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10.18 爱国主义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18、爱国主义
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人们对自己祖国山河、人民、文化、语言、以及民族的历史和优秀传统的深厚感情。毛泽东同志说:“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i]由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阶级,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容。历史上剥削阶级的爱国主义,在反对民族侵略的条件下,它虽带有阶级的局限性,但有其进步意义。现代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是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它从本国人民和世界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的根本利益出发,坚决反对一切民族侵略和压迫,保卫自己的祖国,尊重他国的独立和民族平等,支持别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尊重并热爱本国各民族人民的斗争历史和优秀传统,维护各民族间的团结。帝国主义者、霸权主义者的所谓“爱国主义”,是以实现本阶级、本民族的狭隘利益为根本前提的民族利己主义和沙文主义。他们在“爱国主义”的口号下,反对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用狭隘的民族主义来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以实现其对内压迫、对外侵略的政策,维护其对劳动人民的反动统治。革命者必须坚持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爱国主义,反对侵略扩张的所谓“爱国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权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权力机构。爱国主义具体表现为热爱自己的社会主义国家,捍卫社会主义国家的胜利成果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觉悟和热情。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注:
[i] 《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