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美中华”碎碎念之一:自救式群体活动更需越剧流派评判导向的回归

越美中华”比赛火热进行中,小编也在大宁剧院连看了8场晋级竞演,终于把这一轮的复赛内容看完了。对于这次比赛,小编一开始因为它的商业化而有所抵触,到现在却又想通了。为什么我们总是对比赛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要求?那是因为我们一直习惯用以往的赛制来比照。但是,这一次的比赛,并不是带着公益属性的机构居中组织调节的,而是民间赞助发起、主要由商业机构承办的。上一次全国性越剧竞赛是2009年的“越女争锋”第二季,相隔“越女争锋”第一季仅3年,但自09年至今,这10年间,竟再无越剧竞赛!我们大家其实都心知肚明,随着越剧宗师们的离开,越剧剧种的地位在下降——“京昆越沪淮”这个惯用语叫了多少年,现在某官方机构对外宣传口径却硬生生拗成了“京昆沪越淮”。在这种大局势下,民间自发赞助而启动了这一场全国性竞赛,与其说是一场严格的戏曲竞赛,不如说是一场越剧人自救式的群体活动,是一场为越剧新人提供展示平台的群体性活动——因为现在实在是太需要有这样的活动来让越剧小花们涌现出来!从这个角度上看,有评委说主办方“功德无量”,其实也并不过分。试问,谁又有能力而且心甘情愿投入巨额资金发起这样一场规模空前的越剧比赛,而不是只是拼命为自己的小家赚钱只想着自己逍遥快活?尽管小编也一直抱怨赛制的不合理、部分评委给分带有主观因素,但也必须要感谢发起者“爱吾爱以及人之爱”,将越剧当做一个大家庭,给了越剧小花们这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越剧人,不容易啊!

说回到这次比赛。此次比赛人数众多,评委们的点评也是各有风格。但若说最能引起全场观众共鸣的,恐怕要算是孟莉英老师那一段关于越剧流派的讲话了。小编用现场音频和现场拍摄的孟莉英老师照片做了一段视频,大家一起来听听吧~

孟老师讲得坦然而又真诚,小编对她提出的流派问题也是深有同感。此次竞赛,年轻演员们展示的技巧性内容很多,但是越剧流派内容却很少。有的虽然号称是某派,但却缺少流派所应有的特色。作为观众,我们真的是听不出来看不出来这到底是哪派啊-_-!曾几何时,越剧竞赛中流派内容从来都是重中之重,简直就如生活必需品一般啊,怎么到了这一届竞赛,流派反而成了少见的奢侈品了呢?

观众们是喜爱越剧流派的,孟莉英老师说流派扎根于民间,真的是一点也没有说错。简单说个例子,最后一场竞演,有2个身段设计几乎相同的“女吊”折子戏。当第二个“女吊”演出到一半时,那4个甩黑色长水袖的群演再次上场,坐在我身边的爷叔哈哈一笑:“伊拉又来了”。说实话,这满台的水袖翻飞,作为观众我看着都觉得有点累啊,真的,演员真是辛苦啊,群演更是辛苦x2啊-_-!但是观众对此最多说上一句基本功不错,接着就没啦。如果换做宗师们千锤百炼的戏,你看看人家爷叔阿姨们会不会这么说?人家只会兴奋地说“这只戏好这只戏好”,进而坐起身来,一边盯着看,一边聚精会神跟着哼唱,中间还嘟囔一句“有味道”或者“味道还差点”好不。
戏曲里基础性的技巧固然重要,但那只是戏曲层面的内容,或者充其量勉强是越剧层面的内容,但这不是越剧的核心——流派层面的内容啊!这个逻辑概念,想必大家都能明白吧!毕竟这还是越剧竞赛,不是吗?为什么现在的竞赛舞台上,频繁出现的是新编戏(很多还是体现不了流派特色的新编戏),而不是千锤百炼的流派传统戏?越剧的确是新兴剧种,比不得京昆历史悠久,但是越剧发展至今已有百年之久,也是有了一定的积淀的啊!现在都说要文化自信,落实到剧种就是剧种自信,剧种自信的基础是剧种要有能拿的出的区别于其他剧种的属于本剧种特有的财富。越剧流派恰恰就是其中重中之重的内容!据说有一种看法认为就该丢了宗师们为越剧剧种打下的辉煌江山让下一代从头再来,因为越剧流派内容太规范太严格了,很难再突破。呃,你确定不是开玩笑么?突破难度大,难道不是应该更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因为突破难度大干脆就推倒重来?这也太搞笑了吧!

戏曲发展有一个客观规律,是必须代代传承。代代传承之所以能发展,是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再进一步,而不是一边打江山一边丢江山,如果是那样,每一代人都只有一辈子的发展时期,因为到了下一代又立马把上一代给丢了重新再来了。那么越剧剧种将永远迈不开发展的步子,永远积淀不下真正的剧种财富,还拿什么和其他有丰富积淀的戏曲剧种比?越剧又何以自立?因为越剧年轻,所以可以不积淀?就该一直照搬其他剧种?这也太扯了吧-_-!
所以,当我们听到赵一兰的陆派唱段(有陆派韵味啊)、看到董心心的范派身段(哇塞,这才是范派回十八啊)、赵心瑜袁派的英台哭灵(情感与身段完美交融)、杨韵儿的情探阳告(这一版的身段设计实在太棒了,往佛台上一撑的动作简直构架起了整个庙宇的空间)、潘锡丹张派的曲江责子(哇塞几近完美!)以及王玥的吕派唱段和张扬凯南的尹派赵腔等等,我们是那么的惊喜!尽管她们都还非常稚嫩,因为紧张而在唱腔上、演绎上,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赵一兰面部控制存在缺陷,赵心瑜因为紧张而导致低水平发挥唱腔存在瑕疵,杨韵儿的情绪处理显然是过了,而董心心则显然存在情绪不够饱满的问题(简单说,这个梁山伯在感情上实在是没有high起来啊)等等;但是她们这种学习越剧流派精粹的价值取向是最宝贵的,尤其是在现在的这个流派特色越来越弱的竞赛舞台上!
为什么孟莉英老师的话会引起几乎是全场观众的共鸣?那是因为她朴素而坦诚的言辞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她在自觉或不自觉得引导着这个越剧比赛所应该有的属于越剧剧种的正确的审美取向和评价取向!技巧是应该有的,但是我们所爱的越剧从来就不是一个炫技的剧种!而能代表越剧剧种的,并不是绚丽夺目的基础性的戏曲技巧,而是我们的越剧流派,完全融合于人物的越剧流派!所以,作为评委的各位老师们是否在评判的时候,也应该有这样一个属于越剧流派的基本的审美取向?如果演员的表演止步于戏曲,止步于越剧剧种的共性,那么你们也只能在这个层面进行评判。但如果演员的表演具有明确的越剧流派的属性,那么你们的评判是否应该更侧重于越剧流派这个重中之重的内容?
未完待续
————————————————
越艺社不完全精选榜
越美十五佳
排名不分先后
仅代表本社观点
推荐诸位观看
张扬凯南:杨乃武·姐弟相会(唱腔)
http://wx.dfdjy.cibn.cc/vod/detail/409070
王玥:浪荡子·抢当头(俱佳)
http://wx.dfdjy.cibn.cc/vod/detail/409245
潘锡丹:李娃传·曲江责子 (俱佳)
http://wx.dfdjy.cibn.cc/vod/detail/409334
赵心瑜:梁祝·英台哭灵 (情感身段交融)
http://wx.dfdjy.cibn.cc/vod/detail/407880
王静:祥林嫂·厨房(唱腔)
http://wx.dfdjy.cibn.cc/vod/detail/408931
董心心:梁山伯与祝英台·回十八 (身段)
http://wx.dfdjy.cibn.cc/vod/detail/409430
项李亚:胭脂·慎思(唱腔)
http://wx.dfdjy.cibn.cc/vod/detail/409161
赵一兰:珍珠塔·跌雪(唱腔身段)
http://wx.dfdjy.cibn.cc/vod/detail/408007
郑蒙蒙:光绪皇帝·瀛台会(唱腔)
http://wx.dfdjy.cibn.cc/vod/detail/408584
陈丽君:白蛇传·断桥(俱佳)
http://wx.dfdjy.cibn.cc/vod/detail/408462
李云霄:蝴蝶梦·劈棺(俱佳)
http://wx.dfdjy.cibn.cc/vod/detail/409081
陈海峰:五女拜寿·哭别(唱腔)
http://wx.dfdjy.cibn.cc/vod/detail/407699
邵晓霞:赤桑镇·包公赔情(功架)
http://wx.dfdjy.cibn.cc/vod/detail/408967
刘丽英:杨淑英告状·死谏(人物感)
http://wx.dfdjy.cibn.cc/vod/detail/408863
阙伟伟:红楼梦·葬花(人物感)
http://wx.dfdjy.cibn.cc/vod/detail/409105
诸位可以复制本框内分隔符以上的内容,然后黏贴到微信的“文件传输助手”(找不到的直接搜“助手”2字可以找到,或者直接在本社微信订阅号首页发送也是可以的),点击发送后,即可点击聊天记录里的超链接直接观看。必须在微信里哦,因为视频被东方大剧院限制了只能在微信看,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