女外出务工,身边不能照顾;7.老人国民养老金、社会养老金年轻时未缴纳或缴纳不足,造成不能领取或领取额度低;8.因病失去自理能力,尤其是老年痴呆、瘫痪、半瘫痪等情况。9.家庭因素。
作为发达国家,从书中可以看到日本的国民福利、养老措施、公共服务都还是做得不错的,相对养老、医疗、服务价格不高。但整个养老制度是设计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在当时还是具有很强的保障能力。但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所以从设计到现在不过几十年的制度已经远远落后于现实,完全不能覆盖现实中很大比例人群的基本养老需求了。
在哪都有穷人,都有低收入者、低学历、低技能、低生存能力的人群。越是这样的群体,其年轻时、在职时的养老金储备,保险服务购买就不足,更不要说等退休后或者失去工作能力后的养老金收入了。所以,随着日本经济30年的滞涨,老龄化日趋严重,所以老后破产的人群也越来越多,问题也越来越尖锐。
很多人其实在丧失自理之前生活还算过得去,但一旦夫妻双方一方去世,另一方又因高龄而不能生活自理,那生活真是惨不忍睹,无处话凄凉。本来长寿是人本性追求的事情,但对于养老难这种副作用,也是无法预料和控制的,总不能到一定岁数就自我了断吧?
日本养老金分为国民养老金与社会养老金,国民养老金类似我们的基础社保,社会养老金类似于企业年金(个人、企业各负担一半),但领取额度都不高。国民养老金全额领取是6.5万日元(成书时候的标准,不知道现在是否提高),社会养老金一般额度不会超过社会养老金。有的如果丈夫去世后,女方还可以领到遗孀养老金,但额度也就是几万日元。这样下来老人月收入在6-13万日元的养老金,按目前汇率折合人民币不过3-6千左右,但作为独居老人,这点生活费远不够支付房租、生活、、食品、保险、医疗的费用。
日本的医疗保险,根据老年人认定的护理等级及保险缴纳情况,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在10%-30%,一般老年人月开药、检查,月费用在一两万日元。如果住院还有其他减免优惠。在家不能自理的老人,护理保险根据认定的护理等级,可以安排家政人员上门服务,服务内容、次数、自费比例根据护理等级不同而定。一般护理费用一个月几千日元,如超出保险认定等级对应的次数、内容和时间,可自费享受超额服务,但对于老后破产的老人来说,基本服务支付都已经很勉强,更不要说超额服务部分,但这部分其实是十分需要的服务帮助。
除了这些养老的基本服务,日本政府、地方政府、社区、公益组织还会对老年人提供各种保障和帮助。如日本政府有生活保护制度,类似于我们的低保。但前提是老人名下没有存款、房产、投资性金融性资产,才可以申请生活保护。当然如果成功申请,除了可以住到政府提供的廉价公寓(月租1万日元),还可以补齐养老金不足月13万日元的部分,医疗、住院还可以减免甚至免费,但申请者占陷入老后破产老人的比例并不是很高。日本独居老人约有一半,既300万人收入低于生活保护标准,也就是年收入不足120万日元,但其中只有70万人申请了生活保护,其余的200万人很多都靠月不足10万日元的生活费艰难度日。
说到为什么申请生活保护的人这么少,主要原因是1. 老人不了解政策,只知道有这个保障制度,但不知道申请条件、如何申请。2. 出于面子的问题不去申请,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说自己穷困潦倒(日本人特有的性格,宁可饿死,也不能丢人)。3. 老人舍不得卖出名下房产(有资产就不够申请生活保护的资格)。4. 家人、亲属反对申请,有的是出于面子,有的是不想老人卖掉房产(祖产、家产,有感情和家族继承意义)。5. 各种个体特殊情况,政策虽然一直在改进,但对于现实永远都是滞后不能完全满足的。
许多老人年轻时候没赚到什么钱,积蓄不多,养老金不足,再加上身体不好,身边没有人能照顾,就算是在福利、社会保障比较完善的日本,那晚年生活的也非常困难与凄凉。很多老人因为没钱只能切断一切社交(社交是需要银子的,在一起也没面子的),本就单身独居的老人,没有了社交,因为经济困难更不可能购买复杂的电子设备,其孤独绝望感,共情一下吧(虽然有社区文化室这类可以看书报、电视的,但和自己家肯定不一样)。
老后破产,对于许多老人来说活着是一种煎熬。每天睁开眼就感叹还没死,还要花钱,当积蓄一天天减少,当生命一天天走向终点,当自己渐渐的动不了了,那死亡才是最好的解脱。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自己的晚年,人老了,身体不佳,行动不便,就算出门都变得十分困难。但子女也人到中年,各种忙碌,还有家庭、子女要照顾,已经无法分身再给老人更多的照料。你怎么办?有多少人可以顾得起保姆,有多少人可以住得进养老院?就算有保姆,就算住了廉价的养老院,那你的生活舒适无忧嘛?你可以得到必要的照顾嘛?保姆儿女不会虐待你嘛?显然是不能的。
现在丁克家庭、单人家庭越来越多,人口结构快速老化,但社会保障、社会服务远没有跟上人口衰老的速度。老了后究竟如何生活,如何可以有尊严的活着,死去,这些都是不敢想象的难题。
你是否知道养老金替代率这个概念(指的是劳动者退休时,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规定,养老金的最低替代率为55%。按照国际经验,养老金替代率大于70%,就可以维持退休前现有的生活水平)?你的养老金替代率能有多少?你测算过嘛?以你目前的养老金水平,还有储蓄速度与能力,你真的能活到死嘛?
不敢想,但也要想,人生总有面对的时候。所以早谋划,多准备,要不咋办?
附录一日本的国民收入以及人口数据,可以作为参考,让我们对自己的未来和老年生活能有更直观的认知与审视。
根据日本国税厅2020年个人工资调查,日本的平均工资为433万日元(人民币22万左右)。以一位平均年收入420万日元的日本人为例,每年大约还要扣除包括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等在内的各类保险约53.5万日元(约3万人民币),此外,还要扣除20万日元(1万人民币)的住民税和9.5万日元(约4000人民币)的所得税等几项大的必须扣除的费用。扣除了这些费用后我们可以发现,一位普通的日本人正常的年收入其实是336.8万日元(约17万人民币),除以12个月后则为28万日元(1万人民币左右),也就是说一位年收入420万日元的打工人,月平均收入约为28万日元。
而日本厚生劳动省2019年生活状况基本调查中显示,日本家庭每户月平均收入为552.3 万日元,中位数为437 万日元。在平均值和中间值之间,中间值更接近实际情况,因此可以说400万日元(约20万人民币)的范围是日本的平均年收入更为确切。
再来看一下世界银行,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日本人口数据。
2021年日本人口总数为12568.16万人,比上年减少了57.94万人,人口增长(年度百分比)为-0.46%;与2011年人口数据相比,日本人口数量减少了215.1万人。
2021年日本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28.7%,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世界老龄化标准为65岁及以上人口数达到7%以上),镇化率为91.9%。从性别结构来看,男性人口占比为48.8%,女性占比为51.2%,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95.4。
从年龄构成来看,2021年日本0-14岁人口比重为12.3%,占比较上年有所下降;15-64岁人口比重为59%;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3606.81万人,与2011年人口数据相比,增长了646.4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28.7%。
2021年日本劳动力人数为6822.1万人,同比2020年减少了31.6万人;总失业人口占比(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为2.8%,少儿抚比率(0-14岁人口占工作年龄人口的比例)为20.8%。
《老后破产——名为“长寿”的噩梦》
作者: 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8-8-1
ISBN: 97875327774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