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wheels】Purple Haze (Ⅱ)
独具特色的异域情调,这一主题显然取自合众国之外。而写出既可驰骋赛道,又能壮游城镇后,火轮为此车所作的简介结语是“以任何语言来听,它的能力都是那样美妙!”
(Specs like that sound good in any language!)
所以或许,我们也可以叫它“世界语”。

首发于2018年,Exotique由Dmitriy Shakhmatov设计,这位路虎爱好者兼车主给出了自己对异域超跑的答案。

先前几款的配色和涂装或是差点意思,或是完全令我失望。见到21年连包这款后,我决定不再等待了。
拉花设计与首版完全一致,配色与漆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经验之谈,近十年的普卡封绘通常表现着这款小车模具的最理想效果,改翘头少刻画少印刷一概不会见到。
而在封绘上,Exotique的车头部分底板依然保持着如此高的斜率。结合车头与整个车体,我们很难得出它是为轨道表现而牺牲整车观感的结论,也许不必须要整套底板都贴附于路面。
我并非对火轮一直以来喜欢让涂装主导透明件的颜色的设计心怀不满,但每次Exotique套用这款涂装时,透明件的配色都去和左侧那道异色窄拉花靠拢,黄/蓝/棕红,甚至还有首版之一的绿。在此部件透明度日益下降的情况下,草率应用这些颜色只会给本车想表达的科技和未来感帮倒忙。

作为宽慰,每次套用这款涂装时,火轮都会装配RA6轮毂,这款以Ryu Asada命名的六辐“旋风轮”在我认为是最适合Exotique的。
来自车头的一道直线如刺般毫无掩饰地穿透侧面十分突兀,而这实际是看似俗手的妙手。

这是一辆Rodger Dodger 2.0。在看到Exotique之前,它给我带来了不小的视觉冲击。
在前辈对车体布局和外观轮廓的强约束力下,2.0依然很传统,除了,没有侧窗。
扫视一款传统车体,腰线之上车顶之下却看不到侧窗,这感觉堪称汽车领域的恐怖谷效应。
Exotique用一道斜线打乱了我们的视线,再重新聚焦看向这片缺少传统度量线的不规则区域时,可能会联想起刀刃、鸟喙、某些立体艺术,而不主要是一辆没有侧窗的诡异跑车。即便还会想到,一句“未来感”也相对解释得通——其中自然少不了Exotique整体塑造的帮助。
而在不将这道线作为腰线看的同时,它却一直起着腰线的一部分作用:让下半部分车体与地面接近垂直的同时独立凹出部分造型,让上半部分大幅度收窄以减小迎风面积,保障尤其在俯视视角下车身的流畅与立体感。
以上之外,它还以强硬的方式将前后翼子板与主车体上下分别“绑定”在一起,RD 2.0中各自为政的侧面观感被进一步削弱,在这一点增强了整体性。

而回到这辆小车,我希望火轮的刻线精度更高些,更不要在前翼子板上留下这样的合模线疤痕了……

后翼子板的内线由尾灯引向排气管口为止,而保险杠两侧的导流口可谓整车处理最草率的部分,很遗憾这辆未来之车依然能看得出车尾未完心已放假的经典火轮式设计。
为保障仅存角度内的视野,挡风一路探到了前悬系统之前,

而座椅之后,火轮也留出了足够空间以展现这台超700马力的V12引擎。

必要文字区域之外,整块底板刻满了致密的蜂窝形纹路,这是近年火轮为表现科技和未来感的比较用心的尝试之一了。

被一道线条完全改变的主流概念设计,以及,Bring back fu*king V12s!


与很多前同事不同,对John O'Laughlin而言,在火轮设计小车只是他职业生涯的一个阶梯。
2018年入职火轮,根据Wiki Fandom的记录,在转职本田和特斯拉之前,他共有四款设计,而目前完成市售列入表格的只有两款小车,Electro Silhouette是其中之一。

简介中标榜“环境友好型”,这款开放式座舱的耐力赛车由纯电驱动。

纯电,耐力赛,短时间内(指若干年)看来,这两词相加都不太可能等于“靠谱”,所以这辆也是实打实的未来之车了。
从一个灵魂之问开始:Electro Silhouette翘头了吗?
火轮乐于对自家耐力赛车重拳出击,前辈Phototype H-24和24 Ours都不可避免的在小车化过程中活成了火轮轨道的形状。
答案是肯定的。但这几年,火轮有了更协调的方法来表现它。

可动前唇,通常由内饰件延伸,主车体件设置卡位,可谓目前兼顾翘头与姿态的最优解。


TRAP5是我最不喜欢的普卡轮毂。情况在它还是FTE“高速轮”主力的时候就没有好过,胎宽太过失真,简单的梯形缺少应有的锐利,搭配火轮相当自信的金色更是毁了一票授权车的观感。
不过在这辆车上,朴实的银色镀铬,效果还是比较顺眼的。

这款21年连包刷色套用了自己在20年普卡线的涂装,黄黑拉花之抽象让它可能象征电光的说法难以令人信服。


三孔充电插口被安排在车顶防护架内,双垂直尾翼的操作似乎是Phototype H-24的进化版。
也许在现实的未来规则会放开可变尾翼这类的限制,但至少现在在火轮架出的世界中已经实现。


在Exotique上,驾驶员想够到方向盘需要他的座椅下能有一组滑轨,将他从引擎旁调整到真正适合驾驶的位置。
Electro Silhouette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人性化,翻转自车头的锥形将方向盘直接推到与座椅间正常的距离。

坐垫区域由两侧透明挡板来延展表现的设计颇有创意。如果是高科技软胶之外的材质,相信车手们会拒绝在这样的座椅上进行耐力赛;但回到设计本身,我觉得这很Cooooool。

从结果来看,火轮并不需要抹平这样大面积的底盘,而此车构造也很难让它在ID系列实锤完结之前加入。(话虽如此,中段底盘与透明黄之间却留有一道缝隙)
所以只有一种可能,火轮在这个时候会想到对称。
对了,还记得设计师的名字吗

想到在他出走火轮后还有谁会在小车上印上他的名字,John O'Laughlin索性将自己的缩写OL刻在了Electro Silhouette上。
一辆比较有创意,但又没那么出彩的小车,能顺利在本期专栏中显示,紫色漆面功不可没。


Exotique和Electro Silhouette,两款风格迥异的未来之车。

一辆在传统动力系统上探索外观设计的更多可能,一辆则考虑从未来大环境明朗的能源中榨取持续且有力的Power。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