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随笔
还记得在我高中的时候,我第一次进交响乐团演奏,那个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交响乐团,也并不知道自己的所有的生命都会贡献给舞台,只是因为喜欢音乐喜欢演奏,所以就自然而然的考上了音乐学院开始了系统的学习。当时我进中国少年交响乐团的时候刚好遇上中央音乐学院校庆,又是李心草指挥第一年来我们学校任教,所以我们的演出很频繁。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所有人在当时仔仔细细的把德沃夏克第八交响乐排了个遍,从每一个音符,每一段的旋律开始,在两年的时间里,我们当时附中的所有人把这首交响乐从头到尾背了一个遍,这首交响乐也就这样,刻在了我的血液里。
今天的演出下半场刚开始的时候,大提琴声部的第一段旋律,一下子就把我带回了我的高中时期。还记得当初我们虽然说是双管编制,但是每一个声部都会有两个人在完成。当时坐在我身边的是现任芬兰赫尔辛基歌剧院的终身小号郭翔老师,还有我的大师姐和师弟,现在都在德国工作。当时我非常的好奇,也没有吹过乐队,只能坐在师哥师姐旁边加倍,看着师哥师姐如何完成每一个乐句,慢慢的我也学会了怎么吹乐队,怎么和别的乐手合作,以及什么时候要看指挥什么时候要看乐团首席等等这些很细节的东西。我现在还依稀记得,在第二乐章的乐队困难片段的时候,师哥是如何耐心的在15层的琴房帮我打着节拍器一点一点的帮我练的。他们从来都没有对我失去过耐心,而在我完成了他们要求的片段以后,他们对于我的鼓励对于当时15岁的我来说是最重要信心来源。我到现在都记得他们在我完成片段以后对我赞赏的眼光以及鼓励的话语,然后我就会和他们一起背着号箱下楼去2楼的音乐厅排练,常常快到排练的时候我们都需要从15层走楼梯下去,因为要坐电梯的人太多电梯会很慢,而且还需要把为数不多的电梯空间让给带大乐器的同学们。但是这也很有意思,因为有的时候我们会在走楼梯的时候唱一些小号的经典片段,因为那个旋转楼梯的音效非常好,我们会边唱歌边聊天一直走到排练厅,那是我初高中最开心的时光。


今天,在天津茱莉亚的音乐厅里,当第二乐章的困难片段又出现了的时候,我好像真的被带回了我的高中时期。我旁边好像坐的就是我师哥师姐,好像他们就在告诉我,你很棒你完成了这么困难的片段,我们很为你骄傲。我好像真的回到了附中的时候的我一样,我好像又看到了他们赞赏的眼光,我还是那个为了梦想一直不断努力进步的那个自己。
感谢德八,给了我如此美妙的回忆和童年,谢谢师哥师姐给了我一直走下去的动力。感谢陈老师和王老师孜孜不倦的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指点。谢谢你们,是你们让我明白了音乐的意义,就是互相成就,也许人生的意义就是互相成就吧。我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流着泪把这一段文字打下来的,但是过去的那些事情都再也不会回来了,它也成为了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谢谢天津茱莉亚研究生乐团,谢谢陈琳指挥对于这首交响乐的细致和激情,谢谢韩老师对于所有细节的把握和传递给我们的经验。这也算是人生中的一大成就就是和新加坡交响乐团首席韩小光老师同台演出!在最后一个乐章的时候,我完全是背谱演奏,脑子里全都是自己第一次演奏这首曲子的细节。谢谢你们把我的童年以这种方式重新带给了我。感恩活着,感恩生命和最美妙的生活。如果我可以,我会尽我的所有能力,永远的在舞台上闪闪发光,不辜负别人的期望,也不负了自己的人生。我爱你们。
9.26.2021
中国 天津茱莉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