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期货招商1:期指对冲风险的功能勿在各路资金博弈中迷失
当前部分出资者对期货商场的功用存在必定的知道误区,主要体现在为挣钱(价格发现)而出资期货。
期货商场的基本功用是价格发现和规避危险。但由于商贸和信息技术的开展,现货商场也越来越呈现出价格发现的功用。尤其在股市,“买股票便是买上市公司的未来”。于是期货商场日益回归其本质功用——对冲危险,这才是产品和股市没有而期货商场独有的功用。
产品现货和股价上涨都可以发生价值。股票上涨时市值添加,卖票人挣钱买票人也挣钱,跌落时效果相反。而期货价格上涨却根本不发生价值,期货完全是一个“零和”商场。当一部分人做期货挣钱时,定有另一部分人赔了同样额度的钱。
既然期货商场不发生价值,那就必定不是用来挣钱的。现货商场和股票商场恶炒个股牟取暴利的事例很多,而清理整理后的期货商场则鲜有所闻。正因为此,发达国家的银行普遍将持有期货套期保值相应头寸的合约作为借款有效条件之一。套期保值好比自己跟自己下棋,不管怎么下成果都是赢一局一起输一局。凡做期货呈现巨亏那肯定是把避险做成了挣钱,跟自己下棋变成了跟别人“斗地主”,成果不免变成悲惨剧。
要想挣钱,就应该去产品现货或股市;要对冲危险就只能来期货商场。但期货商场无法甄别和拒绝想挣钱的出资者,一起为了有效对冲危险,也需要想挣钱的出资者——投机或套利买卖者入场,形成套期保值的对手盘,在各路资金的交游博弈中完成动态平衡。
中国越来越多的现货企业依托套期保值在产品期货商场成功规避了价格波动危险,期货成了这些企业安稳运行不行缺少的工具。为了保护股市安稳,充分发挥股指期货对冲危险的功用定位,中国证监会严厉限制除私募和部分公募基金的专户理财之外,组织出资股指期货只能套期保值。各证券公司作为组织参加股指期货的“先行者”,活跃试水套保事务。截至去年底共有29家先后入场,套保占比其606亿元自营财物总规划的一半以上,使用期指对冲危险,削减现货财物丢失近17亿元。到今年1月底,股指期货套保持仓占比全场持仓30%,其间主要为券商。至4月8日已有34家券商开立了自营事务套保买卖编码,其间31家活跃参加买卖,使用股指“期代现”,削减现货频繁操作,有利于跌落时安稳持股安稳大盘。
由于股指期货合约不行能精准对应市值规划巨大的沪深300成分股,多空对冲不行能刚好对等,因而套保成果往往是小赚小赔。实践证明,只需留意掌握商场趋势,活跃进行波段操作,就可望争取套保对冲的正效益。据2010年报显示,中信证券(600030)股指期货套保完成减亏1.2亿元,衍生金融工具收益4.32亿元;招商证券(600999)年底股指期货出资余额3.29亿元,自营权益类证券及证券衍生品在净本钱中的比重由2009年底的10.97%提升至70.99%;广发证券(000776)自营事务获股指期货买卖编码后加大投入,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化收益约5355万元;华泰证券(601688)年底共持有股指期货多空单1485手,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化收益1613万元。
老练商场如美国期市股指期货组织出资者占比90%左右,对冲危险成为商场的“定海神针”,金融危机以来期货组织没有轰然倒塌或仰仗政府输血救命。对广阔现代企业来说,在现货商场运营挣钱的一起,使用证券和期货商场别离进行财物配置与危险对冲,业已成为其生计开展的必需手法。“进不进”早已变为“何时进”的问题;“进来有什么危险”也正在变为“不进来(或进不来)有什么危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