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信任并肯定自己,否则你永不满足,否则你痛苦冲突
高灵陪伴成长
陪伴你慢慢成为你自己
以下内容精要音频见Mae有光疗愈
赛斯资料
不必太认同你的情感
当你爱自己
爱的正是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不论什么时候,当你抓到自己在一种你认为的负面心态里,就变不高兴了。那可能意味着你在害怕自己的“负面情绪”。
你不可能在爱自己的同时却恨那流经你的情感,不论正面的、负面的。
害怕自己的情感,可能因为你过分与之认同,以至于你忘记了你并非你的情感这个事实。最终,在拒绝接纳和面对这些负面情绪的时候,你就像是在恨自己。
情感才是真正「无邪」的。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的,每一个情感,假如不被干扰或抑制,会带你回到「爱」里,你只是需要跟随它。
爱你自己,正是爱这个并不完美的自己。这样去做,你将了悟到,你所认为的不完美,正是向更完整的“变为”的一种摸索。
无法自我尊重
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时
该怎么做?检视你的信念
如果你对自己有一种怀着爱心的尊重,那么,你就会信任你自己的方向。
如果你发现你觉得自己没价值,那么不要只试着把一个更正面的信念置于其上,反之,把你对自己的感觉完全诚实地写下来。
检查一下你所写的,提醒自己这些内容实际上涉及了自己的一整套信念。
接下来,列出自己的才能、能力,就像你诚实地记下自己细微的「毛病」一样。
没有一个活着的人,以他自己的方式存在,却不具备一些创造性的能力、成就或极佳的特性。如果你完全诚实地照指示去做的话就会发现自己的确是一个有价值的个人。
当你发现自己陷入一种自卑的情绪里,就看看一看这第二张关于自己才能、能力、特性的清单。
你可能会觉得自己这些才能与成就毫无闪光点,那又有什么用呢?
你必须了解,将自己与别人相比,是在否认自己奇迹般的存在与远景。比较是无用的,因为你是独特的存在。
而且,一旦你开始把自己与别人相比,就永无止境。你永远会发现有些人在某些方面比你更有才华,你将永远不会满足。
如果“比较”本身是评判性的,将自己和“理想的”自己比较,也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有些人常常把他们现在所做的与他们认为自己所能做的相比,却常常没有去开始发展他们自己的能力。
例如,他们想写伟大的哲学理论,却从未在纸上写下只字片语;他们可能想要帮助整个世界,但一直只是去想,而根本没有试着以实际的方式去实现它。
理想变得如此伟大,以致使得人永远对自己的表现感到不满意,却又害怕开始。
信念也是有“保质期”的
需要剔除那些过期的
找出你持有这些过期信念的理由
有些信念可能在你生命的某一个时期对你发生非常正面的效用。
然而,如果你没有检视自己信念的习惯,可能在这些信念已达到了“使用目的”之后仍然长久带着它们。但它们现在已经于你不适用了,甚至可能变得限制你。
比方说,如果在四十岁时,你仍相信父母是绝不会犯错的,那这个信念的存在就已经远超过它对你而言是有益的“保质期”了。
你应该要去找出你一直持有这个信念的理由,否则这个信念将阻止你运用你自己的独立性,也阻止你去造就你自己的世界。
如果你已经五十岁了,而仍相信较老的一代是僵化的,或者你相信青春是生命中唯一光荣和有效的部分,那你就是在为自己建立了负面的暗示。
一个年轻的母亲可能相信她的孩子比丈夫更重要,这个信念可能帮助她对孩子付出必须的注意力,但如果当孩子长大些了,她还持有这个信念的话,就可能被它所限制。
对一个二十岁的妇人有正面结果的观念不一定对一个四十岁的妇人有同样的效果。
你接受一个信念一定是因为它对你个人而言有用,去发现那些目的是什么。
有些人用“求助”来逃避责任
你必须信任并肯定自己
否则你永远不会满足
否则你痛苦且不断制造冲突
有一些人习惯向人求助,用这个作为一个逃避责任的方法。
在特定的身体上的问题,或在你没有什么知识的那些范围里,你应该去寻求帮助。
但许多人向人求助是为了找寻对整个人生情况的答案。在如此做时,他们否定了自我了解与成长的能力。
一般人都在自己之外寻求对个人问题的答案,而那正是答案最不可能被找到的地方。
仅仅是了解到“是你形成自己实相”,就会将你从过去曾妨碍你的一些限制性观念里释放出来,使你能够发挥创造性,检查自己的信念,找到这些信念与你实际的经验之间的关联。
单就是“变得有意识”本身,就将触发你直觉性的反应,使你透过梦、冲动及普通的思想模式而收到有用的资料。
如果你肯定自己“存在”的优美属性,你将由你现在所在的地方开始,欢喜地扩展你现有的那些属性,而不去期待它们显现出完全绽放了的样子。
列出那些使你充满罪恶感的具体行为或事件,这将使你能够更容易地追踪到儿时的早期信念:有一些是养育者出于善意、保护而告诉你的,有些则是某个人因为自己的无知而灌输给你的。
当你肯定自己在宇宙里中存在的「正当性」,就会轻松自然地与别人合作。
你做你自己,就能帮助别人也做他们自己。
你不嫉妒你所没有的才能,因此,你能以开朗的心胸鼓励在别人之内的才能。
你认知自己的独特性,因此,你不需要去宰制别人,也不会在他们面前畏缩。
你必须在某一个时刻开始去信任你自己,我建议你现在就去做。
如果不是这样,你将永远仰赖别人对你证实你自己的「价值」,而你永远也不会满足。
你将永远问别人我该做什么,而在同时又憎恨那些你从他那儿找寻这种帮助的人。
你将发现,自己夸大了自己生活的负面,却夸大别人经验的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