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滤膜分离过滤设备 脱硫废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废水零排放技术中具有明显的技术性及投资经济性。膜分离技术按照膜的形态、性质、结构以及分离机理划分不同。按照分离机理将膜分离技术划分为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等。 微滤(Microfiltration)又称微孔过滤,是以多孔膜(微孔滤膜)为过滤介质。
在0.1~0.3MPa的压力推动下,截留溶液中的砂砾、淤泥、黏土等颗粒和贾第虫、隐抱子虫、藻类和一些细菌等,而大量溶剂、小分子及少量大分子溶质都能透过膜的分离过程。
微滤技术通过机械截留作用、物理作用或吸附截留作用、架桥作用以及网络型膜的内部截留作用去除这类物质。
图为微滤原理
在零排放技术中,微滤技术可用于预处理阶段。
脱硫废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中悬浮物含量较高,通常这类废水经过软化、混凝沉淀后去除大部分悬浮物以达到废水排放标准,但仍含有少量的悬浮物。
少量的悬浮物将阻碍后续浓缩处理过程,有可能对后续膜处理过程造成机械损伤。采用微滤技术加强预处理阶段可以提高进水水质,保证后续处理工艺的安全。
微滤过程中不可避免发生膜污染现象,使产水量降低。为了降低膜污染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减缓膜污染程度:
操作方式上,采取合理的进料液方式及优化膜的操作条件,可以改善膜面的流动状态及膜面的水力学条件,是防治膜污染的主要手段。
膜材料及结构的选择,可以通过小型试验选取合适的膜组件,对膜表面进行改性、以及附加场的方式预防膜污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已无法再对膜表面进行改性,因此选择合适的膜组件及优化运行条件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