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星巴克”顶着巨亏上市,但还能火多久?

2019-05-23 10:31 作者:中国日报  | 我要投稿

这杯瑞幸咖啡,了解一下。

这家在你身边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咖啡连锁,就在上周四,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了。

全美国的财经媒体,无一缺席。

这是地球上从创立到赴美上市,速度最快的公司。

身上还贴了个让华尔街浮想联翩的标签:中国版的星巴克

你看Ta的上市表现,多猛?!

Ta的创业经历,多奇葩?!

偏偏华尔街的投资人,还要一个劲地喊:

买它!买它!买它!

对这种烧钱模式的中国式商业扩张,我们应该怎么看?

1

彭博社的财经头条称:星巴克在中国的对手瑞幸在募资5.61亿美元上市过后股价大涨。

上面的标题里,给瑞幸贴的标签是星巴克在中国的“rival”。

这个常见词的意思是对手,竞争者。

两年前还无人知晓的瑞幸咖啡,现在已是星巴克在华最大的竞品。

中文的“一骑绝尘”,英语就叫“have no rivals” 。


另外标题里“jump”这个词表示“跃升,大大的跳了一步”。在财经语境里通常表示价格大涨(跌)。

最后的财经概念“IPO”是个缩略语,全称叫initial public offering。

“首次公开发行”,就是我们常挂嘴边的“上市”——本质是企业第一次把股份拿出(部分)来放到公开市场上,让公众都可以出价来买。

2

那么,这杯中国咖啡如何兴奋了整条华尔街?

瑞幸咖啡选择的上市地点是纽约纳斯达克,这个科技股扎堆的地方。

初定的发行价区间是15-17块钱。

瑞幸IPO的牵头承销商瑞信Credit Suisse

定价由企业老板来拍板,瑞幸咖啡这次显然很自信,选取的是定价区间的最高价17元。

但即便按最高价发行,咖啡依然供不应求,所以他们从计划的发行3000万股增加到3300万股(准确讲它发行的是3300万股ADS,每股ADS相对是8股普通股)。

在这样量价齐涨的情况下,市场需求依然火爆,开盘价直接突破25美元,比起17块钱的发行价足足溢价53%。

一个是17块的发行价,一个是25块钱的开盘价。这俩数字说明什么问题?

发行价是瑞幸咖啡在公开发售前定的,在开盘前就已经按这个价格把股票卖给了一些大型的机构投资者,甚至还有一些人在上市之前就拿到了公司的原始股。

瑞幸上市后的开盘价是:那些已经握有股票的人或机构,他们愿意以什么价格卖出手里的股票。

所以你就能理解:华尔街投资人对瑞幸咖啡那是多么爱不释手——

用定价区间的最高价,而且增加了发行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开盘价依然溢价超50%,首日甚至探高至$25.96。

之后虽然也回落了一些,但我看这两天股价基本上稳定在20美元一股,比起发行价依然溢价20%。

《金融时报》直接就拿20%做了标题:

瑞幸咖啡的上市首日,绝对是妙不可言的一天。

3

瑞幸还创造了IPO最快的世界纪录。从公司创立到上市,瑞幸只用了两年不到

而且伴随着最快的上市速度,瑞幸最具争议的是其财务数据:

一方面,它的营业收入增速简直就是超高速;

另一方面,却是不断扩大的巨额亏损。

有两组数据可以直观感受一下:

瑞幸的营业净收入,在2017年成立的头七个月只有25万人民币,但在2018年,营业收入达到了8.4个亿!

只用了一年时间,收入从20来万增加到8个多亿!

彭博社还用图表比较了瑞幸最近一年的业绩。

2018年一季度的收入是200万美元,但到了今年一季度,已达7100万美元,同比增速3395%!

但与之相伴的是另一组数据:

瑞幸咖啡2018年的利润是负16亿人民币……

而今年仅仅第一季度,它家净亏损就已达到5.5亿。

所以,这家公司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奇葩:

他家的巨额扩张靠的就是给用户的巨额补贴。用《纽约时报》的说法,它的壮大就是“靠给钱来收买自己的用户”。

但是,顶着巨额补贴带来的巨额亏损,这家公司不仅成功上市,并且前景还被投资者们一片看好。

华尔街看好这杯顶着巨亏的咖啡,原因很简单:看好中国咖啡市场。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正在崛起的中产阶层,中国的白领咖啡市场前景可期。

而目前这个市场只有星巴克一家独大的格局。

也因此瑞幸的故事在华尔街特别容易打动人心,只需要一句话的介绍就可以——瑞幸是中国的星巴克

对瑞幸,投资者们自然会参照着星巴克来对比。

瑞幸自然投其所好,喊出最响亮的口号:要在短期内超越星巴克的中国门店数。

目前星巴克在中国开出了3800家店,瑞幸用了一年多时间已经开出了2370家,今年门店数将超越星巴克。

有这样“赶超星巴克”的目标在前,自然不愁资本市场为它的烧钱计划买单。

4

这种火箭式的发展模式,自然也伴随着争议和质疑,概括起来四个字:“市场竞争”。

像瑞幸这种“烧钱扩张+网上点餐加外卖”的模式,后续到底能不能顶住各方竞争压力,各路观点不一。

有一种观点盯上了中国现在特别火的茶饮料,比如喜茶、一点点……

有不少分析都看好这些品牌,因为他们受追捧,而且利润率超高

但是看好瑞幸的也不在少数。

过去这两年,这些“时尚茶饮”的品牌层出不穷,但几乎没有谁对哪一家形成品牌忠诚。

何况这些网红新品,不仅生命周期短,而且太容易被跟风模仿。

相比之下,像瑞幸星巴克这种传统的茶和咖啡,也许网红效应不明显,但却可以做到经典永流传。

但是确实应当看到:在传统的饮料连锁业中,瑞幸的对手正异军突起。

瑞幸在之前能快速起家,主要靠两招:一是看准了市场空白——一个愿意喝咖啡但又嫌星巴克贵的中低白领市场

再一个就是利用APP和外卖,把那些懒得下楼懒得排队的白领争取了过来。

但是,瑞幸的这些优势不能为他抵抗后来者的竞争。

说得直白点,瑞幸的模式只要有钱,他能做,别人也能做。

新的不说,就连星巴克现在也与饿了么联合推出外卖。

所以成功上市对瑞幸来讲只是完成了一张“如何快速做大”的试卷,但他无法速成的另一张终极考卷,题目应该叫做:“如何让你的企业做得长久”

不仅瑞幸需要回答这个问题,很多最近很火的喜茶们也应该去思考。

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应当观察、参照、甚至是尊重和学习像星巴克和麦当劳这样的老派品牌。

他们可能没有瑞幸和喜茶扩张速度快,但他们知道怎么做一件快不起来但有意义的事情:如何把一个品牌做成一种文化。

这种品牌文化像一只无形的手,不仅能把人抓进你的店,更能持久地抓住他们的心。


来源:中国日报双语新闻 

(ID:Chinadaily_Mobile)

运营实习生:张慧娟  吕迈

“中国星巴克”顶着巨亏上市,但还能火多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