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放弃纸质手账吗?|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个人推荐指数一颗星。只谈实体笔记的优点,闭口不谈缺点,就是耍流氓。被坑9块钱。
我首先承认纸质笔记的优点
1方便记录与修改。
2使用场景更广。
3应试时与重复查阅效率更高。
作者的职业是一名作家,会常常需要查阅最近的笔记来获取灵感,而且她已经使用实体笔记记录了大约两百本笔记,让她放弃纸质笔记一定很难。
我之前一直有记纸质的笔记的习惯,但是毕业之后除了应试我就不再记纸质笔记了,我发现纸质笔记缺点太多了。
1出门不够便携。大部分男士出门不会像女士一样背个小挎包,连钱包都懒得带,有个手机就够了,即时能够带,我也不会带笔,因为有太多次笔芯洒在裤子里的尴尬。而365天,我们随身都携带手机,用手机记录就非常方便。
2占空间与搬家的累赘。在现在的高房价价下,许多人和我一样与同事蚁居在二十平米的小房间下,房间本身很拥挤了,哪来空间放十几本笔记,如果要搬家,更加不愿意把纸质笔记本放在箱子里了。而电子化的笔记是不占用实体空间的。
3笔记的素材大部分已经电子化。现在是2018年,你还见多少人早上看报,这本书中所说的剪报纸和剪杂志剪书籍复印件粘在笔记本上的场景不复存在了。就像数码相机取代胶片相机,这是一种趋势。现在如果点开网页看新闻,看到到什么你感兴趣的内容或者使用微信时看到有趣的文章,你只需要发一条信息,整个网页的内容就保存到你的笔记里了。
4纸质笔记本容易损坏。在海南的天气,出门被淋成狗是正常的事情,你随生带的笔记本就会被淋透,如果放在家里长毛生霉在南方很正常,如果不幸发生火灾,你的笔记就永久丢失了。使用电子笔记,保存在云端,如果手机损坏,只需换一部手机即可,实在不放心,你可以使用两三个不同笔记软件就万无一失了。
5索引能力差。一年、两年、三年的纸质笔记找一个笔记还笔记比较方便,十几年的全部笔记本要你找一个笔记还好找吗?电子笔记有orc功能,太强大了,你拍的名片或者新闻都能够搜索,PDF也能搜索,再加上标签功能,搜索起来非常方便。
不管你使用的是纸质笔记还是电子笔记你都需要知道的几个笔记心得。
1持续保持记笔记的习惯,不要放过随时在大脑中一闪而过的灵感。
2每一条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在笔记本中留下的任何内容都是自己想记下备用的,都是自己亲自挑选后留下的报道和资料。
3经常回顾和修改你的笔记。你会发现过去的自己是多么幼稚,当初写笔记时怎么会如此脑洞大开,这是自己吗,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是一个人吗?判断笔记本上内容的价值的并不是现在的自己,而是你现在根本不知道会变成怎样的将来的自己。通过笔记,我们接触自己过去的思想,会动摇自己当下的世界观,便有机会考虑本不会考虑的事情。
4采用时序化记录规则。时间记录为年份后两位+月份两位+日期两位,合计 6 位数字。比如今天我写了一篇书评,我就在标题前加上180516
5使用索引和化标签化规则。用简写的符号和标签来表示笔记的属性。R(reading)—阅读:读过的书的标题、感想、集锦 。M(movie)—电影:看过的电影的标题、感想、印象深刻的台词 。T(television)—电视:看过的电视节目的标题、感想等。P(plans)—计划:工作上想尝试的计划、一查觉得很有趣的内容、感觉可行的想法。S(sources)—素材:想对他人说的话、想写到网上的话、想用在什么地方的句子。 T(thoughts)—想法:想做的事、改良改造方案、妄想。 E(eating)—饮食:吃过的、喝过的东西。还有常用的标签分类:工作事业、学习成长、家庭生活、健康锻炼、社会交际、兴趣爱好、精神奉献、休闲娱乐。
6实践你记录的部分笔记。将创意化为成果,不实践,理论永远是理论,实践了,才能将笔记中的东西内化为你的,你会形成你自己的见解。
7在生活中,即便没有得到成果,也要毫不气馁地做下去。特别是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做什么都看不到未来,即便如此,也必须保持那份工作热情,哪怕屡战屡败。 如果没有生活日志,你也许只会记得不尽如人意的结果,甚至会记忆模糊;但如果用生活日志的话,你可以亲眼看到自己曾经的努力和辛苦,即便没有任何结果,曾经的努力也会成为自己内心的支柱。
我是如何使用电子笔记的?
我首先将我的笔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共享的笔记,一类是不可以共享的笔记。
可以共享的笔记一般是我写的评论和想法。我会将这些评论放在豆瓣和微博上,一是因为微博有很强的搜索功能,只要点进我的微博,搜索关键字,就能找到我过去的写的评论。二是具有社交性,能够找到喜欢和我看相同书的人,成为朋友。三是长尾效应,即使看很多非常冷门的书籍,我写一篇评论只花几个小时,但是未来五年十年,只要别人在豆瓣上查找那本书籍,别人就能发现我。
不可以共享的笔记,我使用的是simplenote+印象笔记。这两者都是安卓、Windows、iOS、mac全平台通用。两者都可以免费使用。我把simplenote当做我的ram,随用随记,短时间记完就删掉的,而且支持markdown。把印象笔记当做我的rom,保存需要长期保存的笔记,现在已经购买了高级会员,主要是为了使用跨平阅读标注PDF与PDF内搜索内容。
最后我想说的,小心资讯恐慌症。这个世界每时每刻产生大量的信息,绝大部分不能解决你当下或者短暂将来的资讯都是没用的。应该化被动为主动,少去无意识的浏览,多去主动搜索你想要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