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源同志男汉族1917年8月20日生于荥阳县刘河乡架子沟村河南
陈子源同志,男,汉族,1917年8月20日生于荥阳县刘河乡架子沟村,1937年在荥阳县京索初中学校毕业,1938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任汜水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区区长,1948年任刘河乡管小学校长。1949年任荥阳县崔庙区政府生产助理。1950年任中共郑州地委宣传科干事,1951年任荥阳县文教科科长。1954年任调任登封县教育局副局长。 1938年的一八年的一天晚上,汜水县肖寨党支部在大雁沟小学开会,会上陈祥九同志(时任氾水县抗日武装科科长)和吴化人同志(解放后任郑州市教育局局长)介绍陈子源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到汜水县抗日自卫团三队任司务长。1944年4月日寇占领郑州,我们荥阳一代沦陷,日本鬼子杀人放火。奸污妇女,抄抢店铺,其法西斯暴行残忍之极,每天出动十几架战机对荥阳轮番轰炸,尸体遍地,凄惨景象目不忍睹。1944年六月份,中共中央指定皮定钧司令和徐子荣政委在汜水县创办了抗日根据地。1944年9月,成立汜水县抗日民主政府。赵吉普同志任县长,另外成立了宣传部、武装部、群工部等机构,第一区陈子源同志任区长。张勋同志(烈士,后牺牲)任政委共计三个区。 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陈自源同志和政委张勋同志在汜水县的霍河、王河、庙子等地区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参加抗日斗争。开辟了刘河,庙子抗日根据地,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建立了区武装、区干队、区通信班。又组织了宣传工作队、清救会陈子源同志和青救会主任马其亮同志(解放后任湖南省民政厅厅长)一起组织民兵和青救会会员,加强对日,伪,顽的政治攻势,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制定了一系列革命抗日口号。通过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等形式进行抗日革命,宣传、瓦解和孤立敌人。标语的主要内容是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穷人要翻身参加八路军。八路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土地回老家,实行耕起耕者有其田,优待俘虏,缴枪不杀等”这些革命口号对鼓励人们的革命斗志、打击敌人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才短短几个月,参加地方党,政,军的人数约上千人,壮大了我们的革命队伍,陈子源同志和政委张勋同志一起取消了国民党的保甲制,改保为行政会。改甲为自然村,建立村政权,发动群众实行减租减息,开展退地斗争。还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规定,凡属地主富农贱买贫困农民土地的,一律无条件退还农民,群众从内心里。拥护民主政府,群众反映共产党就是好,真是咱贫穷老百姓的救命恩人,抗日民主政府真是咱穷人的政府啊,群众思想提高了,就主动动员亲属参加抗日,自动组织民兵巡逻放哨,有的积极筹粮捐款做军鞋送军部支援前线。一遇战斗。积极组织担架队救出伤员,有力的支援了抗日斗争,在抗日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地抗日形势推动和鼓舞下,汜水县人民,武装发展很快,陈子源同志和政委张勋同志利用有利的地形,组织了我们自己的武装力量区干队,经常活动在五云山一南一带。站岗放哨,了解敌情。1945年1月,日军中岛、纠合何九龙、方子美部约500余人,联合偷袭我汜水抗日民主政府北面的天平障、五云山。敌人难犯,我军与区干队占领高地,阻击敌人。日伪军多次向我阵地发起进攻,均被我军击退,直到天黑,扔下几具尸体,抬着伤员惨败而回。1945年5月,我军攻打崔庙镇。崔庙镇是日军设在山南的一个重要据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鬼子在这里征粮,征款征料,欺压百姓。为了巩固和扩大我山南抗日根据地,我军决心打掉这个据点。五月份是麦收季节。日伪军纠集了三个连的兵力,又向我根据地发起了扫荡。此时,镇内日伪军有部分人留守。我八路军陇海支队。和民兵一千余人参加了战斗。凌晨,陈子源同志奉命带领区干队从刘河前往崔庙。中午时分,我军再向敌军发起强攻。日伪军守卫很顽固,几次冲锋都没成功。这时我军主动撤退,调虎离山,让敌军上钩,另外把重兵埋伏在半路。敌军以为我军已撤走,边开门追了出来,我军乘势攻击,三四大队首先冲进寨子,端了敌人老窝,随后又抄了出了寨敌军的后路。敌军至只有少数人狼狈逃回县城,第二天,攻打崔庙镇的消息就传遍了山南区,群众拍手称赞,很快调动了群众积极抗日的斗志。 1945年九月,日本投降后,我军皮定钧部队南下时,陈自源同志和政委张勋同志奉命留下继续战斗。当时,他和政委张勋同志在庵上岭村整顿区干队和民兵组织。天黑时伪保长王栓勾结区武装助理王树英,和通讯员王毛等人向土匪头子方志美报了信儿,方匪闻讯后马上派人包围了该村。他们事先让王毛将张勋同志手枪上的主要零件去掉,然后以报告敌情为由将张勋同志诓出窑洞后威胁他投降。情况紧急张勋同志急忙持枪叩击,发觉失灵方知中计,接着便与土匪搏斗,最后落入魔掌,张勋同志坚贞不屈最终的被敌人杀害了。英雄倒在了血泊中。陈子源同志听到后悲伤欲绝,悲痛万分,马上带领区管理员徐凤生同志突出重围。决心给张勋同志报仇,他们在玉米地里躲了两天,才知道大部队南下走远。记者采访CCTV央视新闻媒体采编导演编剧杜彦彪杜宗涛毛晓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