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顺眼的别惯着
别跪着显化 这是需求感作怪
我才意识到摆正身份这个重中之重 你要把你的力量拿回来
还是要配合需求感和托付心态漂漂亮亮的打法 接触显化后我忽略了这点
第一你对显化(变相外界)的需求感
在那个旧身份去“想要”通过A去显化得到 这不就是妥妥的需求感高的动机和表现吗
第二你要3D的证明 它人的认可 你才是有价值的 托付心态过重
你的旧身份会认同你的旧故事 所以你硬逼着自己A 去操控去push 3D 那能量就被外界吸走了
不是你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重点是你是什么身份 能量完全是不同的
而且不是一定要做什么技巧才可以显化 只要你可以直接活在终点 你连A都不用
因为是你显化你是谁 不是通过技巧去显化得到 而是通过合适的技巧去感受你是谁
先关注自己 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做自己也好 爱自己也好 接受自己也好 允许自己也好
别忘了你与“显化”这件事本身就是能量博弈
还有一个自我认知 自我概念的重要性
如果你在旧身份旧故事里A你想要的 那就是在试图操纵控制push3D 需求感过高
你需要3D的变化去证明你的价值 为什么你要别人定义你是谁 为什么你要外界定义你是谁
你要在新身份新故事里A你想要的 想法与愿望这不就对齐了吗 需求感会偏低或是无所谓
你做什么技巧都可以显化啊 因为是你显化你自己 不是技巧显化 所以选适合自己的技巧就行
最后既然你觉察到限制性信念就不要再迷恋旧身份旧故事OK?!
没必要在无意识交谈中再次提起旧故事 那种回忆的沉浸 这相当于在肯定旧故事啊
撇开所谓的共情 你要的新故事完全OK 那种旧故事就别了 说多无谓 反而还暴露了需求感
你没必要融入这个人性的角度去想这个旧故事啊 别纠结太多那种有的没的细节
别在那里弱者思维 把属于自己的力量拿回来 把掌控权拿回来 3D之事皆如此
不管是哪个主题 都一样 你不是你的想法 你可以控制你的想法 然后想法创造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