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躁动的青春: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对恋爱的态度和行为(调查1 785名学生)

2019-08-15 13:37 作者:太宇可斯  | 我要投稿

引用文献:李玉艳,赵瑞,周颖,纪红蕾,李亦然,于传宁,杨宏琳,武俊青.小学高年级与初/高中学生恋爱态度和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7,33(02):249-253.

网络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LAST2017&filename=ZGGW201702021&v=MDkyODVMT2ZiK2RxRnlybFY3M0JQeXJNZWJHNEg5Yk1yWTlIWllSOGVYMUx1eFlTN0RoMVQzcVRyV00xRnJDVVI=

数据呈现:(仅是调查数据部分,没有分析、议论或评价)

1 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

本次共调查1 785名学生, 其中小学生580人 (32.49%) , 初中生603人 (33.78%) , 高中生602人 (33.73) ;男生852人 (47.73%) , 女生933人 (52.49%) 。对象年龄为9~16岁, 平均年龄 (12.85±1.87) 岁;其中, 小学生平均年龄 (10.54±0.61) 岁, 初中生 (12.97±0.35) 岁, 高中生 (14.99±0.36) 岁。父亲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中专为主, 分别为561人 (31.43%) 、535人 (29.97%) ;母亲文化程度亦以初中、高中/中专为主, 分别为592人 (33.17%) 、550人 (30.81%) 。有1 286人 (72.04%) 与父母居住在一起。有701人 (39.27%) 表示其家庭人均月收入>6 000元, 有498人 (27.90%) 家庭人均月收入为4 000~6 000元。

2 调查对象恋爱态度和行为

2.1 恋爱态度 (表1)

对中学生恋爱持反对态度的比例占49.08%, 小学生和初中生反对的比例较高, 而高中生反对的比例较低, 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17.17, P<0.0001) 。

表1 不同恋爱态度分布

2.2 恋爱情况及行为 (表2)

有7.23%的调查对象表示恋爱过, 高中生比例较高 (17.61%) , 开始恋爱的时间以初中二年级 (24.60%) 和三年级 (27.78%) 比例较高, 主要恋爱行为是异性间的拥抱。在恋爱对象中, 有41.73%表示出现过问题, 主要是不敢拒绝 (40.43%) 或拒绝不成功 (25.53%) 。

表2 调查对象恋爱情况分布

3 恋爱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3.1 单因素分析 (表3)

结果显示, 男生恋爱比例高于女生, 不同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主要居住方式对象发生过恋爱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住集体宿舍的学生恋爱过的比例较高。对中学生恋爱持赞成态度的对象恋爱过的比例远高于持反对态度者。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学生恋爱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3 不同特征学生恋爱情况比较

3.2 多因素分析 (表4)

将学校、性别、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主要居住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对恋爱的态度共7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 (sle=0.05, sls=0.10) , 分析调查对象是否恋爱 (否=0, 是=1) 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 初中和高中学生恋爱的风险高于小学生;父亲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的学生, 其恋爱风险高于父亲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学生;对中学生恋爱持赞成和无所谓态度的对象发生过恋爱行为的风险高于持反对态度的学生。进一步进行多分类变量组间比较, 结果显示, 与初中的对象相比, 高中学生恋爱风险升高;与父亲文化程度初中的学生相比, 父亲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的学生其恋爱风险增加;与对恋爱持无所谓态度的对象相比, 持赞成态度的学生恋爱风险升高。

表4 调查对象恋爱行为影响因素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

研究工具:

采用Epi Data 3.1建立数据库, 对问卷进行录入和核对。应用SAS 9.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方法主要包括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

躁动的青春: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对恋爱的态度和行为(调查1 785名学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