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羽养成计划PART19
最近协会开设了新活动“非正式咨询”,也做了很多次咨询师的角色,四次下来带来了一种畏惧感,有点害怕去和别人对话咨询,不敢再去做。
这也是第一次在自己喜欢的东西里怀疑,我真的合适吗?和小蔡、会长聊过后,对自己的感受有些新的认识吧。
首先是咨询的目标≠完全解决对方的问题,我的确把权重设的太高了,当高度是我达不到的,我开始焦虑。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内测的时候,表现过很多次“啊,我在说什么,我该怎么办”,而我的焦虑情绪,很完美地反射到来访者身上,他开始感到不自在。
其次是能力、技术问题,我一直坚持没有技术我做不了咨询的,我会觉得自己空洞没有资格。但是我忘记了自己一直支持别人的话:即使没有技术也没有关系,我们需要保持中立的态度,不批判,不评价。也像黄老师提到的那句话:看见即疗愈,听到即疗愈。言语可以给予温暖,非言语同样也可以。
最后也是前四次自己的不满意,总结下来自己的缺陷:不会澄清咨询目标、对话没有主要思路、整体很散、对话时并不是全心关注来访者,更多在关注下一步该做什么。
【最近收获】
1.昨天在咨询后复盘,被所有人夸亲和力好,和我对话很舒服,想更多的把自己隐藏的话说出来。
2.虽然思路还是很散,但是前天内测的时候开始用专业疗法的思路来进行咨询(找出来访者认知,引导合理信念)。
3.可以在过程中用1-10的评估和体验,清晰来访者现在所处的状态和想达到的目标。
4.共情和积极反馈一直有在坚持。
5.我很会问有价值的问题,但是需要自己意识到。
6.封闭式问题在减少,开放式问题增多。
7.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8.练习越多,思路越清晰,明显感觉最近一次的对话比第一次更为整体。
9.我比较喜欢让来访清楚自己现在的情况、状态、感觉,从过去找到原因和成功的例子,从成功中启发。